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消息,备受关注的多晶硅重组“联合体“平台正在筹划中,收购方案具体细节仍在商讨。据悉,目前规划预计成立700亿元左右规模的基金,经讨论后,将采用百亿资金动700亿的“承债式“方式收购今年5月,多家多晶硅龙头企业筹划发起并购重组:近日有消息称,10月28日,硅料龙头企业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表示,17家龙头企业已基本同意搭建联合体,预计于2025年内完成。
10月中下旬以来,多晶硅价格快速上涨,突破55000元/吨关口。据
中国有色金属 工业协会分析,此次上涨主要是因为光伏行业 “反内卷” 综合治理延续,多晶硅的供应将进一步被限制,同时宏观方面的稳定也有利于多晶硅价格上涨。多晶硅价格已经非常接近上市以来的历史高位56790元/吨,预计向上突破的可能性较高。
同时,工业硅价格也在全线上涨,10月28日,长江有色金属网数据显示,工业硅四大主流牌号价格同步上涨100 元/吨。
硅产业 相关公司如下:
一、硅料环节
1.
通威股份 全球高纯晶硅和
太阳能 电池双龙头,在多晶硅环节技术领先、成本控制能力突出。作为光伏产业链最上游的核心供应商,硅料价格上涨将直接增厚公司利润。
2.
大全能源 专注于高纯多晶硅研发制造,产品质量行业领先。公司业务集中度高,业绩对硅料价格弹性大,在硅料涨价周期中受益显著。
3.
特变电工 旗下
新特能源 是多晶硅重要供应商,兼具变压器业务。公司拥有完整的"煤电硅"产业链,成本优势明显。
4.
华光环能 在光伏硅料领域有所布局,受益于硅料行业整体景气度提升,公司能源环保业务与硅料业务形成协同效应。
二、硅片环节
5.
隆基绿能 全球单晶硅片和组件一体化龙头,技术实力雄厚。硅片环节盈利能力稳定,在N型技术时代持续引领行业发展。
6.
TCL中环 全球硅片行业双雄之一,在N型硅片和薄片化技术领先。
工业4.0 生产线提升生产效率,成本优势突出。
7.
晶科能源 光伏组件领军企业,硅片产能自供率高。垂直一体化布局使公司能够更好地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
8.
晶澳科技 全球领先的光伏产品制造商,硅片业务与组件业务协同发展。公司产品质量优异,品牌认可度高。
9.
弘元绿能 专业从事硅片研发制造,产能规模持续扩张。公司在硅片切割技术和成本控制方面具有优势。
10.
双良节能 从节能设备向硅片制造成功转型,后发优势明显。公司设备制造经验有助于提升硅片生产效率和良率。
11.
京运通 高端装备和硅片双主业发展,硅片产能持续释放。公司在晶体生长设备领域技术积累深厚。
三、有机硅原料环节
12.
合盛硅业 全球工业硅与有机硅单体双龙头,具备"煤电硅"一体化产业链。成本优势显著,行业景气度提升时业绩弹性大。
13.
新安股份 有机硅和
草甘膦双龙头,拥有全产业链布局。产品结构优化,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
14.
兴发集团 磷化工龙头,通过合资公司布局有机硅业务。磷、硅产业协同效应显著,资源优势突出。
15.
东岳硅材 专业从事有机硅单体及中间体,产能规模行业领先。技术实力雄厚,产品品质稳定。
16.
三友化工 纯碱和化纤龙头,有机硅业务快速发展。循环经济模式降低成本,产业链配套完善。
17.
恒星科技 传统金属制品企业,金刚线产品受益光伏行业发展。有机硅业务与主业形成互补。
18.
新亚强 专业从事有机硅功能性助剂,细分领域龙头。产品差异化明显,客户粘性高。
四、硅胶制品环节
19.
硅宝科技 有机硅密封胶行业龙头,产品广泛应用于光伏、
新能源车 领域。技术研发实力强,品牌优势明显。
20.
回天新材 工程胶粘剂龙头企业,光伏、新能源车用胶快速增长。客户资源优质,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21.
晨光新材 功能性硅烷全产业链企业,产品应用领域广泛。技术壁垒较高,盈利能力稳定。
22.
宏柏新材 全球含硫硅烷龙头,绿色轮胎趋势推动需求增长。产业链完整,成本控制力强。
23.
ST宏达 有机硅材料生产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行业景气度提升带来业绩改善机遇。
五、硅烷偶联剂环节
24.
江瀚新材 硅烷偶联剂行业龙头,产品线丰富完整。技术实力突出,国际市场竞争力强。
25. 晨光新材
功能性硅烷重要供应商,全产业链布局优势明显。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26. 宏柏新材
含硫硅烷细分市场领先,受益轮胎绿色化趋势。环保要求提升推动行业集中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