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主力进场拉伸的时候为什么要来一个“V”字型的反转?

25-11-11 09:05 8次浏览
石顺冬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也是很多股民在盯盘时经常遇到的困惑。主力在拉升时制造“V字型反转,并非随意为之,而是其战术意图的体现。

简单来说,核心目的只有一个:以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效率,完成拉升前的最后准备,并吸引市场资金共同推高股价。

下面我们拆解一下这个“V字型反转的全过程,以及主力在每个阶段的意图:

V字型的三个阶段与主力意图

1. 快速下杀(V的左半边)
· 制造恐慌,清洗浮筹: 主力在正式拉升前,希望甩掉那些不坚定的持股者(即“浮筹”)。这些浮筹包括前期套牢盘、短线获利盘以及信心不足的散户。突然的快速下跌会引发恐慌性抛售,主力则趁机将这些抛盘全部接收。这相当于一次最后一次暴力洗盘。
· 测试下方支撑: 通过快速打压,主力可以测试股价在关键支撑位(如重要均线、前期平台)的承接力度。如果抛压不重,说明市场筹码已经比较稳定,适合拉升。
· 创造“虚假突破”陷阱: 有时主力会故意击穿某个重要的技术支撑位(如30日均线),让技术派投资者认为趋势破位而止损卖出,主力则趁机吸货。
2. 底部企稳(V的尖底)
· 主力承接: 在股价下跌到某一价位时,主力会用大买单将股价稳稳托住,形成分时图上的一个“尖底”。这个位置通常是主力的成本区或重要的支撑位。
· 筹码交换完成: 在这个点位,想卖出的恐慌盘已经卖得差不多了,而主力的买单控制了局面,抛压显著减轻。
3. 快速拉升(V的右半边)
· 脱离成本区: 洗盘结束后,主力会用连续的大买单快速将股价拉回甚至超过起跌点。这样做是为了迅速脱离自己的成本区域,避免让刚刚在低位卖出的人有反悔接回的机会。
· 吸引市场跟风盘: V型反转是一种非常强劲的技术形态,能极大地吸引市场目光。技术派交易者、短线客看到这种强势反转信号会纷纷跟进买入,从而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主力不需要花费全部资金来拉升,只需要点燃引线,市场力量就会帮它完成后续工作。
· 确认强势,树立信心: 一根带长下影线的K线(如“金针探底”)或一个完整的分时V型反转,能向市场宣告“该跌不跌,理应看涨”,重塑市场对该股的信心。

总结主力的核心战略动机

· 成本最小化: 通过洗盘吓出散户筹码,在低位接货,降低了自己的持仓成本。
· 效率最大化: 用一次快速的“深蹲”换来了筹码的集中和市场的关注,为后续的“起跳”积蓄了能量,拉升过程会更轻松。
· 战术欺骗性: 在拉升前给予市场最后一次打击,让大多数散户做出错误的判断(卖出),而主力则反其道而行之。

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1. 位置是关键: 这种“V型反转必须发生在股价的相对低位或上涨中途的整理阶段。如果是在股价已经暴涨后的高位,则很可能是主力在诱多出货,是“钓鱼线”,需要高度警惕。
2. 量能是灵魂: 一个健康的拉升前的“V型反转,通常伴随着下跌时缩量(恐慌盘未必很多),拉升时明显放量(主力资金真实投入) 的特征。如果下跌时放巨量,则要小心是否是资金真正出逃。
3. 观察后续走势: 真正的“V型反转之后,股价应该能稳健地站在起跌点之上,并继续向上拓展空间。如果拉回后很快又跌下去,那么这个“V型可能就是失败的。

总而言之,主力拉升前制造“V型反转,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心理战”和“资金战”。其目的就是洗盘、吸筹、测试支撑和吸引跟风,最终实现用最小代价完成股价拉升的战略目标。 作为散户,识别这种形态背后的意图,有助于避免在底部被洗出场,并能抓住主力启动的时机。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