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国轩高科又出问题了。

25-11-02 15:11 1493次浏览
最_善的一手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其实非常简单,我们吃苦耐劳。这个全世界的人估计都吃不了这些苦。可能卷到外面就卷不了了。所以真正生产制造基地在中国的企业还是下一段的热点?卖批货收不来钱,或者关税都是小事,整个厂被一锅端还要罚款,这个就麻烦了。
所以今年下半年的机会应该在高压输电出海。还有我最近发掘的这个众兴菌业。其实你们没有搞过食用菌,食用菌它生长是需要气候温度的。那么进入秋冬季,啊大厂往往更有实力。这个企业其实它是有天时的,就是刚好金针菇和鲍菇涨价。光这个涨价,这个四季度应该很不错。
这个品种可能是西南那边的主力在做。这么小的流通盘,估计被买的差不多了。这个公司历史上有个污点,就是说收购什么四川酒厂被点名。嗯,这次倒是比较低调。
这个我是从ai上面找到的信息。
众兴菌业(股票代码:002772)近年来将冬虫夏草业务作为战略转型的核心方向,通过工厂化仿生培育技术布局高附加值产品,逐步从传统食用菌企业向生物科技企业转型。以下是其冬虫夏草业务的关键进展与分析:

 一、业务布局与产能规划
1. 技术路径 
   采用工厂化仿生培育技术,模拟青藏高原低温(0-10℃)、低氧(15%)、高湿(80-90%)的生态环境,实现冬虫夏草的人工培育。技术合作方金日健力(漳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核心专利技术,包括菌种驯化、宿主昆虫培养等。

2. 项目进展 
   - 天水金兴生物(合资项目):2023年成立,2025年上半年营收5114万元,净利润2738万元(净利润率53.5%),验证了技术的商业化可行性。 
   - 昌宏农业基地:2024年启动“年产6吨冬虫夏草项目”,预计总投资2.5亿元,满产后年利润约6500万元。 
   - 陕西高科技改项目:2025年投资1.23亿元改造金针菇生产线,转向冬虫夏草培育,周期12个月。 
   - 四川金堂总部基地:拟投资7亿元,一期5亿元,建成后或贡献数亿元年利润。

3. 产能规划 
   目前推进7大项目(包括天水金兴、昌宏农业、清水众兴等),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能18-20吨,按行业单吨利润5000万元估算,年增利润约5.4-10亿元。

 二、财务与市场潜力
1. 盈利预期 
   - 联营公司天水金兴的高利润率(53.5%)为后续自投项目提供盈利模板。 
   - 若四川基地达产(投资额5亿元),理论年利润可达2.7亿元(按天水金兴的ROI推算)。

2. 市场需求 
   - 全球天然虫草年产量仅80-150吨,中国市场需求约300吨,供需缺口巨大。 
   - 人工虫草价格约10-30万元/公斤(终端价),远高于传统食用菌(金针菇约6元/公斤)。

3. 竞争格局 
   - 优势:先发技术合作(金日健力)、渠道绑定(金日集团采购需求)。 
   - 风险:2025年雪榕生物 入局冬虫夏草,可能加剧价格竞争。

⚠️ 三、风险与挑战
1. 技术风险 
   冬虫夏草培育需突破菌种稳定性、宿主昆虫规模化养殖等难题,且需通过环评、安评等合规审批。

2. 产能释放进度 
   目前仅昌宏农业部分试产,前三季度营收占比不足1%,规模化量产仍需时间。

3. 市场不确定性 
   产能释放后若需求不及预期,或面临价格下行压力(如北虫草等替代品冲击)。

 四、总结:转型前景与估值逻辑
众兴菌业通过“技术合作+产能扩张” 双轮驱动,试图将冬虫夏草业务打造为第二增长曲线。若项目顺利达产,其利润结构将从农业(PE约23.8)向医药生物(PE均值超100)切换,支撑估值提升。 
 关键数据: 
- 2025年半年报:冬虫夏草营收484.51万元(首次并表); 
- 在建项目总投资:超20亿元,覆盖6个基地。

那么主力也在慢慢的透露信息。比如说答股民问答也被上了证券日报。
其实一个事件,他在还没有启动的时候,刚有这个宏大规模构思的时候,它是基本上是零风险。就像我们看到一个三岁的小孩子说,这个孩子将来以后会考上大学。其实这个时候的宏大构思,它的风险性是很小的。真正的风险性是在他读小学、中学、高中高考的时候。

那么这个企业它有几个炒作阶段,第一阶段,就是目前的宏大构思阶段。第2阶段就是开始量产阶段。第3个阶段就是开始业绩成长阶段。第4个阶段就是充满无限憧憬,幻想阶段。那这个企业会不会通过这个事件转换成中国高级食用菌?生产基地或者转型成名贵中药生物菌生产基地。这个情况是可能的,他现在已经超过了原来的食用菌头部老大。

那么现在其实它的炒作其实还在这个大家迷迷糊糊的。嗯拉起来的时候,很多人还叫他金针菇。其实他正在把6个金针菇的生产基地全部改成冬虫夏草。这个是非常恐怖的。当然这个行业竞争也很激烈,包括同仁堂 也在上。所以说他一定要找今日集团合作。因为今日集团已经开始拿到外销的第1单,这个很重要。这个跟生产制造企业一样,只有拿到特斯拉 的、英伟达 的,苹果 的订单,只有外销才会出现利润。在家里你就必须去做残酷的内卷,赚不了多少钱。

最近在胡子哥那里听了不少高手的言论。非常非常的受益。其实这个地方会非常火,他的老婆非常关键。因为大部分这个炒股票,他很孤独,很不被理解。更重要的是很不被欣赏,找不到存在感。那在那个直播间里面,这些东西可以瞬间呈现。所以就成为了精神家园。所以很多东西你去用行为分析。要远比这个用事实分析,逻辑分析更强。

就好像山田路的宝总,他虽然说已经是一线游资。但是他在胡子直播间得到的仰慕,可能超过了他老婆对他的仰慕。因为他老婆可能觉得这个很正常,没有什么。所以很多时候,人是一种有很多情感和精神的寄托和认同。所以电视剧播放以后,这个福建股就被炒起来了,我们身为福建的人还一团雾水。是整个市场已经非常激动了。

所以a股这个你要懂得大家的情绪,这个很重要。当然,由于量化的横行,这个韭菜是被越割越少。当然群众的情绪有的时候量化也不能甄别出来。因为机器他有时候不懂得这个情绪到底有多厉害。就好像我周末通过研究了还发现这个量化机器也会去蹭模式外。嗯还好是这样,如果这个量化它是出货的话,那可能这个打板席位,这种方法可能就要告一段落了。因为太可怕了,这个我们根本找不出任何破绽,不过后面一看竟然是量化出问题的。所以可以从战术上重视他们,但是在战略上面可以藐视他们。
打开淘股吧APP
6
评论(13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最_善的一手

25-11-03 16:07

0
学海泛舟

25-11-03 15:17

0
老师,前瞻!
最_善的一手

25-11-03 15:03

4
没有骗你们吧?
印记尚品

25-11-03 15:02

0
回撤控制的很好👍
最_善的一手

25-11-03 14:12

2
你看大家其实还在认为他是金针菇,机构早已经知道他不是金针菇了。这就是机构和散户的专业程度差距。整整低估了一倍。所以说这个股票机构、散户,量化都会一起来。
最_善的一手

25-11-03 14:07

0
最_善的一手

25-11-03 14:01

4
$众兴菌业(sz002772)$ 众兴菌业:6 亿利润锚定价值洼地,120 亿估值仅是起点
在食用菌行业供需格局优化与高附加值新业务突破的双重驱动下,众兴的内在价值正与市场估值形成显著背离。本文通过拆解其传统业务的盈利韧性与冬虫夏草新业务的增长潜力,结合行业估值逻辑,论证其当前市值的低估属性,为投资者提供价值参考。
一、传统业务:2 亿利润筑牢基本盘,抗周期能力持续验证
作为国内食用菌行业的头部企业,众兴菌业凭借在金针菇、双孢菇两大核心品类的规模优势与成本控制能力,构筑起坚实的业绩 “安全边际”。公司依托规模化生产体系,在原材料采购、生产管理等环节形成显著的成本优势,有效抵御行业价格波动风险,保障盈利稳定性。
从最新业绩表现看,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2.04 亿元,同比激增 130.51%,业绩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其中,双孢菇与金针菇两大核心业务表现亮眼:
双孢菇业务成盈利主力:作为行业内双孢菇产能第一,公司凭借成熟的生产管理体系与稳定的市场渠道,双孢菇业务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在公司营收中比重不断增加,为整体业绩增长提供关键支撑。
金针菇业务扭亏回暖:受益于需求复苏,公司通过优化生产布局、提升运营效率,推动金针菇业务盈利能力显著改善,实现从亏损到盈利的关键转变。
凭借核心品类的规模优势与持续优化的运营能力,公司传统业务展现出强大的抗周期韧性。在消费旺季需求拉动与高效产能利用的双重驱动下,全年实现 2 亿元净利润的目标具备坚实基础,为公司长远发展提供稳定的现金流保障。
二、新业务突破:4 亿利润的保守测算,冬虫夏草打开增长天花板
众兴菌业于 2023年启动的冬虫夏草人工培育项目,是其突破传统食用菌行业增长瓶颈的关键布局,根据公告已知7大厂区同步推进中。
(一)产能规模:57 吨 / 年产能具备可验证性
参考公司公告披露的产区建设规划,经测算 7 个产区全部达产后,年产能可达 57 吨(且看之前文章),这一数据与股友提及的 “远期产能规划 50-60 吨” 基本一致,具备较强的可实现性。
(二)利润测算:4 亿净利润为极端保守预期
当前人工培育冬虫夏草市场价格呈现 “分级定价” 特征:头部企业终端售价约 6 万 - 7 万元 / 公斤,中小厂商售价约 5 万 - 6 万元 / 公斤(数据来源:中药材天地网 2025 年 10 月报价)。考虑到众兴菌业作为新进入者,出厂价需给予下游经销商 15%-20% 的折让,同时需覆盖原材料(蚕蛹、培养基)、人工、能耗等成本(经测算单位成本约 2.2 万 - 2.5 万元 / 公斤),我们按三种情景测算其盈利空间:

即便按极端保守情景测算,冬虫夏草业务也将为公司贡献 4 亿元净利润,叠加传统业务 2 亿元利润,总利润规模可达 6 亿元,业务结构将从 “单一食用菌” 向 “双轮驱动” 转型。
三、估值错位:120 亿合理估值与当前市值的显著差距
(一)估值逻辑:20 倍 PE 为成长型制造企业合理区间
参考 A 股市场估值体系,成长型制造业企业(业绩增速 30% 以上、具备新业务拓展能力)的合理市盈率区间为 20-30 倍。众兴菌业在传统业务稳健增长(预计未来 3 年复合增速 25%)、新业务打开增量空间的背景下,给予 20 倍 PE 的估值倍数具备合理性,对应 6 亿元利润规模的合理估值为 120 亿元。
(二)市场背离:当前 50 亿市值低估幅度超 138%
截至 2025 年 10 月 28 日,众兴菌业总市值为 50.33 亿元,动态市盈率仅 18.47 倍,与合理估值存在三大维度的错位:
纵向对比:公司当前市盈率较 2019-2023 年历史均值(32.6 倍)低 43.3%,低于近 5 年估值中枢;
横向对比:同行业可比公司中,万辰集团(转型零食赛道)静态市盈率超 114.06 倍,雪榕生物(纯食用菌业务)动态市盈率长期亏损,众兴菌业估值显著低于同业;
新业务溢价缺失:作为人工培育冬虫夏草第一股的估值溢价50%,而众兴菌业尚未体现这一溢价。
若按中性情景(5.7 亿新业务利润 + 2 亿传统业务利润)测算,总利润规模达 7.7 亿元,20 倍 PE 对应估值 154 亿元,当前市值的低估幅度进一步扩大至 206%。
进一步看,若按更贴近行业实际的 2.5 万元 / 公斤利润率测算(部分技术领先企业已实现这一盈利水平),众兴菌业冬虫夏草业务净利润可达 57000 公斤 ×2.5 万元 / 公斤 = 14.25 亿元,叠加传统业务 2 亿元净利润,总利润规模将达 16.25 亿元,按 20 倍市盈率计算,合理估值可达 325 亿元,当前市值的低估程度更为显著
四、价值重估催化剂:四大逻辑支撑行情启动
产能释放节奏明确:目前已有项目进入试生产,预计 2026 年实现达产,业绩兑现将验证新业务盈利预期;
股权激励绑定核心团队:2025 年 8 月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解锁条件要求 2025-2027 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不低于 25%,核心管理层与股东利益深度绑定,为业绩增长提供制度保障;
资金与政策支持到位:公司获批 5 亿元科技创新债券,可用于冬虫夏草培育技术研发;
下游需求空间广阔:据《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报告(2025)》数据,人工培育冬虫夏草下游保健品、医药领域需求年均增速达 15% 以上,2025 年市场规模超 300 亿元,为公司新业务提供充足的增长空间。
五、风险提示
冬虫夏草产能释放进度不及预期;
人工冬虫夏草市场价格大幅波动;
食用菌行业供需格局恶化导致产品价格下跌;
测算基于行业数据与公司公告,实际盈利可能因成本、市场环境变化存在差异。
结论
众兴菌业当前 50.33 亿元的市值,尚未充分反映其传统业务的盈利韧性与冬虫夏草新业务的增长潜力。以 6 亿利润规模、20 倍 PE 测算,120 亿元估值仅是价值回归的起点。随着冬虫夏草产能全面释放、业绩兑现逻辑逐步落地,市场对其估值的认知偏差有望快速修正,建议关注其价值重估机
最_善的一手

25-11-03 13:14

0
最_善的一手

25-11-03 13:08

2
最_善的一手

25-11-03 13:00

0
我一向对金钱比较轻视,但是既然大家这么重视,我就玩给你们看嘛。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