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结论
2025年三季度制冷剂行业在“供给刚性约束+需求韧性支撑”下实现量价利共振,三代核心品种价格同比涨幅超55%,龙头企业单季度净利暴增4倍以上。四季度R32长协价再飙18.97%,叠加原料成本上行与配额政策持续收紧,行业高景气度有望贯穿全年。核心上市公司中,永和股份(
605020)、巨化股份(
600160)、三美股份(
603379)凭借配额优势与产能规模,业绩增长确定性强,且当前估值具备安全边际,长期受益于第四代制冷剂布局与行业集中度提升。
二、行业景气度:三季度价利双爆,四季度涨价落地
(一)价格端:三代领涨,价差持续扩大
三季度制冷剂市场呈现“三代强、二代稳”的分化格局。截至9月末,三代制冷剂核心品种价格持续攀升,R32报62500元/吨,较8月环比上涨4.17%,较2024年同期暴涨64.47%;R134a报52000元/吨,环比上涨0.97%,同比涨幅达55.22%;R125同步跟进,价格升至45500元/吨,同比上涨40.00%。二代制冷剂R22虽环比微降4.23%至34000元/吨,但同比仍涨13.33%,与三代品种价差维持在25127元/吨的高位,产品结构升级红利显著。
四季度涨价落地进一步印证行业韧性。据
卓创资讯 数据,R32四季度长协价达60200元/吨,较三季度暴涨18.97%,单吨上涨9600元;R410A长协价53200元/吨,涨幅7.26%。现货市场报价更为激进,R32内贸报价区间达6.1-6.3万元/吨,外贸报价升至6.2万元/吨;R134a报价提升至5.3-5.4万元/吨,价格传导效率持续优化。
(二)盈利端:龙头净利暴增,业绩弹性释放
价格强势上行直接转化为企业盈利爆发力。永和股份三季度净利润预计达1.85亿-2.05亿元,同比增幅高达447.64%至506.85%,前三季度净利同比增幅已超210%,核心驱动因素为R32等主力品种价格上涨与出口量提升。头部企业盈利表现同样亮眼,巨化股份、三美股份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均超140%,其中巨化股份上半年制冷剂价格同比上涨近62%,制冷剂收入达93亿元,居行业首位;三美股份制冷剂业务贡献80%的收入与91%的利润,毛利率高达34%,为行业最高水平。
三、驱动逻辑:供需紧平衡与政策强约束形成共振
(一)供给端:配额管理构筑刚性壁垒
行业供给约束持续强化,成为价格上行的核心支撑。二代制冷剂方面,根据《中国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国家方案》,2025年配额削减超67%,且到2035年仅保留2.5%,存量产能持续收缩。三代制冷剂自2024年起以2020-2022年使用量均值为基准不再增长,2029年将启动10%削减,当前配额消耗加速,头部企业控货惜售,R227ea等小众品种已出现货源紧张。
供给格局持续优化,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目前制冷剂行业CR4达75%,巨化股份、三美股份、
东岳集团 、永和股份等头部企业掌控核心配额,中小产能逐步退出,形成“配额-价格-利润”的正向循环。
(二)需求端:出口韧性对冲国内短期波动
海外需求成为需求端核心支撑。2024年6月以来,R32等品种出口量持续提升,一方面源于海外市场环保冷媒更新换代需求释放,另一方面国内空调企业海外产能扩张带动配套制冷剂出口。尽管国内需求短期承压,2025年10-12月家用空调排产总量同比分别下滑17.98%、14.70%和8.60%,但海外补库与出口旺季形成共振,有效对冲了国内排产下滑压力。
长期需求空间明确,新兴领域打开增量。除传统制冷领域外,
数据中心液冷技术、新能源
汽车热管理等新兴场景对高效环保制冷剂需求快速增长,为行业提供长期增长动能。
(三)成本端:原料涨价形成底部支撑
原料端萤石、无水氢氟酸价格同步回暖,进一步强化制冷剂成本支撑。截至9月末,萤石湿粉价格环比上涨10.07%,无水氢氟酸价格环比上涨11.83%,上游成本上行压力持续向制冷剂环节传导,形成“成本推升+供需拉动”的双重涨价逻辑。
四、核心上市公司分析
(一)永和股份(605020):业绩弹性龙头,出口优势显著
公司作为三代制冷剂核心生产商,三季度净利同比增幅超447%,业绩弹性居行业前列。其R32产能规模位居国内前列,且受益于出口渠道布局完善,2024年以来R32出口量同比提升明显。截至2025年8月15日,公司股价低于估值,PEG小于1,具备安全边际。长期看,公司积极布局含氟精细化学品等高端领域,有望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二)巨化股份(600160):行业龙头,全产业链布局完善
公司是国内制冷剂行业绝对龙头,2024年制冷剂收入达93亿元,居行业首位,2025年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超140%。核心优势在于配额储备充足、全产业链协同效应显著,上游配套萤石、氢氟酸产能,有效对冲原料价格波动风险。在第四代制冷剂布局上,公司已运营8000吨产能,计划新增近5万吨,领先行业一步。
(三)三美股份(603379):盈利质量突出,业务聚焦度高
公司制冷剂业务贡献91%的利润,毛利率达34%,盈利质量为行业最优。其R134a、R32等主力品种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受益于价格上涨的业绩弹性充分。公司深度绑定下游空调、汽车客户,需求稳定性强,且在第三代制冷剂配额分配中占据优势,短期业绩增长确定性高。
五、风险提示与投资建议
(一)风险提示
1. 海外需求不及预期:若全球经济复苏放缓,可能导致制冷剂出口量下滑。
2. 政策执行力度变化:配额调整节奏或环保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影响供给约束强度。
3. 技术替代风险:第四代制冷剂研发或推广进度慢于预期,行业长期增长受限。
(二)投资建议
短期看,四季度长协价落地与原料成本上行将持续支撑行业景气度,价格上涨向业绩传导的效率提升,龙头企业四季度业绩有望再超预期。长期看,配额持续削减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叠加第四代制冷剂与新兴需求打开增长空间,行业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建议重点关注永和股份(605020) (业绩弹性+出口优势)、巨化股份(600160) (龙头地位+全产业链+四代布局)、三美股份(603379) (高盈利+业务聚焦)。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百川盈孚、产业在线、上市公司公告、
东海证券 研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