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变商业化加速,关注产业机会[淘股吧]10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中国人造太阳预计2027年竣工,有望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个实现聚变发电的装置;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戎利建研究员团队突破了可控核聚变用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用金属基带技术瓶颈;
东京初创公司Helical Fusion周一宣布在开发对聚变反应堆至关重要的高温超导磁体方面取得进展,这标志着该公司朝着实现“商业聚变能源”的目标迈进重要一步。
可控核聚变催化不断,关注产业链关键部件公司机会,以下是我整理的10家热门公司
一、材料供应类(核心耗材与原料保障)
该类别企业为核聚变装置提供关键功能性材料,直接决定装置能否耐受极端环境,是产业链的基础支撑环节。
安泰科技核心材料:钨铜偏滤器、铍瓦组件
作用:耐受 1 亿℃高温,是 ITER、CFETR、
BEST 等项目的指定材料,属于 “卡脖子” 环节。
厦门钨业核心材料:高纯钨(等离子体 “防火砖”)、“面向聚变第一壁的超大规格钨坯”(研发中)
优势:拥有钨矿采选 - 加工一体化能力,保障原材料稳定供应,抗价格波动能力强。
东方钽业核心材料:钽丝、钽粉、钽合金
作用:钽具备耐腐蚀、吸氢稳定特性,是超导磁体线圈 “稳定垫片” 首选材料,为 ITER 长期供应商。
国泰集团(子公司拓泓新材)
核心材料:高纯钽、铌
作用:用于聚变装置超导腔和射频窗口,国内具备该提纯技术的企业不足三家,产品溢价能力突出。
二、设备制造类(核心装置与部件生产)
该类别企业专注于核聚变装置的核心设备、专用部件制造,是将设计转化为实体装置的关键环节。
上海电气核心产品:超导磁体线圈盒、真空室、杜瓦容器
成果:已交付 ITER 首台冷态测试杜瓦,具备从铸锻件到总装的一站式制造能力,可节省 30% 外协成本。
合锻智能核心产品:ITER 波纹管成形智能成套装备
作用:解决磁体热胀冷缩难题,实现设备国产替代,省去千万欧元进口费用,获中科院技术背书。
永鼎股份核心产品:二代 YBCO 高温超导带材(“高温电线”)
优势:带材临界电流密度破 300A/mm,成本比海外低 30%,已锁定 ITER+CFETR 共 41 亿元订单,产能排至 2030 年。
三、工程建设类(装置落地与安装调试)
该类别企业负责核聚变装置的土建施工、设备安装与调试,是确保装置按设计精准落地的执行环节。
中国核建核心业务:BEST、CFETR 装置的土建、安装、调试(“人造太阳” 总装修)
优势:核工程资质最全,拥有成熟的焊工、吊装、防辐射经验,可直接复用于聚变项目建设。
四、运营储备类(未来商业化运营铺垫)
该类别企业通过参股、业务协同等方式布局核聚变领域,为未来聚变电站商业化运营储备资源与资质。
皖能电力布局方式:参股 “聚变新能(安徽)”,依托本土优势拿下 BEST 项目蒸汽订单
支撑:以稳定的火电、供热业务产生现金流,通过 “用煤电养聚变” 实现风险对冲。
中国核电布局优势:母公司中核集团是聚变项目 “国家队队长”
潜力:具备成熟的
核电站投资、运营经验,未来若商业堆落地,大概率获得聚变电站运营权。
整理不易,,大家关注收藏点赞,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