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产能告急!1.6T光模块CPO的“超级周期”才刚刚开始!

25-10-25 16:54 309次浏览
深圳弟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海外科技巨头正在掀起一场囤货大战,一场关乎AI算力命运的暗战已经在光模块领域打响。
$中际旭创(sz300308)$
“去年还在担心订单,现在产线全天候运转也赶不上客户需求。  ”一位光模块企业负责人这样描述今年的市场变化。  行业的转折点来自海外科技巨头的一次次采购计划上调,英伟达 、谷歌等公司已将2026年1.6T光模块采购计划从1000万只一路上修至2000万只,需求预测在短短几个月内翻了一番。

图片
一、行业景气度持续攀升

1.1 龙头企业业绩有望爆发式增长

2025年三季度,中际旭创作为全球光模块龙头,其800G CPO产品早已批量供应微软亚马逊 等国际大客户,加上硅光子技术的突破,摩根士丹利 预测其毛利率将从2025年的40.9%稳步提升到2027年的42.4%。

天孚通信作为CPO核心器件的关键玩家,其光引擎、陶瓷套管是模块的“心脏部件”,三季度产能利用率维持在95%以上,展现出强劲的市场需求和产能紧张态势。

新易盛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4.37亿元,同比增长282.64%;净利润39.42亿元,同比增长355.68%,增速位居光模块行业榜首。公司800G CPO模块刚通过客户验证,三季度启动小批量交付,增长潜力显著。

光迅科技 同样表现不俗,作为全产业链选手,三季度来自国内云厂商的CPO订单环比增长50%,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1.2 产业链全线飘红

除了龙头企业外,CPO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环旭电子 在CPO光器件领域取得突破,推出支持DR8架构的1.6T光模组,目前已自建测试实验室并启动客户送样。

二、需求爆发的核心驱动:GB300与Rubin平台引领算力革命

2.1 海外大客户连续上调1.6T光模块采购计划

根据产业链调研,1.6T光模块需求持续上调。海外大客户近期上修2026年1.6T光模块采购计划,从1000万只上调至2000万只,上调幅度高达100%。这一变化主要系GB300与后续Rubin平台加速部署,AI训练与推理网络带宽需求快速增长,1.6T产品进入量产放量阶段。

具体来看,英伟达对1.6T光模块的需求最为强劲,2025年需求为250-350万只,2026年增至500万只以上。谷歌2026年需求预计为150万只,Meta/AWS各约80万只,需求持续向上修正。

图片
2.2 GB300与Rubin平台引领算力革命

英伟达GB300和Rubin平台的推出标志着AI算力进入“机架级集群”时代。GB300平台采用更高性能的GPU和更先进的架构,直接推动了对1.6T光模块的需求。Rubin平台则采用了CPO技术,利用微环调变器(MRM),能够将功耗效率提升3.5倍,网络弹性提升10倍。

以Vera Rubin NVL144机柜为例,集成144颗Rubin GPU,若采用三层网络架构,光模块需求或达1296个。Rubin CPX技术推动compute tray配比高达8个1.6T光模块,2027年光模块需求强劲。

图片

2.3 AI训练与推理需求爆发

AI模型复杂度提升驱动算力需求暴涨,进而推动光模块需求增长。随着GPT-5、Claude 3.5等下一代大语言模型的推出,AI训练与推理所需算力呈指数级增长。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AI算力需求较2024年同期增长200%以上,对高速互联的需求随之激增。

三、技术变革:硅光与CPO引领行业未来

3.1 硅光技术渗透率持续提升

硅光技术正成为CPO领域的主流技术路径,其渗透率持续提升。中际旭创在硅光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其1.6T硅光模块已实现量产,并通过英伟达、谷歌等头部客户认证。公司自主研发的12nm硅光芯片技术领先,成本较传统方案降低30%,良率突破95%。

新易盛也在硅光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掌握CPO晶圆级封装工艺,硅光方案成本较同行低25%。公司已建成自动化产线,800G/1.6T光模块产能全球前三。

3.2 CPO技术加速发展

CPO技术通过将光引擎与交换芯片集成封装,显著降低数据中心功耗并提升传输效率。Yole报告显示,CPO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4600万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8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80%。

3.3 技术路线多元化发展

除了硅光和CPO外,多种技术路线也在并行发展,共同推动光模块技术进步。LPO(线性直驱)方案由新易盛主导,去DSP芯片降低50%功耗,毛利率达48.7%。OCS(光电路交换)由谷歌率先推出,用于144卡/288卡集群互联,单台光器件价值量超25万元。

四、产业链格局:龙头企业持续领跑,国产替代加速

4.1 龙头企业竞争优势凸显

中际旭创走的是“技术+产能”双轮路线,不仅在硅光子技术上保持领先,1.6T光模块月产能已达50万只。天孚通信聚焦全产业链布局,从光芯片到封装环节全打通。新易盛靠性价比硬生生冲上来,其800G光模块价格比中际旭创低10%-15%。

4.2 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中国光模块企业全球竞争力持续提升,国产替代进程加速。目前,中国光模块全球市占率超70%。源杰科技 是光芯片领域的“国产独苗”,能批量做25G、50G甚至100G的激光器芯片。光迅科技是国内唯一自产10G以上高端光芯片的企业,其25G EML光芯片良率稳定在95%以上。

4.3 海外云厂商资本开支维持高位

北美头部云厂商资本开支维持高位也为CPO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谷歌将2025年资本开支增加至约850亿美元;微软表示2026财年第一财季的资本开支将超过300亿美元;Meta上调2025年资本开支下限,全年资本开支在660亿美元至720亿美元之间。

五、相关个股介绍

图片

5.1 核心龙头企业投资价值分析

中际旭创(300308):全球光模块龙头,1.6T硅光模块量产,深度绑定英伟达、谷歌等头部客户。

新易盛(300502):LPO技术“颠覆者”,1.6T量产“黑马”。

天孚通信(300394):光引擎“隐形冠军”,英伟达“核心供应商”。

汇绿生态(001267

剑桥科技(603083

5.2 细分赛道

硅光技术相关企业:源杰科技(688498)。

光交换技术相关企业:光库科技(300620)。

5.3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

技术路线不确定性。

供应链验证周期长。

产能过剩隐忧。

海外需求不及预期。

市场竞争加剧。

新易盛获得二季度前十大流通股东全部新进或加仓,合计加仓7995万股。 其中,北上资金加仓3700万股,重仓5057万股[cite]。

天孚通信二季度持股机构数859家,较一季度增加788家,合计持股4.68亿股,加仓1.95亿股。 前十大流通股东加仓1.24亿股,实控人加仓8428万股[cite]。

光迅科技二季度持股机构数412家,较一季度增加378家,合计持股4.13亿股,加仓3662万股。 华工科技 二季度持股机构数679家,较一季度增加609家,合计持股4.39亿股,加仓1.05亿股。

汇绿生态二季度持股机构数52家,较一季度增加49家,合计持股1.88亿股,加仓2998万股,连续4个季度加仓。 公司通过并购进入光通信行业,持有武汉钧恒51%股权,进入光模块市场。

机构加仓的背后是光模块企业业绩的持续兑现。Wind资讯数据显示,在Wind光模块指数成分的17家相关上市公司中,2025年前三季度有11家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实现了同比双增长。 已有7家公司发布了2024年业绩预告,其中4家预计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幅上限都超过了75%。

结论与展望

CPO行业正处于技术变革与市场需求爆发的双重驱动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海外大客户近期连续上调2026年1.6T光模块采购计划,从最初的1000万只上调至2000万只,主要源于GB300与后续Rubin平台加速部署及AI训练与推理网络带宽需求的快速增长。硅光技术渗透率持续提升,CPO技术加速发展,Yole报告显示,CPO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4600万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8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80%,发展前景广阔。

可以重点观察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等核心龙头企业,以及在细分领域有技术优势的企业,把握CPO行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在AI算力军备竞赛的大背景下,CPO行业有望持续受益于这场技术革命。

#英伟达#中际旭创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