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轮相关备注:
①第三轮做四个ETF:中证500&医疗&互联&证券。
②本金23万,目标收益40%,对应9.2万收益额。
③场外待用资金最大30万。23+5的意思就是23万本金+5万场外杠杆。④之前已结束的前两轮:
第一轮2018/1/1至2020/6/5历时886天,收益额2.02万,收益率10.35%,年化4.26%;
第二轮2020/7/21至2021/3/20历时242天,收益额5.91万,收益率31.02%,年化46.78%。
☺☺☺☺☺☺☺☺☺☺☺☺☺☺☺☺☺☺☺☺☺☺
2.第三轮进度:
今天盈亏-1571元,2018年至今累计盈亏+124666元;今天网格做T收益+172元,累计网格利润142472元;
第三轮2021/3/21至今,第1697天,本轮目标收益9.2万;实际收益额3.2万元,收益率+14.24%,年化+3.1%;
最新持仓及日内买卖见最后截图,交易日每天都更新的,终极目标是账户浮盈100万;现在资金是23本金+30杠杆,目前剩余现金5.4万。☺☺☺☺☺☺☺☺☺☺☺☺☺☺☺☺☺☺☺☺☺☺
3.每天总结:
今天是双十一,起于很多年前的双十一,我们这波人也是看到了他从默默无闻,到独领风骚,然后再到现在回归正常与平淡。还是要说,平常才是正常,那有那么多红尘作伴潇潇洒洒啊,更多的时候,还是四季三餐,迎来送往,平平淡淡的一天天。已经很多年没有参与双十一了,也没有什么要购买的,或者说,现在是需要什么,哪怕小到一个小螺丝钉,都可以直接一键下单,然后过几天就送到家了。方便的不可思议。感觉这也是一种时代的红利,没准很久以后,也就没有这么方便的人力资源了。今天临时抽调出去盘点仓库,去了一个一件代发仓,具体说就是冷冻食品,下单之后,他们用泡沫箱加干冰袋,把类似肥牛卷,牛肋条这种速冻生制品,通过一件代发的方式送到千万的消费者手中,或许也是双十一的因素,今天去盘点的时候,路过他们打包生产线,也是在干的热火朝天,每个人都是辛勤的劳动者,在用双手创造自己的幸福。一整天都在外面,就积压了不少的表格没有做,等晚上7点回到工厂,大部分的同事都已经下班了,又是一个工作日结束了。我打算先把自己的账户数据整理一下,然后再把几个规范的标准表格填报一下。还是要有工作产出的。我很认可新总监的一个观点:因事设岗,因岗定人。那这样再推导下去,那就是任何一个人,都应该有工作产出,不能随随便便就又混一天这样子。我也承认,现在的个人本领,管理经验还欠缺的不少,所以不少工作都安排不下去,没有办法,就只能自己搞不少具体工作。相当于岗位下沉了,总监在做经理的活,经理在做主管的活,主管下降成总账,总账/成本/应收等就都成了助理会计了。确实很可惜。毕竟人员配置有,这么多人的财务部,也是可遇不可求,但是目前又确实么有好的办法。唉。一句话,不盈利就是原罪,盈利就能解决99%的问题。也会思考,一个组织,到底怎么样才能形成一股合力,无坚不摧的往前进。可是每次又发现跳不出权责利,有权利,担责任,获利益。这三个是缺一不可的,而且顺序也不能变。可惜,更多的时候,是没权利,责任大,无利益。说的好听还是资本压榨,说的直白点,那就真的是草台班子无能了。唉,也就临时想想算了。毕竟也没人拿枪顶在脑袋上,逼着上这个班,一切也都是自己的选择。愿赌服输,心甘情愿。..........记录账户。上证ETF,有下跌,但还是站在了4000点以上,成交量也维持住了2万亿的样子。指数看是跌多涨少,但是要说幅度,都不大,都在围绕一个中枢震动。不管向上还是向下,都是在蓄力。我的标的还是恒生医疗。还是持有大仓位,还是在上涨7%之前,没啥可自动触发的仓位,倒是如果下跌个1.5%就会触发前期倒T仓位的买入。所以目前看,下跌1.5%和上涨7%两边明显不是一个级别的概率。但是整体要说从底部涨上来,是否能再稀里哗啦的跌下去,我又觉得目前绝无可能。所以,如果触发买入,那还是要买,但是如果下跌趋势了,那倒T也还是要继续做。有新闻说,外资在借道ETF品种配置A股市场,我就去AI问了下,结果说正在认证的巴西ETF获得了
巴克莱 银行的大笔认购。那这也不是配置A股市场啊,果然这种新闻啊,还是要自己判断。明明就是外资在A股市场购买外国的标的,打个滚,还是要再花出去的,结果就被翻译为购买A股了。我又去
百度 指数搜索了一下股票和ETF的指数,没有大的变动。然后自己关注的几个博主也都没有怎么更新信息了,果然,平常的才是正常的。好在悠久的人类历史里面也留下了很多如书籍类的精神财富。不然的话,像我这种宅的人,是真的真的不知道该做什么是好了。OK,记录完毕,去加班工作,输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