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 行业是指围绕稀土资源勘探、开采、选矿、冶炼分离、深加工及终端应用所形成的完整产业链,涵盖从上游原矿采选到下游高科技产品制造的全过程。
该行业以内蒙古白云鄂博矿为代表的轻稀土资源和南方七省(如江西、广东等)特有的离子吸附型中重稀土资源为基础,形成了“北轻南重”的资源分布格局。中国是全球唯一具备17种稀土元素完整产业链的国家,并在稀土资源储量、产量和技术水平上均居世界前列。根据2023年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数据,中国探明稀土资源储量为4400万吨REO(稀土氧化物),占全球总储量的49%,位居世界第一。
稀土元素在工业和高科技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轻稀土中的钕(Nd)是高性能永磁材料的核心成分,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风力发电机和航空航天材料等领域;铈(Ce)则用于抛光粉、催化剂和玻璃着色剂;铕(Eu)是红色荧光粉的关键材料,广泛应用于电视屏幕和医疗诊断系统。中重稀土元素如镝(Dy)和铽(Tb)被用于提升钕铁硼永磁材料的高温性能,钆(Gd)是核磁共振成像(MRI)造影剂的重要成分,而钇(Y)则广泛应用于激光、高温超导体和航空航天领域。稀土行业的核心技术贯穿于整个产业链,主要包括采选、冶炼分离、精深加工和下游应用四大环节。在精深加工环节,稀土元素被制成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发光材料、催化材料等功能材料。例如,高性能钕铁硼磁体的制备工艺包括合金熔炼、制粉、取向成型、烧结等多个步骤,要求精确控制晶粒尺寸和微观结构以实现高性能指标。在下游应用环节,稀土材料广泛服务于新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和国防军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推动现代工业发展的关键支撑。在全球地缘政治和科技竞争中,稀土资源的战略地位尤为突出。中国凭借其丰富的资源储备、完整的产业链布局和技术优势,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稀土行业的管控,包括实施开采和冶炼分离总量控制制度、推进资源整合、组建大型稀土集团等。2021年底,中国正式成立“中国稀土 集团”,整合了中铝公司、五矿稀土、赣州稀土等资源,进一步强化了对中重稀土资源的控制力和产业链协同能力。目前,全国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配额主要由北方稀土 和中国稀土集团主导,合计占比超过90%。随着新能源汽车、风电、机器人 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全球对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持续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可能出现稀土供应短缺的局面。在此背景下,稀土已成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