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5总结
一、警惕那些小市值公司,小营收,讲一个美好故事,有核心竞争力,广大的市场前景,如果真那么好,等营收上来后,再来买也不迟,营收小带来的风险远大于其带来的汇报的赔率,这个时候赔率都变得不重要。很多股都有给买入的机会,比如前期的
安集科技 等等。通过基金持股占比也能发映这一风险,基金持股最讲究风险控制。理论总觉空,实际亏一次终领悟。
二、时刻关注微观经济学基本知识(基于大营收提出的)。当一个小营收企业,才会有各种例外,当营收上了规模,才有规模优势,管理以及供应链成本做到最低,毛利润净利润率才能提高。比如
惠泰医疗 。而一个成熟企业后,更应该关注其是否有新的竞争者进入,带来破坏,财报造假分析这块反倒靠后。
三、成瘾性功能性饮料增长空间大,比如
东鹏饮料 ,各个季度营收稍微波动,无关紧要,符合企业经营特点,没有一直现行增长,大体方向增速即可。好的强势企业,应该是应收账款少,流动资产终现金占比大,非流动资产终无形资产占比少。不同行业企业,分析不能一成不变,食品饮料企业典型特点就是研发少,投入少,却能持续产生现金流,销售管理费用必定占大头,科技反之。如果是软件公司、FAB芯片设计公司天然没有什么固定资产。
四、
健友股份 最大问题就是存货占比太大,可以说吓人,在原材料肝素下跌的时候是压死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压缩短期借款中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来提高经营性现金流不是长久之际,长久带来的问题是供应商断供和起诉。而流动资产占比多,注定借不到什么长期借款。
五、消费食品饮料和市场环境高度相关的行业,还是没有好转,普遍是营收减少减缓,利润减少变大,究其原因,就是产品低价卖,以量换价降低。
六、从
华正新材 和
当升科技 、
信德新材 (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负债率很低,应付账款很少)看出,电池上游材料好转,业绩已经传导辅证。营收增长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和存货减少是一个趋好。最好的一个财报体现应该是应收账款减少,而存货随着应收增长而加大,比例相对小一点。
科沃斯 财报不错,各项指标回升,净利润率也好转。财报免不了各种人为的调节,重要的是调节比例占多少,去除之后大的趋势还在不在。当升科技的营收远没有达到22年和23年的高峰,感觉其股价增速过快,存货却大增,通过压供货商应付账款,手上现金流增多,这几年企业负债率下降算是一个好的指标,生存问题得到解决
七、不得不说这轮的金属涨价很猛,很多企业营收没怎么增长,利润增速大多了,实实在在的产品涨价。洛阳泪业、
西部矿业 。宏观上的东西,我比较难掌握,权当一个学,供需不平衡的涨价更容易分析。
八、火电企业,煤炭企业等等,我看不懂,这里财报利润调节挺厉害的。我基本不玩这些无法发分析的企业,也许其他人可以。
中国神华 、
华能国际 等等。以及一些燃气股,这些定价权都不在市场,在于政府管控。
九、化学板块,
万华化学 是一个不错的标的,易跟踪,市场化经营。财报好转,对中报业绩好转的进一步确认。
第5页,待续
十、做系统集成没有壁垒,泛概念车机组装、泛某产业,某概念,没有核心技术,靠销售话术,没有强大的研发,技术积累,不能走远,这类公司靠风口,赚周期的钱,风停的前一刻,一定要走,长期踩风口公司更要注意,这类公司可能并不适合优秀的管理层的理解。
迦南智能 、
小米汽车、
紫光股份 。
十一、很多公司大多都是在行业周期里运行,并没有那么多优秀管理层带领公司去跨越周期,不妨做个弱者思维,顺应市场发展规律。价值股最怕价值毁灭,成长股最怕不再成长,成长股不再成长,进入成熟稳定期要价值股估值,杀估值市盈率;而价值股不再有价值,则很悲哀,这是一个长期不可逆过程,本金的不可恢复的损失,相对于价值股,我更倾向于成长股(有一定规模的公司),青年后的再成长。低市盈率公司并不一定等同是价值股,只是价值股的一个特征,而对于价值股是否价值毁灭这个判断,我觉得难度比青年成长股是否能继续成长更难,更需要多角度观察,而具有一定规模的成长股,套路方法相对来说要简单的多,如果能有一些逆向投资,技术分析上的机会则能更大的赔率。人们常常把周期和价值成长等同,严格意义并没有明确界限,成长股更多讲究内生原因,跨越周期波动;周期股更多随行业发展,周期波动。多说几句,曾经的机构重仓股,
科顺股份 ,如今股价脚斩,市值不到60亿(分析曾经的牛股,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还有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连年增多,但是负载率却从40%做到64%,尤其是疫情过程中,明明营收越大越亏钱,还为什么要去做大营收?房地产行业整体下行,这是一个缩量市场,回款难,占用现金流,认真分析资产负债表,19年至23年这段时间增加30亿的营收,有16亿是赊销,表现为应收账款,短期通过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增加15亿,可以说把自己的应收账款给了供货商,剩下通过长期债券增加来处理,在23年债券以及财务费用体现。可以说这种公司运营不能长久,很多时候是赌周期反转,公司还在运营,不好去评判什么。
十二、模拟芯片:核心标的,
圣邦股份 ,比较符合预期,这是一个芯片业绩增长最后传导的细分,以料号多为龙头,设计师需长期积累经验。整个是一个国产替代,行业空间也是缓慢增长,国产替代逻辑一直在,之前发布的美国分立器件等模拟芯片对我们的倾销限制,这个会是一个长期过程,不会立马有效果,而且很多外国公司国内也开了分厂,意义不大。实质还是行业复苏,龙头挤占市场。净利润率做到20%左右为正常。
十三、光伏。光伏现阶段出财报的不多,
通威股份 和昌盛机电。通威股份两个主业,我没怎么看,个人不太喜欢这种跨大行业,财报难看懂,看的累,不愿意去看,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迄今没有一家公司同时做两三个完全不相关的主业,能把两个都做成行业龙头的(不喜勿喷),实际企业做生产运营估计是同样问题,累而分心。昌盛机电,中规中距,甚至有点不及预期,还是之前观点光伏反弹优选设备,设备行业高利润率,行业下行无非是少赚点钱,不至于亏损;但昌盛机电这里有个问题,设备和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都做,这让我有点不理解,和通威同样问题,这还涉及一个商业机密问题,这样做,你的设备卖给谁去?还有一个专业技术问题,它的等离子化学成膜设备,我感觉不成熟,研发出来和商用差别很大,学工科都知道,这个等离子化学成膜技术对各项指标要求很高,很多企业都能研发做出来,能产生效益的没几个。
最后,基本上看自己熟悉的大营收股,行业趋势为主,很多行业和个股没去分析看,没有时间去覆盖,精力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