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整个新能源板块表现的比较强势,从
锂电池至各个细分领域,都在被广泛关注和讨论。
新能源这一波行情,主要的原因在于
储能行业的高景气度和反内卷政策的叠加推动。
从储能最新的进展看:
市场对于储能带动的锂电产业链需求持续上修,预计2025年增长超过40%,2026年增长超过25%+。
细分看:总体动力电池储能需求2025年上修,增幅预计达到40%-50%,总量将增长至2000GWh;2026年预计30%增长至2500-2600GWh。其中,欧洲及新兴市场储能需求高增,国内需求也在加速修复。具体场景中,AI带动的
数据中心配储是其中重大的需求来源之一,另外,国内储能也开始接近经济效应临界点,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对应的,整个产业链涨价潮也在陆续到来,带动了市场的做多情绪。
涨价顺序大致是:六氟-磷酸铁锂正极-隔膜-负极材料。
差不多从今年二季度开始,产业链需求开始回暖明显,行业产能利用率也在回升。市场预计,2026年六氟的产能利用率将接近90%,铁锂回到76%,而隔膜和负极将回到75%左右。
价格方面,六氟的散单价格已经突破10万关口,铁锂正极也陆续进入全面涨价区间,普遍涨价1000-2000元/吨,而负极石墨环节,加工费预期也开始会上调,如之前
贝特瑞 少量产品已经对外报价涨幅10%。除六氟外,电解液中的溶剂DMC和添加剂VC等价格也开始有小幅度的反弹。
整个锂电产业链,因为周期下行的影响,大多数企业均属于微利、亏损阶段,因此只要价格上涨一点,对于公司的盈利弹性会产生比较显著的影响。
具体到北证的相关企业,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梳理:
1、在电池环节,北交所主要涉及到
天宏锂电 天宏锂电 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研发、设计、组装和销售,产品覆盖多个市场。其业务包括以下两块:
动力型锂电池模组 :应用于电动交通工具(如电动助力车、摩托车、滑板车、三轮车)、工业叉车(如电动搬运车、登高车)等领域。
储能型锂电池模组 :应用于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便携式 UPS 电源、
太阳能 路灯电源等领域。其中,215KWh 分布式储能柜已成为营收增长点。
公司近两年重点布局工商业储能业务,推出 215KWh 分布式储能柜,推进中大型储能电站业务。
因此公司的业务跟储能的概念关联度还是比较高的,这也是9月初的时候,公司就率先股价有过一波翻倍走势的原因。公司三季报整体上较差,不管是从收入规模还是利润水平上,均没有表现出业绩回暖的明显趋势。
因为9月初的那一波大涨,公司目前没有太多的预期差,若想要还有较大的上涨空间,主要就要看沪深储能电池板块的持续性和情绪进一步发酵的可能性,类似于
宁德时代 是跟踪这一板块情绪的重要指标。
2、在锂电正极环节,磷酸铁锂概念的主要是
安达科技 。
安达科技 主营业务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磷酸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的产品包括:
磷酸铁锂(LFP) :是核心业务板块,是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关键材料。公司开发的磷酸铁锂产品主要针对高能量密度应用领域,适合应用于制造长续航里程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以及大容量储能电站电池。2025 年上半年,该业务收入 14.29 亿元,占总营收比重 93.03%,毛利率由去年同期负值转为 0.65%。
磷酸铁(FP) :作为磷酸铁锂的前驱体,采用独特铁法工艺,具备 15 万吨/年的自给产能。2025 年上半年收入 1.05 亿元,毛利率为 0.32%,部分产品对外销售。
蓄电池产品 :全资子公司贵阳安达的产品,用于低速电动车及光伏储能领域。
公司核心增长动力来源于第四代高压实磷酸铁锂产品的研发与客户导入,目前已通过部分客户认证并实现小批量出货,正积极与
宁德时代 等头部客户进行验证。第四代产品技术壁垒高,目前仅少数企业具备量产能力,供需格局紧张,单吨盈利显著优于常规产品。
同时,公司主要的关注点就是磷酸铁锂的价格涨幅信号,周期属性非常明显。
从三季报看,公司收入规模在加速增长,2025年三季报收入已经比去年同期增长超100%,亏损规模在缩小,财报数据验证磷酸铁锂的周期回暖。
公司差不多在上周五第一次特别大幅度的炒作,前期也有过几小波,但都跌回来了,后续还有一定的跟踪和观察价值。
3、在锂电负极环节,主要的公司是
贝特瑞 贝特瑞深耕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正极材料及先进新材料的研发创新与产业化应用,构建了天然石墨负极、人造石墨负极、硅基负极、三元正极等产品矩阵,覆盖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类电池三大核心领域。
属于负极中前三的企业,规模较大。公司主要产品包括:
负极材料 :形成了以天然石墨负极、人造石墨负极和新型负极材料(如硅基负极)为主体的产品体系。天然石墨负极构建了完整产业链,人造石墨负极形成集焦原材料、石墨化等一体的产业链布局。硅基负极材料方面,CVD 硅碳产品已获全球多家主流动力客户认可,2025 年处于客户验证阶段,预计年内无实际出货。2025 年上半年负极材料收入 62.79 亿元,占总收入 80.12%,产品覆盖全品类,技术和市占率全球领先。
正极材料 :聚焦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如 NCA、NCM811),面向海外高端客户。2025 年上半年收入 14.18 亿元,毛利率 11.70%。公司在正极材料领域打造了资源循环产业链生态,率先实现 NCA 正极材料技术突破,开发出用于
固态电池的正极材料。
先进新材料 :是国内最早量产硅基负极材料的企业之一,钠电负极材料领先,钠电正极材料进展迅速,固态电解质材料已量产和批量出货。2025 年 5 月发布固态电池材料整体解决方案,应用于半固态电池的氧化物电解质获动力、3C 等领域新客户技术认可和批量供应,获百吨级订单;聚合物电解质与两家客户达成战略合作,获吨级订单。
贝特瑞算是新能源锂电概念比较正宗的北证标的,规模大,且锂电、固态、储能等多个领域均有涉及。
从三季报看,公司的业绩在逐步回暖过程中,今年收入利润有止跌回升的趋势,在整个新能源概念的炒作过程中,具有持续跟踪的价值。
4、此外,在其他环节,还有一些相关企业
1)小动力电池领域,如
长虹能源 、
德瑞锂电 、
力王股份 、
力佳科技 等
长虹能源 主要从事碱性锌锰电池、锂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服务,形成了碱电、高倍率锂电、聚合物锂电三位一体的业务格局。
碱性锌锰电池(碱电) :主要为一次圆柱形碱性锌锰电池,应用于
家用电器、电动玩具、
智能家居 等领域 。
高倍率锂离子电池(高倍率锂电) :主要为圆柱形高倍率锂离子电池,应用于电动工具、园林工具、清洁工具、便携储能等领域。在这一块,公司持续推进磷酸锰铁锂电池、凝胶半固态电池、固态电池、全极耳结构电池等产品研发,因此公司也具有固态电池的概念。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主要面向
智能穿戴、
物联网终端、
无人机等新兴消费领域。
长虹能源的业绩从2024年开始回暖,当年股价就有所表现,虽然主要小动力电池领域,但公司做的技术还可以,有一定的地位,从去年年初至今,如果看周线图,其实趋势基本上是一路向上的。公司主要的跟踪点,在于业绩回暖的趋势,不能发生恶化。
德瑞锂电,属于去年的一只牛股,去年业绩增长比较迅猛。
德瑞锂电的核心业务是锂一次电池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物联网、智能仪器仪表、智能
安防、
智能家居、GPS 追踪器、RFID 标签等领域。
锂锰柱式电池类 :包括 3.0V 锂锰电池、6V 锂锰电池组、9V 锂电池等。单体电池电压高达 3.0V,工作电压平稳,比能量高,自放电小,工作温度范围宽,应用于智能仪器仪表、智能家居、安防、GPS 定位等领域。
超薄电池系列 :有薄片电池、超薄电池等,厚度小于 1.4mm,重量轻,能量密度高,可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形状,应用于物联网、安防、RFID 标签等领域。
锂铁电池系列 :产品规格有 AA、AAA 等,大电流放电性能优异,使用温度范围广,保质期长达 10 年,绿色环保,应用于数码相机、便携设备等领域。
公司主要是一次电池,在物联网的一些设备中运用的较多。
德瑞锂电其实是一个没有被特别挖掘的公司,公司的质地比很多人想的要好,能做到40%以上的毛利率,三季报3.9亿的收入,能做到1.12亿的利润,可见利润率很高。但是由于今年收入利润增速明显不及预期,资金的认可度下降,而去年增速高的时候,资金热情很高,可见对于这种类型的公司,资金更为关注的还是未来的预期。
力王股份 核心业务包括锌锰电池、消费类锂电池、小型储能及小动力电池,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核心业务 :
锌锰电池 :作为基础民生消费品,需求刚性稳定,是持续盈利的重要支撑。
消费类锂电池 :受行业竞争影响,正积极拓展 3C 数码、智能穿戴产品、无人机电池等领域市场。
小型储能及小动力电池 :2025 年通过整合外部项目和团队取得进展。
主要产品 :
碱性锌锰电池 :包括 LR03、LR6 等,适用于照相机、闪光灯等。
碳性锌锰电池 :包括 R03、R6 等,适用于手电筒、半导体收音机等。
锂离子电池 :
圆柱软包锂电池:应用于电子烟、3C 消费类产品等。
小方形软包锂电池:应用于电子锁、扫地机等。
公司业务跟长虹能源、德瑞锂电其实是比较像的,部分产品重合。从三季报数据看,公司2025年以来业绩并不好,呈现下滑的趋势,表现一般。
力王股份历史上股价走势很混乱,公司同时还具有固态电池的概念,偶尔也跟固态电池概念。
力佳科技 是一家专注于锂微型电源研发、制造及销售的企业,其业务和产品具有以下特点:
业务范围
公司主要从事锂微型一次电池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锂微型一次电池产品和解决方案。产品广泛应用于
消费电子 、电子价签、智慧医疗、智能安防、
智慧交通 、智能表计等领域 。
运营模式采取“以销定产 + 安全库存”的生产模式,以直销模式开拓业务。收入来源于消费品市场与工业品市场的产品销售,消费品市场以国际知名品牌的 ODM 为主,工业品市场以公司自主品牌为主 。
主要产品
锂锰电池 :包括锂锰扣式、柱式、软包电池。其中,锂锰扣式电池是公司的主要产品,销售占比在 85%以上,具备工作电压高、放电性能稳定等特点,应用于个人电脑主板时钟电池等领域。锂锰柱式电池原为满足客户需求从外部采购销售,目前公司已在开发自有产品,并向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送样,部分产品已通过客户验证 。
锂氟化碳电池 :包括扣式电池 。
其他产品 :锂铝合金可充(ML 系列)扣式微型电源、超级锂离子电容电池(LSC 系列),以及上述电池的深加工(带 pin、带线)产品 。
力佳科技主要的收入,来自于扣式微型电池的比例更高,股价容易一波流表现,即大炒作一波,然后就调整很长时间,之后再找时间炒作一波。
2)光伏电池相关,北证主要有
艾能聚 、
同享科技 、
海泰新能 等,由于后两者业绩很差,我们主要跟踪的是
艾能聚 。
艾能聚是一家以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投资运营为核心,并开展光伏产品制造等业务的清洁能源服务商,主要业务及产品包括:
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运营 :通过投资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获取电费收入。
分布式光伏电站开发及服务 :为客户提供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开发、设计、安装、运维等服务。
晶硅太阳能电池片 :研发、生产和销售晶硅太阳能电池片。
艾能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技术优势和产业链协同能力。公司拥有 83 项专利,引入了黑硅制绒技术和 PE 三层膜技术,并通过搭建光伏电站监测系统和运营云服务平台,提高了光伏电站的运营维护及管控效率。
艾能聚三季报业绩属于小幅回暖。
公司属于北证
光伏概念的龙头,每次炒作光伏时容易炒作,但公司股性较差,基本都是很短的波段,比较考验短线交易的能力。
3)一些新的电池路线,如
昆工科技 昆工科技 的主业是湿法冶金电极新材料及电极产品,但也布局新型储能领域,铝基铅合金复合材料技术应用于储能电池领域,生产核心部件板栅,进行铝基铅炭储能电池产品。
这一轮在炒作这个概念,但公司业绩非常差,因此只会以一个题材炒作去看待。
海希通讯 的业务及产品主要分为工业无线控制和新能源两大板块,具体如下:
工业无线控制业务
核心产品 :自主 OHM 品牌和代理德国 HBC 品牌的工业无线遥控设备,包括无线工业遥控器(2025 年上半年收入 0.85 亿元,毛利率 52.89%)、维修及配件(2025 年上半年收入 0.10 亿元,毛利率 50.78%)、仓储自动化软件(2025 年上半年收入 0.08 亿元,毛利率-18.45%)、电控系统及配件(2025 年上半年收入 0.04 亿元,毛利率 42.31%) 。
客户群体 :国内工程机械、起重运输机械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如
中联重科 、
三一重工 、徐工集团等 。
新能源业务
核心产品 :储能专用模组、
PACK、储能系统等,2025 年上半年收入为 1.95 亿元,同比增长 24.28%,占总收入 64.46%,毛利率为 27.54% 。
客户群体 :客户集中度非常高,对关联方存在较大依赖,2025 年上半年向关联方苏州嘉润升物资贸易有限公司销售储能系统 1.66 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约 55% 。
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中,重点布局了新能源储能这块业务,属于中游系统集成商,这两年增长较快,因为这个业务,公司其实属于北证储能概念比较正宗的标的,但公司储能业务销售给关联方的比例很高。
海希通讯总体上,历史股性也不太好,而且有时候炒作储能时,都不跟,所以也属于节奏比较难把握的一家公司。
4)固态电池方向
北证固态电池题材梳理
在这个方向,我们之前进行过梳理,北证主要涉及到
纳科诺尔 、
灵鸽科技 、
宁新新材 、
武汉蓝电 、
远航精密 、
利通科技 ,以及前面的海希通讯、贝特瑞、力王股份、力佳科技等。
纳科诺尔 相对最正宗,因为业绩周期的影响、前期减持等因素的影响,近一段时间走的很差,适合在低点关注,后续依然具有较大的跟踪价值,适合做大的波段。
近期利通科技、
灵鸽科技 主要炒作的是等静压设备、电解质物料自动处理系统等设备的进度,在固态中跟宁德等头部客户的接洽等,这个肯定是以题材为主,是短期不太可能产生大量收入的,因此就是根据图形,去做,去看情绪和资金愿意炒作到什么位置。
远航精密,故事基本上也炒作时间很长了,后续还想大炒,则要看实际的验证进度了。
宁新新材 ,前期主要也是特种石墨在固态电池领域潜在的运用叙事题材的炒作,公司业绩很差,亏损比较严重,也只能以阶段性题材炒作的策略去看待。
北证的新能源,目前经常是一波流表现,但又会随着沪深这个题材持续性发酵,跌下来过一段时间又涨,因此对于这块,我们如何把握节奏,哪一细分最值得深入跟踪和反复做,可以深入做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