一、悟道的三个层级:对于交易,根据不同的维度或标准,可以划分成多种阶段或状态,曾经看到过最长的被分时十级;最短地是二阶段论;其中最耳闻能详地是无知者无畏、无知者有畏、有知者有畏和有知者无畏的四个时期。
这些分类都有道理,本没有对错之分,反过来也说明了交易之路有多难,否则,怎么会被不同的人先后进行了不同的分类。下面再推荐另一种分类,个人感觉更符合对交易这一行业的全路径描述。
第一级:形式化比如只做弱转强,只做当日最高板等等,这种不顾及环境,只专注于个股一个点的操作,只是悟道的最浅层,停留在这个层级注定难以在股市有所作为,而且涨不知道为何涨,跌不知道为何跌,停留在按图所骥的层次,往往容易惴惴不安,思维层次也难以精进。账户暴起暴跌,很难有人坚持和驾驭,距离稳定盈利还有很远。
第二级:模式化比如一些首板或容量票的选手,他们开始将环境和题材与个人的手法集合,行情好多做,行情不好少做,题材好多买,题材不好不买,实现了稳定的盈利,复利增长,但是会有一定的间歇期,因为手法不适合环境的时候,他们会减仓或空仓。这样的层级已经堪称技术的最高级,股市稳定复利已经不是问题。
第三次:本质化对于股市的认知已经贴近股市的本质,从更大的局看待市场,对题材的理解深刻、超前,跟着赚钱效应走,对资金流动敏感,在不同的环境采取相对应的手法,不仅稳定而且暴利。
最后,认知往往走在账户之前,具备了游资的意识,才会具有游资的素质,才会收获游资的收益。认知没到之前不要投太多的钱,因为认知到了一万也能成游资,认知不到一亿也是韭菜,所以永远不要加钱,管理好情绪,多揣摩,多悟道,注重在交易中培养赚钱惯,一点一点的进步,会有否极泰来的一天。
二、补涨和切换1.周期补涨必定是在一轮情绪发酵高潮过程中的延续,如果题材很强,则会不断延续,大前提是这轮周期没有岀现巨大的亏钱效应;
切换必定是出现在情绪大幅受挫,题材退潮之后(主跌段之后的试错期);
2.形态补涨一定是在当前和之前的炒作中,逻辑或者共性的发散过程(可以是同题材,可以是不同题材但有共性);
切换一定是当前和之前的炒作完全不同,或者大部分不同,不同共性才能聚集起新的人气,因为老的共性都在散发亏钱效应;
3.高度补涨:因为题材的高标滞涨或临近监管红线,但题材仍来自消息或政策等方面的催化,所以必定会选择低位炒作,并且演绎方式甚至可以出现几个不同阶段的板块龙,比如
低空经济概论,先后有
永悦科技 、
华生科技 等板块龙,
切换:因为在主跌之后,资金在回避亏钱效应,积极地寻找新的聚焦点,有可能在此时有部分标的已经走出来30%-50%的涨幅,甚至部分前期独立的当前有二波预期,都可以作为切换目标,大的前提就是一定与之前的核心不同。
4.成功率补涨:在识别大的环境范围下,强调眼快手快,成功率较高,难在买点可能只有一个且是一瞬间,稍慢一步就买不到。
切换:需要不断尝试,不断失败,强调的是控制仓位去感受,去找新的聚焦点,很有可能是你比市场还先找到方向,但市场还没来,导致自我怀疑。
切换必须要与之前的东西完全不同(或大部分不同)。切换阶段,为的是买新炒作周期的龙头,即找预期差,在题材还未完全启动时切入,几乎与主力接近同步。
当然,如果还不具备这个能力,完全可以等到题材发酵时,做它的主升段中的机会。
三、量价异动股价的运行是由资金决定的。而所有资金的意图最后都会体现在量价上面。所以,量价分析及量价异动是技术分析的基石与核心。
很多人在分析或交易中过于重视分时的强弱,而忽视K线(及K线组合)的强弱。亏损以后总是问:分时这么强,符合弱转强的特征,怎么买进去后冲高回落,或者次日大低开被套了呢?
仍然先从技术层面分析,原因是有没有考虑K线强不强,K线组合强不强?大形态强不强?
只盯日内的分时而无视其它更高维度的影响因素是典型的舍本求末行为。
1、K线形态:
单K线, 如大阳线、小阴线、长上影K线、十字星、T字板、一字板等等,这些都是单日K线形态,可以从形态和日内人分时走势上基本判断出该股当日的强弱、资金的意图。
K线组合, 指由多个日K线组成的一个形态组合。有些技术派选手热衷于研究技术性“规律”,比如老鸭头、红三兵等,这样的研究还停留在表相阶段,或者处于着相的二阶段,以为有规律 ,其实陷入自己挖掘的“陷阱”或大坑中。
重点还是要看量价间的关系:量价异动,惯性原则。
大形态本质上也属于K线组合。只是时间更长、跨度更大。比如一只股票创出了历史新高、创出了一年新低、形成了一个大型头肩顶、突破了一个长期底部.......这些都是指个股的大形态。
技术分析时,仅仅盯着单日K线是不够的,一定要结合K线组合及大形态才能更好更准确地判断资金的意图及其随后的走势。如单日K线可能看起来弱势,但处在一个强势的K线组合中,那么应该看涨;反之单日K线可能看起来强势,但处在一个弱势的K线组合中,那么应该看跌。而且,同样的单K线形态(或K线组合)处于不同的大形态中,其意义也是有差别的。
有些人经常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仅凭一知半解的单K线形态,在交易中机械套用。
举例说明:
在底部横盘突然出现一个单K线的量价异动,尾盘破板,仍收在高位,仍然符合强承接的分时状态。从技术线上分析,它的次日如果继续转强,就是可交易的机会。
结果第二日早盘果然弱转强,向上突破,半路进,但结果虽然没有造成亏损,但没有什么利润可言。
对于技术派选手,这个可视为模式内的小概率事件。
我又找到了同一交易日,同一题材内的另一支票
如果单看单一K线,在同一交易日的同样涨停破板形态,二者相比,反而
焦点科技 的分时感觉更强一些,只做一个时,有些人会选焦点科技,而非
华胜天成 。
但当我们看到K线组合时,发现了不同点,焦点科技只是一个纯粹的单一K线的量价异动,而华胜天成已经异动了三个交易日,主力的吸筹和蓄势更加充分,其后面的向上的强度和溢价预期会大于焦点科技,因此,根据组合k线的技术分析,首选或只选华胜天成,而不再是焦点科技了。
我们就看一下这二支票后面的不同走势结果
次日竞价一字板,如果在破板回封时上车,后面还有十几个点的溢价。
通过这二支票的对比,我们更加清晰地明白平时复盘时要注意哪些要素,不能只着眼单K或日内的变化,要站在更高的维度去审视和分析其中的逻辑。
不同的格局,不同的交易系统,交易中有不同的结果。
提到大形态,它的上涨周期不是二三个或三五个交易日的量价异动,而是最短在十个交易日起步,甚至是跨月的个股行情。
跨月度的经典案例有:
2021年的
大金重工 2022年的
英飞拓 2023年的
剑桥科技 2024年的
金盾股份 2025年的
中毅达 大形态是指长期持续地量价异动,分为不同的周期或波段,题材契合了当时的热点,资金介入深,在有效地回避监管规则的前提下,先后被不同的主力资金选中,反复炒作。
从理论和方向上,这些更应该是我们要重点研究和参与交易的目标。
2、量价异动我们不能只分析价格形态,价格与量能是股价运行的一体两面。
同样的K线形态如果对应着不同的量能,它的意义也会有很大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离开量能分析价格(K线)没有意义;同样,离开价格分析量能也没有价值。
市场每天每时的交易都在不停地产生无数的量价形态,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全部去分析。那么我们就去分析不同一般的、罕见的、特殊的、极端的一些量价行为,这就是量价异动。
比如涨停连板、市场涨幅前排的个股,它们更加符合量价异动,惯性原则。
量价异动并不仅限于连板这一种形态。还有很多表现形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交易模式交易偏好选择不同的方向,但共同点就是罕见的、特殊的、极端的量价行为。
量价异动的关键在于”异“,它包括价格异动和量能异动二个要素。
在实际交易时,量价异动要结合多K线形态、所在位置,在题材内的地位及题材和个股的持续性等多因素进行分析。很多人只看到一个涨停或一天的巨量,冰认为这就是异动,然后进行交易,结果多数情况下要么是无效交易,要么直接以亏损收场。
举例说明
你是不是觉得可以凭一个涨停破板,或者连续三个交易日的K线组合就能轻松地识别和抓住后面的准五连板的上涨波段吗?
在实操中,这样的可行性并不大,因为每天涨停破板的数量少则十几个,多则二三十个,关注的实际难度和成功率不是在事后想象的这么简单。
当我们用大形态来看时,可能对它的关注级别会骤然上升
周期放大到一个以上,此时看到的不再是一个涨停破板的单K线或三个交易日的组合形态,而是突破前高,过程中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蓄势吸筹,这是在大形态下看到的盘面信号,它就可以在当日复盘时从众多的涨停破板个股中脱颖而出,予以重点关注。
作为深海科技题材的一个三连板上涨个股,事后进行分析,我们凭什么可以在盘前关注到它,并且在第一个大涨日的早盘果断上车,它背后的交易逻辑是什么?
前面也没有我们已经学过的单K或多K线组合的量价异动
我们需要跳出狭隘的单一或二三日的K线形态来看盘面,回看到自25/02/26起至25/03/19,共有16个交易日的连续量价异动,虽然其中没有一个涨停,但主力沿着五日均线稳步向上,不停地吸筹,吃了这么久,这么多货,在题材还在强势状态时突然走A了,这明显不符合逻辑和主力行为,后面的大概玆走势只有一条:加速拉升,即进入到走势上涨的第二阶段。
看得懂,就是机会;看不懂,和你无缘;
看得小,得小利;看得大,得大利!
另外,不是所有的量价异动都是机会,更多时候是风险。如果找到量价异动情况/下的机会,需要长期的训练,坚持不懈地看图、识图和解图,从有限的盘面变化中找到有价值的信号,背后对应的逻辑就是发现主力、分析主力和预判主力,然后做到客观跟随。
最后的结果是只一眼或只用眼角的余光就能辨识出有用的量价异动,这个极简的动作,是多年以来功夫积累下的内化于心和条件反射。
所谓的悟道,即大道至简,是所有的知识体系与执行的瞬间高度统一,但凡体系中有任何缺漏或薄弱点,都无法做高效地稳定交易,心态上体现在不够自信,不敢上仓位或者临盘时犹豫不决。
四、炒股的意义交易的终极大关是人性关,而非技术关。
技术到达了较高的水平,如果人性没有提高或突破,交易之路仍然走不远,走不高。学到最后,技术是可以化为无形的状态,而人性的考验则无处无时不在。
所以,交易最终是修人性,只有人性和技术同时进步,处于同频状态,才能把交易做得越来越好,越走越高。
几年来,自己的体会也是如此,急于速成,源自于不自量力和过于贪婪,对市场的无知和对自己的高估。沮丧迷茫,因为受到了长期地鞭打和对交易的修炼周期和难度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的。
不知不行,知而不行,实为不知。
另外,生活中也时常地自我思考人生的意义何在。
近期的二个事件对我的触动很大,一是认识的一个人在经历了近十年的抗癌斗争后,于前二天过世了,本身是一位青年才俊,却遭遇不幸,希望她在另外世界里没有病痛,永远健康幸福。
另一位是蔡澜先生,一世潇洒,看得通透,惬意人生。他的一些人生感悟让我思考了很久,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对自己好,吃吃喝喝也是美好。想想自己,一路上曾经怨天怨人怨自己,然后因为没成功,便自虐,吃泡饭加豆腐乳,期待在飞黄腾达时,再恶补回来。这样的心态本身是不健康也不正确的思维。
只要设定了目标,把它当成必须要实现的东西,起点就错了。
任何事情没有百分百成功的概率,真正的交易者更应该注重过程,时刻自省,而非锚定过高的目标而不能自拨。
努力过了,没有成功,更应该坦然接受,成功了是因为努力的同时还有了些运气的成分,一旦成功,也要不骄不傲,这是水到渠成和顺其自然的发展结局,暴发户的思维和行为都是不可取的,也不可能达到那样的高度。
慎独,慎言,慎行,在有限的人生旅途中,逐渐知道求什么,为什么,做什么。
交易也是如此,它是人生的一个片断,其中也体现了人性的一路蜕变,求财是初级目标和进入交易市场的原动力,但能把交易持续下去的理由一定不是只求财,改变自己,享受过程,不断进步,突破三观,或许是更有意义的收获。
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