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速、能源结构转型深化的背景下,A股电力板块正告别单一周期属性,进入政策红利与业绩兑现共振的黄金发展期。从政策支持到订单落地,从供需格局到盈利改善,多重积极信号正在重塑行业预期,为板块估值修复与长期成长注入强劲动力。
政策端的密集发力构筑了行业发展的“安全垫”。国家发改委《新能源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2026-2030年电网投资年均超8000亿元,叠加
特高压项目审批周期压缩至45天的效率提升,工程落地节奏显著加快。税收优惠与资金支持形成合力,风力、核力发电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直接降低企业成本,国家电网第四季度追加200亿元投资并落地30多亿元设备采购订单,为产业链企业提供了直接的需求支撑。更值得关注的是,容量补偿机制、新型
储能三重收益模式等政策落地,既保障了传统电源的可靠性价值,也为储能、绿电等新兴领域打开了盈利空间,政策框架的完善让行业发展逻辑更趋清晰。
订单与业绩的兑现成为板块上涨的“硬支撑”。当前A股电力相关企业手握2673亿元实单,其中67%为与省级电网公司签订的五年期长期供电协议,386亿元已在2025年三季度确认收入,未来三年业绩确定性极强。细分领域亮点纷呈:火电企业受益于煤价下行实现盈利修复,
建投能源 、
京能电力 等企业前三季度业绩增速超100%;水电资产在低利率环境下凸显配置价值,
长江电力 等龙头股息率优势显著;
核电市场化比例持续提升,新增机组落地打开远期成长空间;电网设备出口高增,液体介质变压器出口金额同比增长54.9%,海外市场成为新增长点。
供需格局与行业改革的深化将进一步提升板块估值弹性。十五五期间“宽电量、紧电力”的格局有望推动综合电价企稳,而煤价触底回升已带动江苏电力市场月度竞价价格环比大幅上涨,火电度电盈利改善预期增强。绿电直连费用细则落地降低了新能源消纳成本,136号文推动新能源全面入市,叠加
风电政策底显现,行业秩序正在重建。新型储能作为调节核心,到2027年装机规模有望接近翻倍,
虚拟电厂等智能化领域也迎来政策试点机遇,产业链上下游将持续受益于能源结构转型红利。
从投资逻辑来看,A股电力板块已形成“传统电源稳盈利+新兴领域高成长”的双线布局机会。火电可关注煤价电价联动下的业绩修复标的,水电、核电适合长期配置型资金,绿电与海风板块有望受益于政策催化与装机增长,电网设备企业则兼具国内投资与海外出口双重驱动。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订单业绩逐步兑现,叠加行业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A股电力板块的价值重估进程有望加速,成为兼具安全性与成长性的核心配置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