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龙骑秘典第二部分——因果律与混沌性思维

25-11-22 09:49 63次浏览
凡人心888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龙骑秘典第二部分——因果律与混沌性思维

一、因果律

1、微观量子随机性与因果律的推翻

科学验证:现代物理学证实微观量子具有随机性,从根本上推翻了因果律的基础地位,如薛定谔的猫实验所示

底层特性:物质世界最底层的粒子不存在线性因果关系,其运动路径具有不可预测的随机性

思维转变:需要从"世界有固定规律"的传统认知转变为接受微观层面的不确定性,如太阳光照导致热量上升等规律在微观层面不适用

2、宏观确定性与微观不确定性的概念

宏观现象:在宏观世界中能观察到明显的因果性(如A事件导致B事件),形成"宏观确定性"

微观本质:宏观确定性由大量随机微观粒子组合形成,底层仍是不确定性

辩证关系:二者构成"宏观确定性源于微观不确定性"的哲学命题,类似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3、宏观确定性与微观不确定性在游戏中的应用

宏观层面:市场长期发展趋势可预测(如国家发展、长期投资回报),这是宏观确定性

微观层面:个体参与者的决策受随机因素影响(如情绪波动),具有不可预测性

实践启示:需要区分长期趋势与短期波动,避免用微观随机性否定宏观规律

4、休谟从哲学角度质疑因果必然性,为现代哲学奠定基础。

因果律:人类认知世界的工具

认知基础:因果律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思维工具,使工业革命等文明进步成为可能

工具属性:如同语言,是人类创造的主观工具而非客观存在,类似戴"因果律眼镜"观察世界

哲学发展:修墨对因果必然性的质疑开创了现代哲学新视角

因果律:人类观念的产物

主观性:因果关系只存在于人类认知中,是意识构造的产物

现实局限:无法触及物质世界本质,如同爱因斯坦所说"因果律只在光锥之内"

文化影响:数千年来已内化为人类本能思维方式,形成强大的认知惯性

5、因果律只在光锥之内

物理边界:因果联系受光速限制,仅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有效

哲学延伸:"光锥之内皆是命运"体现必然性的有限适用范围

科幻例证:如《三体》中"科学只在光锥之内"的设定反映这一原理

6、人类对因果关系的认知源于经验惯

经验积累:通过观察事件A与B的恒常连接(如刮风下雨)建立因果联想

统计本质:实质是经验性统计(如万次实验中物品落地发声),非必然联系

认知陷阱:易将相关性误认为因果性(如技术指标金叉与价格上涨的关系)

7、因果律是一种幻象

认知幻象:是人类精神病理化的结果,世界并非如我们所见

红蓝假说:说明感知具有主观性(如色盲者的颜色认知被社会定义扭曲)

相对真实:不同个体对同一事物(如玫瑰)的感知可能完全不同

8、人类的认知存在的就是一种精神病理化的幻觉

感知局限:无法确认他人感知是否与自己相同(如正方体玫瑰的审美可能)

语言建构:世界认知很大程度上由语言系统塑造和限制

反思必要:需要警惕将主观认知等同于客观现实

9、因果律在博弈中的警醒与反思

市场反例:常出现"好消息伴随下跌"或"坏消息引发上涨"的反常现象

博弈本质:多参与者决策相互影响形成混沌系统,简单因果判断易失误

操作建议:避免线性思维(如"出好消息必涨"),需多维度分析

10、宏观与微观层面的因果律

辩证应用:宏观层面保持因果律认知(如长期趋势),微观层面保持怀疑

实践原则:对具体消息面保持开放态度,认识其解读的主观性和多样性

决策智慧:在确定性与随机性之间寻找平衡,避免极端化思维

11、消息判断与风险点识别

风险点的本质特征

定义特征:风险点具有"有风有险"的双重属性,既包含机会(风)也包含危险(险)

判断标准:任何公告或消息都应视为潜在风险点,表明次日将出现价格波动动作

思维模式:需保持"薛定谔思维",即消息出现时只确认波动必然性,不预判方向

实战应对策略

大小消息区分:公告类信息属于典型小消息,大消息往往伴随重大基本面变化


处理原则:

小消息可直接忽略("关我屁事"原则)

大消息需次日通过开盘量价确认(9:25-9:30观察数字和成交量)

操作纪律:必须与主观偏好保持距离,避免"好消息必涨"等线性思维

12、量子理论与市场认知

微观世界的不确定性

物理基础:量子叠加态和波函数表明微观粒子行为具有本质随机性

数学描述:薛定谔方程描述概率分布而非决定论路径(表示概率密度)

典型案例:放射性衰变具有完全不可预测的时间特性

13、认知发展规律

认知局限:牛顿力学到相对论的演变证明人类认知具有阶段性局限

哲学观点:永恒真理只存在于未来,当前认知都是向真理逼近的临时妥协

思维警示:警惕将阶段性认知绝对化,所有确定性判断本质都是幻觉

14、因果律的适用边界

海森堡原理:在量子尺度下因果律失效,表现为非定域性和概率性特征

市场映射:每个参与者都是"不可测微粒子",群体博弈产生宏观不可预测性

核心结论:人心不可测→个体行为不可测→市场演化必然混沌

15、混沌与黑天鹅

本质联系:黑天鹅事件是混沌系统长期演化的涌现现象("积累的涟漪")

区别特征:与量变引发质变不同,黑天鹅完全脱离线性因果链条

典型案例:利好消息反而下跌,利空消息意外上涨等反常现象

16、群体博弈机制

产生条件:微观不可测性+参与者互动性共同催生极端事件

认知陷阱:人类大脑惯性线性外推,但市场存在政策突变等非线性冲击

应对策略:必须建立"不确定性接受"思维,放弃绝对预测幻想

17、不确定性

游戏中微小初始差异的影响

指数级放大效应: 游戏中微小的初始差异会以指数级方式放大,导致长期预判失效。例如:某玩家在天花板价位仅抛售少量筹码,却恰好触发机器人 的算法指令,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市场崩盘。

蝴蝶效应: 单个参与者的随机决策(如"拍大腿的决定")可能成为系统崩溃的初始雪花,这种非线性反应在复杂系统中尤为显著。

因果链条断裂的原因

多层级博弈: 表面利好消息可能暗含群体博弈策略,例如:消息发布方可能利用该消息作为诱饵进行抛售操作。

参与者异质性: 不同群体对同一信息的解读维度不同(如基本面分析者与博弈策略者),导致预期传导路径断裂。

流动性陷阱: 当抛售量超过市场承接能力时,微观层面的买卖力量失衡会逆转原有因果逻辑(如利好消息反而导致价格下跌)。

接受不确定性,质疑因果律

混沌思维要素:

非线性关联: 事物发展无法用单一因果链解释,系统各要素存在复杂互动关系

工具局限性: 图形分析、周期理论等预测工具存在主观差异,不同方法论之间可能产生矛盾结论

确定性边界: 唯一可把握的确定性是对自身行为的控制(如新手应控制初始投入金额)

实践原则:

避免过度依赖市场预期探讨

聚焦可控制的思维和行为修正

接受预判存在固有盲区的客观事实

二、混沌思维模式包含几种要素

1、复杂系统下的事物

确定性方式:躲避混沌系统伤害

行为模式:通过提前清空手头事务来规避系统不确定性,例如"第二天有事就绝对不玩"的行为模式

确定性验证:真正的确定性需要可验证的机制(如"明天肯定不会绿"),而非主观臆测的"顶上去了"

反例警示:单纯依靠现象判断(如K线形态)无法证明确定性,需警惕黑天鹅事件

职业给出的:行为方式及底层思维

本质区别:职业建议聚焦"什么时候该做什么"的行为指南,而非预测"什么时候会怎样"

实践价值:行为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如龙骑/轮回等职业给出的具体操作时点

思维差异:底层思维强调建立应对系统而非预测系统,这是职业建议的核心价值

2、复杂系统核心特征

预测与行动的效能对比

现象观察:专注预测"明天会怎样"的人普遍表现不佳("没几个人是红的")

成功关键:研究"该做什么"的行为模式更容易获得成功

系统警示:无法理解该差异的参与者容易被当作"韭菜"

复杂系统与涌现的概念

涌现定义:系统单元互动产生的无中生有现象,如1+1>2的效果

本质特征:非线性结果,无法通过个体行为直接推导

涌现的例子:人类意识

生物学案例:意识是神经网络互动产生的涌现现象

哲学启示:作为涌现产物的我们,创造的系统必然具有涌现特性

系统认知:理解涌现是把握复杂系统的前提

3、统计相关性替代必然性

大数据与概率思维

现实案例:直播间推送本身就是大数据概率的结果

决策方法:用"大概率红"替代绝对判断,同时准备极端情况应对方案

双重准备:既要识别概率优势,又要做好最坏打算

自组织现象

生命类比:将系统视为会进化的生物体

驱动机制:系统通过内部反馈与外部条件达成动态平衡

适应表现:看似目的性的行为实则是适应环境的进化结果

4、人心的三种平衡

情绪平衡:贪婪与恐惧的相互制约(如股价飞升时的兑现欲望)

认知平衡:一致性与分歧的动态转换

预期平衡:市场预期与现实表现的调和

良性平衡:击鼓传花

运作机制:通过换手和短暂分歧释放极端情绪

关键指标:贪婪情绪的持续释放程度

危险信号:单边上涨意味着贪婪未被释放,将积累恐惧

5、流动性平衡管理

本质认知:所谓"庄家"实际是流动性管理者

核心职能:在关键位置注入/抽离流动性维持平衡

行为特征:关注流动性价值而非绝对价位,避开低流动性区域

6、内部平衡、外部平衡

平衡思维的重要性

核心价值:平衡思维是理解游戏本质的关键视角,特别是对龙骑修士尤为重要。这种思维方式能帮助玩家建立更全面的游戏认知框架。

应用场景:需要综合考量怪、零三、概念及消息等多维度因素的动态关系,避免单一视角造成的认知偏差。
怪、零三、概念及消息的平衡

多维平衡系统:包含内部家族关系、外部政策环境、市场消息预期三个主要维度,各维度间存在动态制衡关系。

脆弱性案例:当某只怪因单一利好消息直线拉升("一"形态)时,这种缺乏市场共识的平衡极易崩溃,因其透支预期且未留参与空间。

内部家族平衡:以龙为例

生态依存:龙需要家族士气支撑,过度脱离家族会导致孤独性猝死,这与传统认知中的"前排后排"地位观有本质区别。

健康特征:表现为五阶段循环上升模式,伴随亚龙标注的阶段性特征,形成良性生态吸引流动性。

失衡表现:当龙与家族距离过远时,支持系统崩溃导致平衡打破,典型案例包括突然的暴跌(猝死现象)。

外部生态平衡:政策与消息的平衡

预期管理:健康的消息消化应呈现渐进式过程(如九点半适度高开→震荡换手→最终定价),而非一次性透支利好。

博弈本质:真正的平衡是通过市场混沌博弈形成的群体共识,而非单方面强推的结果,典型案例参考DS阶段的健康走势。

风险警示:吃独食式拉升积累巨大兑现压力,除非消息强度足以持续支撑("非常爆"的特殊情况)。

7、平衡思维在游戏中的应用

新手误区:缺乏平衡概念会导致无序参与,常见于仅关注单一因素(如消息面)的玩家。

老手进阶:平衡视角能弥补信息盲区,避免因局部认知导致的决策偏差,典型案例包括对"家族-个体"动态关系的误判。

平衡的哲学基础与实践应用

佛家圆理论与平衡思维

本体论映射:佛家将圆视为世界基本构成单位,这与平衡思维中多维力量循环制衡的理念存在深层契合。

认知梯度:初阶龙骑关注市场标杆,高阶视角则聚焦于维持包括人心、士气、金币等要素的复杂平衡系统。

平衡思维与大局观

墨绘雕琢:平衡思维是通过持续练在认知中刻下的烙印,其本质是对市场整体能量结构的把握能力。

系统视角:拒绝将游戏视为线性因果链,而应理解其为具有生命特征的动态系统,核心目标是生存、发展与演化。

生命视角下的平衡

自适应表现:当监管政策变化时,健康系统会从单调上升转为"上升-回调-再上升"的节奏变化,体现环境适应力。

创伤修复:恐慌后的系统通过震荡缩量消化恐惧,这种自我修复机制是生命系统的重要特征。

最强通道的本质

焦点定义:在特定时期成为协调内外力量的最佳节点,吸引最大流动性并维持阶段性繁荣。

动态标准:最强通道并非固定属性,而是系统在特定时空条件下达到的瞬时最优状态。

8、信念与混沌市场

认知锚点:在放弃简单因果律后,信念成为贯穿市场混沌的核心工具,这是龙骑修士的底层方法论。
瞬时稳定状态

核心特征:由人心、金币、政策等多维力量构成的动态妥协状态,具有必然的暂时性。

分析转向:从消息好坏的单点判断,升级为评估当前平衡状态及可能的打破/重建路径。

平衡破灭案例

典型场景:包括导师公开严厉批评、主要参与者被监管等突发事件,这些都会导致原有平衡崩溃。

后续发展:系统需要重新调整妥协方案来建立新的瞬时平衡,否则游戏将难以持续(如近期两大怪被关案例)。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