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商业航天、卫星互联板块全面爆发!
中国卫星又创出5年新高!
自从“航天强国”被写入十五五规划,这个板块就被资金盯上了!
10月份以来,整个科技股都在高位震荡回调,但是商业航天除外,
就是因为这个方向,还处于资金炒作的初期,而其他科技细分,比如
光模块、算力产业链、电力电网产业链已经反复炒作好几波了。
因为大资金都看到了商业航天这个产业的巨大空间和政策扶持的确定性未来。
大空间来自哪里?
美股对标:马斯克的Space X 估值已达到约4000亿美元,十年增长30倍。
星链业务今年预计将带来约110亿美元收入。
为什么Space X这么值钱?
稀缺性。
它是全球唯一同时掌握火箭回收和卫星互联网技术的公司。
国内呢?
先从民营火箭公司开始说起。
蓝箭航天,估值超200亿,专注于液氧甲烷动力技术,
后排还跟着四大天王:星际荣耀、天兵科技(180亿)、星河动力(150亿)、中科宇航;
都已经启动IPO进程。
有了火箭,再看卫星互联,上海垣信(千帆星座)估值已超400亿;
大家算一下,这五大火箭公司,加上千帆星座的上海垣信,估值才多少?
距离马斯克的Space X的2.8万亿人民币,差距太大了!
所以,判断股票有没有见顶,别看K线,要看这个饼有多大。
商业航天,人家马斯克的商业模式已经跑通了,国内的火箭公司、卫星公司跟着抄作业就行了。
就是这么简单。
抓住这波财富增长的机会,说不定你就翻身了。
这不就是上半年
上纬新材(智元
机器人)这样的机会吗?
上纬新材,赶上
人形机器人的东风,三个月时间,7块钱涨到132块。
太强悍了!
接下来,继续展开说说这五大火箭公司。
为什么市场炒作的焦点,集中在火箭产业链。
因为国内现在的局面是“星多箭少”,制约行业大发展的痛点在火箭!
准确地说是可回收火箭。
大家知道吗,为什么飞机最多只能飞个两万多米,而火箭却能冲破云层,进入茫茫太空?
火箭,为什么能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
答案很简单,关键就藏在它们的“心脏”:发动机里。
出了大气层,火箭的发动机就得自己携带“氧气瓶”,
别看火箭体格那么大,其实真正用来装卫星的空间很小。
为什么呢?
火箭不仅要带燃料罐(比如煤油、液氢),还得自带氧化剂(比如液氧),相当于干粮和矿泉水。
人吃马喂,少不了的。
有了这些,火箭才能产生强大的推力。
火箭就成为了人类开启太空时代的“唯一钥匙”。
要命的是,火箭大多是一次性使用,发射一次成本特别高,少则几千万,多则几亿。
解决了这个问题的就是宇宙第一牛人-马斯克,
可回收火箭技术,就是这个大佬搞出来的。
今天盘面上,商业航天板块之所以能爆发,也是因为蓝箭航天的朱雀三号要首发的消息刺激。
蓝箭航天的朱雀三号是国内最有希望挑战Space X的民营火箭公司,所以你就明白了为什么资本市场要紧紧抓住这个产业链。
就像人形机器人,大家都盯着宇树产业链,道理是一样的。
任何一个赛道,我们得搞清楚一哥是谁,跟着老大走,吃喝全都有。
还记得去年年底爆发的
长盛轴承吗,半年10倍。就是因为绑上了宇树机器人这个大腿。
所以,看到这里,蓝箭航天,四个大字,值得你把它牢牢记在心里。
那么朱雀三号火箭,到底厉害在哪?
首先,“不锈钢+甲烷”的组合,设计与SpaceX的“星舰”技术路线相近;而且不锈钢可重复使用寿命长,甲烷很便宜,成本优势直接拉满。
连马斯克本人都承认,朱雀三号可能会在5年内超过‘猎鹰’。来自行业大佬的认可,就是蓝箭航天最硬的实力背书。
而且蓝箭航天,不仅火箭技术很厉害,同时布局了大型星座建设。控股的鸿擎科技规划了10000颗卫星的星座,是仅次于GW星座(国家队)和千帆星座的行业TOP 3。因为鸿擎科技的股东里就
通宇通讯,所以通宇通讯也创出了五年新高。
如果朱雀三号年底的这次真的首飞成功,那么有望诞生中国的“科创板商业航天第一股”。
这个爆炸效果不亚于宇树IPO。去年错过了宇树,智元,明年不能再错过商业航天了。今年的春晚,不是宇树的机器人在转手绢了,而是蓝箭航天的CEO坐在了贵宾席的C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