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老股民总在亏亏赚赚,问题到底出在哪?我总结了三个核心原因!

25-10-18 09:59 138次浏览
卿泊孤舟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身边常有炒股十多年的老股民感慨:“赚过翻倍的利润,也踩过腰斩的深坑,兜兜转转十几年,账户总金额没怎么涨,反而耗光了精力。这类“亏亏赚赚、原地踏步,甚至有大幅亏损,”的现象,在A股散户里太常见了。不是他们不够努力,而是陷进了长期没突破的认知和行为陷阱,这些隐藏的问题,其实早把“不赚钱”的答案说透了。

一、致命的“人性本能”:赚小钱就跑,亏大钱死扛

诺贝尔 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有个“出租车司机实验”:纽约出租车司机会定固定日薪目标,雨天客流多就早收工,晴天没生意反而硬扛超时——这种反逻辑行为,正是多数老股民的日常操作。

核心问题在于“损失厌恶”本能:人对损失的痛苦感,是获利快感的2.25倍。盈利时 总怕“煮熟的鸭子飞了”,刚赚几个点就急着落袋为安,哪怕后续还有大幅上涨空间也能狠心离场;可一旦亏损,又会陷入“均值回归妄想”,总觉得“都跌这么多了,肯定会反弹”,从亏10%拖到亏30%,甚至等到股票退市都舍不得割肉。最后往往是“几十次小赚累积的利润,不够一次大亏清空”,长期下来自然在盈亏里打转。

二、缺失的“交易系统”:什么钱都想赚,操作全凭感觉

炒股多年的人,大多听过“龙头战法”“低吸埋伏”“龙回头”等各种策略,可真正能建立自己交易系统的少之又少。多数人始终在不同战法间随意切换,看见热点就追,听人推荐就买,没有固定的买入标准,也没有明确的止盈止损线。

比如看到AI、新能源等题材火了,就跟风冲进相关股票,连行业逻辑、公司基本面都没搞懂;刚用一种策略亏了钱,马上换另一种,一年里能试七八种操作模式;还有人沉迷高频交易,每天都在买卖股票,光手续费就耗掉不少利润。没有系统的操作框架,就像开车没有导航,哪怕对路况再熟悉,也难免因为临时判断失误翻车,最终只能在“赚点就跑、亏了就换”的循环里消耗本金。

三、难破的“知行鸿沟”:道理全懂,执行全废

“知行合一”是老股民嘴边常挂的词,可真能做到的没几个。不少人能精准分析行情、制定详细计划,甚至能给新手讲“止损要果断、止盈不贪心”的道理,可到了自己操作时,却屡屡被情绪左右。

提前定好“跌5%止损”,真到了止损线,又会找“业绩旺季要到了”“大盘会反弹”等理由犹豫;计划好“涨到目标价就卖”,可真见了盈利,又贪心想着“再涨一点就卖”,结果错过最佳卖点,到手的利润蒸发大半。这种“知而不行”的根源,在于没真正吃透规则背后的逻辑——只是记住了“止损重要”的口号,却没明白“止损是保住本金的最后防线”,关键时刻自然会被侥幸心理牵着走,让再好的计划都沦为废纸。

总结:老股民深陷盈亏循环的核心原因

身边炒股十多年的朋友,之所以还在亏亏赚赚里打转,不是市场太残酷,而是三个核心问题从来没解决:

1. 被人性本能绑架:受“损失厌恶”影响,陷进“赚小亏大”的怪圈,盈利时急着落袋,亏损时死扛不止损,长期下来肯定得不偿失;
2. 缺乏交易系统:没有固定的操作框架,什么热点都想追,什么战法都想试,高频交易耗散利润,随意决策又制造亏损;
3. 知行严重脱节:道理懂再多,没有坚定的执行力也没用,在贪婪、恐惧和侥幸心理的干扰下,再好的计划也成了废纸。

股市里的长期盈利,从来不是靠“运气好抓个涨停”,而是靠反人性的纪律、系统化的策略和坚定的执行。对老股民来说,与其再学新的“战法”,不如先补好这三块短板——建立“买前看估值、持有守纪律、卖时按规则”的交易系统,用机械执行对抗人性弱点,才能真正跳出“亏亏赚赚”的死循环。

愿大家往后能沉下心打磨策略,管住手、守好纪律,早日跳出“亏亏赚赚”的循环,在市场里稳稳赚到属于自己的钱。

股市漫长,祝我们都能越炒越明,越赚越稳!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