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
股市的进攻和防守。进攻可以摧城拔寨,收获利润,但是防守可以稳扎稳打,守住利润。
粗线条地来说,科技股代表进攻,消费医药代表防守。
比如今年三季度以来的科技半导体、存储、光模块、算力产业链,就弹性十足。
但是消费股在10月份CPI回正之前,一直都没有板块性的机会,出手的胜率极低。
但是,市场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导致这种风格的偏移。
比如2020年的疫情期间,消费股和医药股(疫苗股)就走出了一个虎虎生风的走势!
进攻性十足。
疫苗股的代表人物
沃森生物 ,半年时间大涨3倍。可谓时势造英雄,没有新冠的风口,就没有疫苗股特别是mRNA疫苗的现象级机会。美股的Moderna 更疯狂,2020年的股价涨幅达到了惊人的434.10%。
但是,长期来看,这两个板块身上与生俱来的“防守”基因并没有改变。
这个基因就是:
行业的成长性与经济周期之间的相关系数,越是弱周期的行业,防守属性就越强。因为预测宏观经济的变化太难了,否则王健林和许家印也不会倒在房地产行业的最后一棒。
他们最不缺的就是豪华的投研团队和专家资源,包括上面的政策消息。
但是,最后还是逃不过周期的变化。
我们普通人,有什么能力和这个自信去预测宏观周期呢?
这就是主动选择弱周期行业,拥抱消费和医药的内涵。
本质上是以退为进,用防守思维先保证自己资产的安全。
只要保住本金,在下一轮复苏周期来临的时候,自然才能风生水起。
好,再说回消费和医药。
其实消费板块内部,也分很多流派,有很多分支。
这些分支的进攻性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这几年服务消费和宠物消费,就弹性十足。
因为3亿单身人口,包括一部分老年独居人口,需要精神寄托和情感诉求。
宠物已经从传统的工具属性变成了家人、亲人。
给自己的亲人花钱,那就不在话下了。客单价一直在往上走,消费的品种也持续升级。
宠物主粮从“吃饱”转向“吃好”,湿粮、功能粮(如老年犬粮、化毛猫粮)需求激增,湿粮同比增速超260%。
看到了吗,逻辑变了。国庆假期回到老家农村,隔壁邻居家的00后小青年已经给他们家的狗吃狗粮了。
要知道,放在五年前或者十年前,农村的狗一直吃的都是剩菜剩饭。
这真是划时代的变化!
阿猫阿狗真的赶上了好时代。
这个庞大的赛道,也孕育了
中宠股份 这样国内的自主品牌,股价节节拔高。你再对比同时期的中证消费指数的走势,一年多来,横盘低迷。
所以说,在行业整体低迷的时候,也能找到细分赛道的机会。在整体防守属性的行业,也能挖掘出细分领域的阿尔法。阿尔法就代表进攻。
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及时捕捉到时代脉搏的变化。
再说回医药板块。
大医药板块内部也有很多细分的方向。比如
创新药代表进攻,爆发力十足。
昨天的几个20CM的大肉,都是创新药前排贡献出来的。
舒泰神 、众生药业 和热景生物 和海辰药业 。但是同样是医药板块内部的中药,就代表着防守属性。
马应龙 、
华润三九 、
天士力 、
佐力药业 和
羚锐制药 ,它们就是市场风险偏好下滑的时候,
防守资金最适合呆着的避风港。
所以,你看每次成交量回落到2万亿以下的时候,中药的低位股都会表现一下,但是持续性又不太给力。
如果哪天市场的风口吹到了中药板块,那么它们就会成为今天的电网设备或者
储能光伏锂电。
所以,不是股票不好,而是时机未到。
但是,你如果仔细观察,中药内部也不是完全一样的节奏。
达仁堂 和
以岭药业 就进攻性十足,一个是老龄化确定性太强,一个是三季报业绩独领风骚。
所以,
有心人和大老粗,看到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大老粗只看到了股价的变化和K线的起伏,但是有心人能看到显微镜里公司细胞的变化。
如果把医药股继续往细了拆分,还会有更多医疗器械、高值耗材、医疗服务和科研试剂。
这里边,每个股票的特性和脾气,都有自己的特点。
医疗器械,除了
振德医疗 ,其他的股票都没有行情。
即使三季报业绩炸裂的
联影医疗 ,公司质地也是一等一得好,但是就是不涨。
这就是受了市场风格的拖累。
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现在的联影医疗是机会。下跌就加仓,一直加仓。
大资金更喜欢创新药的爆发性,甚于喜欢创新器械。
这是生意模式决定的。前者一旦成药且进了医保,销量往往一两年之内,原地起飞。
后者则要慢很多,医生的使用惯和临床信心,都需要慢慢培养才能说服医院渠道。
所以,想通了生意是怎么回事,K线反而是最不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