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5-10-31 11:16 33次浏览
大漠江南雪2021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日本70岁以上男性就业率达45.7%,女性达29.4%,便利店、机场地勤、收银员、高速收费站、大巴司机等常常可以看到巍颤颤的老人家在那干活,你好怕他干着干着突然就倒下去了。
一位在日几十年的华人告诉我,他家里电路有问题,找电工上门来修,结果来了个93岁的老电工!93岁啊!93岁啊!!苍天啊!据我在日韩两国的观察,从黄金一代活到现在的日韩老年人贫富差距极大,富有的一般有很多住宅、商铺、股票,天天收租旅游享受生活,普通人就是干活干到进棺材为止,白发苍苍佝偻着腰还得打工,后悔年轻时不努力老了这么苦。中国1960-1980年代出生的人老了后,情况一定跟日韩一样,富的富死、穷的穷死。我到现在调研过的国家,没有见到哪个国家的老人,都能逍遥自在地度过晚年,全球大部分老人都是在艰难求生,老了领一点养老金再从事一份低薪工作,或者靠儿女养活,带着一身病痛等死,是全球大部分老人的主流情况。在生产力这么发达的时代,养老问题仍然无法攻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只能为老人提供基本的生存,想退休后彻底休息,是很难很难做到的。不过,日本老人们有个很特殊的高薪就业渠道,他们可以去开出租车。我在京都时,曾跟一名出租车公司老板畅谈了半天,他几乎要将日本出租车公司的账目往我脸上扔了,说得极为详细。他名下的出租车公司,一共有121名员工,加上即将完成研修要入社的,实际有155名员工,公司里的普通文职,起步是22万日元(1万人民币),工作半年后可以上升到25万日元(1.13万人民币),老员工可以拿到30万日元(1.37万人民币),日本人通常在一家公司一干就是一辈子,换公司跳槽的很少。以上都是税前工资,日本人介绍自己薪水时,通常惯例说的是税前数据。因为京都旅游业极为发达,每年有大量欧美游客来玩,他们的乘客以欧美客人为主,日本出租车司机工资本来就高,他们公司是高上加高,白班平均是税前53万日元每月,夜班平均是税前67万日元每月,扣完税实际到手是白班40万日元(1.8万人民币),夜班是50万日元(2.27万人民币)。日本普通打工人的税多种多样,有社保、厚生、所得税、市民税、府民税、商用保险等等,我跟日本打工人说这是苛捐杂税啊,日本打工人说对对对对,这就是TM的苛捐杂税。日本老板抱着我吐槽说,他们更不容易,做老板的有35%的法人税(利得税)、10%的消费税,加上市民税、府民税、社保、厚生等等,实际到手只有财报利润的三分之一。(可能有夸张)我在日本搭乘的第一辆出租车,就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家,看起来七十多岁的样子。之后几次打出租车,司机也都是那种“感觉手颤抖得连点GPS地图都点不稳”的老爷爷。我还问老爷爷为啥不用手机导航,他们说公司规定不能用,必须用车里的GPS。那个老板告诉我,日本政府有规定,雇用65岁以上老人以临时工身份开出租,不需要负担社保和厚生费用,一个月可以省下10-20万日元每人,大家当然主动雇佣老人来做。也就是说出现这种状况,其实是日本政府有意引导的,算是给老年人的一种生活补贴。日本出租车费用变态地贵,只有伦敦出租车可以比划一下,放在全世界这俩货都是数一数二的贵。6月29日凌晨三点多,我因为行程发生意外,被迫乘出租车从京都到名古屋,一共133公里的路程,花了55000日元,即2500元人民币,是中国六七倍的价格,都够一趟国内飞日本的机票了。7月1日晚上我在东京打车7-8公里,花了4200日元,合190元人民币,也是中国七八倍的价格。在东京时,我跟一位在饭店打工的河北女留学生简单聊了几句,她一小时的收入是1400日元(63元人民币),也就是她打工3小时,才可以乘坐一次7-8公里远的出租车。在日留学生非假期期间,一个月只能打工84小时,这位女留学生一个月收入最多11.76万日元(5345元人民币),也就够出租车来回往返京都名古屋一次,真的是贵得出奇。而且东京生活成本高,像东京大学最便宜的弥生学生宿舍,每个月也要4.5万日元(2045元人民币),我去参观过的青山大学,一年学费是不含食宿120-150万日元(5.45-6.8万人民币),不过食堂吃个简单的饭菜大约是500日元(22元人民币),比外面吃的要便宜不少。在青山大学点了三份套餐,花费1450日元,在日本是相当便宜了。青山大学食堂,确实很干净整洁因为提到了留学生生活,顺嘴提了下大学物价,日本的物价后面再详细展开。在海外生活的华人,通常拥有在人群中一眼识别中国人的能力,那位河北留学生在上菜时说了几句日语,我东京的向导看了她一眼,就立刻判断她是中国人。我问向导具体怎么识别出来的,他说一是口音问题,不是在日本出生长大的人,在日本待很多年,说日语在细节上还是会有一点点区别,他自己来日本九年了,刻苦学日语并模仿日本人的生活惯,说话已经相当流利了,还是能被日本人听出差异。二是中国女生的妆容跟日本女生不太一样,她们弄出来的日式腮红中国人很少用,她们也多是小烫发,中国女生喜欢的精致风大波浪比较少见。最后就是中国人的放松感,跟日本人时刻紧绷的状态不一样,那种气场上的区别,待久了的人一眼就感觉得出来。日本确实有很多中国人,我深夜在银座街头找吃的,耳边听到的大半是中文,到小巷子的拉面店排个队,后面几个人在那儿聊天,也都是说中文。但中国人现在在国外对国人高度警惕,好像在海外被国人骗怕了,我随便跟哪个中国人搭话,他们都会面容紧绷,瞬间收起笑意,一脸敌意地看着你。对了,我还没把出租车公司的数据介绍完。那家出租车公司一共有102部出租车,70%是他们全款买的,30%是贷款,包括60部Sienta、20部埃尔法、20部海狮,Sienta这款车国内没有,是一款紧凑型MPV,它长这样。日本的车不值钱,值钱的是出租车牌照,像丰田这款Sienta,在日本仅售199.52-323.46万日元,也就是人民币9.07-14.7万。在中国卖到100多万的埃尔法,出租车公司能搞到特价,一般售400-500万日元,也就是18-22万人民币,就算不是特价,平时面向大众也只卖540-870万日元,也就是24.5-39.6万人民币。出租车公司老板说,他中国的朋友来到他公司停车场,看到20辆埃尔法摆在那儿时,一时惊呆了,说这在中国是近3000万的资产,但其实在日本仅仅价值400万人民币。最后老板方方给我算了笔总账,他每个月发工资是6千万日元,其他开支2-3千万日元,他公司一个月总开支是1亿日元左右,这家公司一年的总营业额是20亿日元,也就是9100万人民币的流水。我说你这也太大方了,这么详细的数据都告诉我了,他说没关系,他们公司的账公开透明,在相关网站随时可以查得清清楚楚,他要是乱花公司的钱,还要接受工会监督,可以传唤老板。我说到底怎么个监督法,他说就是传唤他解释某笔开销怎么回事,但只能批评他,实际他爱干嘛干嘛,传唤也可以不去的,这是他的私人企业,工会有批评他的权力,但没有实质干涉他的权力。也就是说,日本工会有批评建议权,可以过过嘴瘾,但没有实际掌控权。我跟这位出租车公司老板聊得很是投机,我们在他办公室聊完还不过瘾,又在餐馆里聊了整整四个小时,他不仅仅分享了自己公司的数据,还透露了三个寻常中国人很难接触到的信息。一是日本公司的税极重,重到他这个老板,到手只能拿利润的三分之一,其他都被政府拿走了;二是日本现在在法律法规方面极其繁杂,他做老板被强制要求学了三年的《民法》《株式会社法》《劳动法》《劳动基准法》;三是在日本,公司跟员工之间是互相制约的,他要学这么多法律,员工则要受到更多的约束,日本叫《36协定》。按他的说法,在日本除了劳动合同,公司和员工之间,最开始还有36项协定,所以叫《36协定》。当然啦,我经常说很多本地人也会搞错信息,回来一查发现他说错了,这个《36协定》,最初指的是基于日本劳动法第36条做出的调整,要加班需签这个36协定提交到劳动局,月上限加班不超过45小时,年上限加班不超过360小时,不按规矩来就要把老板关6个月,并处罚30万日元。《36协定》的概念他说错了,但后面补充的内容还是很长见识,他说自己公司跟员工之间有制约内容,长达一千多条,要上班就得签这份协议,将来老板训你有条有理。那个协议详细规定了客人上车了要说什么,什么话不能说,怎么帮客人提行李等等极为丰富的内容。想想你要是个社畜,每天一上班就要顶着一千多条约束等着你,你能放得开吗?平时做事可不得小心谨慎。这世上所有事情都是有代价的:欧洲民众享受巨大的福利,就得上交高昂的税收;东南亚人想过无忧无虑的生活,就得放弃国家民族向前进步的志向;中国人想要追赶欧美,就得疯狂内卷没日没夜的努力;日本社畜想在一家企业一干就是一辈子,就得遵守这家企业多如牛毛的规矩,被训得老老实实毫无还嘴之力。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只看到别人光鲜亮丽的一面,看不到别人受委屈的一面,都是自欺欺人。在名古屋时,一位日本老板跟我说了个很有意思的概念,他说搞政府就跟开公司差不多,开得越久成本越重,那些发展得很快的国家,前期政府都喜欢靠高房价来对冲经营成本,后期国家发展起来,房价上不去了,就只能苛重税对冲成本,尤其是财产持有税、消费税、继承税这些,不这么搞,政府那么高的成本,它也经营不下去。 转发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