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思想:心中有龙头,但不一定买龙头。大学生的意思是:
“龙头”是市场的太阳(第一锚定点): 在短线交易中,龙头股就是最亮、引力最强的太阳。整个市场的热点、资金、情绪都围绕着它。所以,你的第一要务永远是识别出这个“太阳”是谁。你不看太阳,就会在行星迷宫中迷失方向。
“行星”们各有各的轨道(演绎方式不同): 围绕太阳运转的,有行星(跟风股)、卫星(补涨股)、甚至小行星带(杂毛股)。它们因为离太阳的远近、自身质地、资金偏好不同,走出了不同的形态:
连板股:像水星,离太阳最近,运动剧烈,涨得最快最猛,但也可能突然“蒸发”(闪崩)。
趋势股:像木星,体积庞大,走得慢但稳,沿着均线一步步向上。
跟风股/补涨股:像地球、火星,太阳升起它们就亮,但光芒是反射来的,亮度弱一些。
高手的操作:用太阳的引力来导航,但不一定去登陆太阳
新手的思维:我必须买到那个太阳(龙头)!买不到龙头我就去买最像太阳的那个(最高跟风),或者干脆看不起别的行星。
高手的思维:我知道太阳在哪,这就够了。然后我根据我自己的“飞船性能”(风险偏好、操作风格、持仓能力)和“舒适节奏”,去选择登陆哪颗行星。
我的飞船性能好,敢于冒险,我就尝试登陆水星(追龙头连板)。
我的飞船比较稳,喜欢长期航行,我就去木星轨道(做趋势股)。
我发现地球正在进入春季,环境宜人,我就去地球(做有逻辑的跟风或补涨)。
举例说明:假设当前市场的“总龙头”(太阳)是
AI手机 概念的股票A,它已经连续拉了7个涨停。
龙头选手(登陆太阳): 他们的锚定点就是股票A,想法是“只要它不倒,我就找机会上车或持有”。他们承受着最大的波动和风险,追求最高的回报。
高手的不同选择(利用太阳引力):
做同板块的跟风(去地球): 高手看到股票A这么强,知道“AI手机”这个引力场很强。但他觉得股票A太高了不敢买,于是他去买了同一板块、同样做AI手机零部件的股票B。他买B的逻辑,完全是因为龙头A的存在。这就是“买任何股其实背后都有这些龙头的逻辑和影子”。
做上下游的补涨(去火星): 高手研究后发现,股票A的火爆会带动上游的芯片需求,于是他去低吸了还没启动的芯片股C。他买C的锚定点,依然是龙头A。
做不同风格的演绎(去木星): 高手觉得连板波动太大,他擅长做趋势。他发现AI手机概念里,有一只中军股D,虽然不连板,但走势稳健,沿着5日线向上。于是他选择在均线附近低吸D,做波段。他选择D,同样是基于“AI手机是主流”这个第一锚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