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到哪儿算哪儿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本文旨在分享自己感悟出来的知行合一方法 由于文笔不太行只能将自己的感悟让DS归纳总结
总意:(无行之知 如无因之果 故而难施于行 知而后行是修,修的是因 行而后知是觉觉的是果亦是道 寥寥一句话 不足概括 所以以下是归纳出来的方法。)万事皆有法!
知行合一方法论:基于“行知螺旋”的实践体系总纲: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知行本为一体,其合一不在强求,而在认清“知”必从“行”中生出之事实。一切功夫,皆在“行”上做。
第一阶:启动螺旋 · 投身实践此阶段唯一目标:开启“行→知”的转化通道。
确立“行”的优先性
心法: 停止对“完美认知”的无尽追求。承认在获得真知前,必须投入不完美的、探索性的行动。
实修: 在交易中,这意味着用一小部分资金,基于一个初步的、尚待检验的系统开始交易。没有真金白银的“行”,关于市场的所有思考都是纸上谈兵。
定义“最小化可行系统”
心法: 为初始的“行”建立一个简单的框架,以避免完全的盲目。
实修: 明确一至两个你最信任的入场条件、一个清晰的止损规则和一个初步的止盈策略。系统不必复杂,但必须明确,以此作为你第一个“行”的依据。
第二阶:格物致知 · 从行中提炼此阶段核心任务:将行动的“结果”转化为进化的“认知”。
建立“诚实的反馈机制”
心法: 将一切交易结果(盈亏)视为中性的“实验数据”,而非对自我的评判。
实修: 撰写交易日志。不止记录买卖点,更要记录:
操作时的内心状态(是否恐惧、贪婪?)
是否完全遵循系统条件?
市场实际走势与预期的差异。
践行“我即是因果”
心法: 对任何不理想的结果,不问“市场为何这样”,只问 “是我的哪个认知或行为,导致了此结果?”
实修: 定期复盘。从日志中寻找模式:是某个技术条件失效了?还是我在特定情绪下屡次违背系统?于此,亏损从失败变成了最宝贵的学费。
完成认知跃迁
心法: 基于反馈,修正或深化你的“最小化可行系统”。
实修: 发现规律后,更新你的系统规则。例如:“原条件A在震荡市中失效,需附加成交量过滤条件B。” 这便是 “行而后知”,你的认知完成了一次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