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究竟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出手好?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中,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1929年的某一天,洛克菲勒在一次擦鞋的过程中,问擦鞋的小男孩一天能赚多少钱。没想到,小男孩骄傲地回答道:“擦鞋根本赚不了多少钱,最赚钱的是买股票。”并且说,“我可以给你推荐一只,肯定会涨得很快。”连一个擦鞋的小孩都在向人推荐股票,足见市场的狂热。洛克菲勒听后心里不安,立刻跑回公司,将所有股票都卖掉。后来,问题果然出现了,许多人一夜之间破产,而洛克菲勒逃过了一劫。
“买在无人问津处,卖在人声鼎沸时”,这应该是一个有资本市场以来屡试不爽的方法论。当证券市场门可罗雀,那是买入的良机;当人人都在谈论股票,那是最危险的时候。这轮“牛市”里,真正回本和赚钱了的人,有几个不是在股市长期的低迷过程中买股、持股,冷冷清清地坚守过来的?
当然了,“无人问津”和“人声鼎沸”,代表的是两个极端,谁也无法在最低点买进,在最高点卖出。情况往往是:你以为的“无人问津”,离真正的“无人问津”还有多远;你以为的“人声鼎沸”,还有没有比之更“人声鼎沸”的时候。这些,得靠投资者独立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