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紫光同芯再度领军eSIM晶圆采购,开启新征程

25-10-15 14:35 80次浏览
恩大师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紫光同芯再度领军eSIM晶圆采购,开启新征程

近日,在中国移动 物联网有限公司举办的“eSIM晶圆采购项目”招标活动中,紫光国微 旗下的紫光同芯脱颖而出,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并 成功独家中标,赢得高达7000万颗eSIM晶圆的采购大单。此次招标项目的核心内容即为采购eSIM晶圆。此次“eSIM晶圆采购项目”招标活动中,紫光同芯不仅成功中标,更赢得了高达7000万颗eSIM晶圆的采购大单,具体而言,其中 消费级晶圆框架数量为4000万颗,而 工业级晶圆框架数量则达到了3000万颗。这一中标结果不仅彰显了紫光同芯在eSIM领域的实力与优势,更为其未来的市场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5G时代 ,eSIM整体市场将从存量市场转为增量市场。紫光国微是国内的安全芯片龙头企业,占据SIM卡芯片较大市场份额,而公司早已捕捉到eSIM技术发展的潜力,积极开发物联网产业链的安全产品与应用方案。eSIM是什么,eSIM是如何为物联网服务的?eSIM即Embedded-SIM(嵌入式SIM卡),是将传统SIM卡直接嵌入到设备芯片上。比起实体SIM卡,eSIM主要优势在于无需用户进行物理插拔,实现电子化和无卡化;对终端制造商来说,无需预留卡槽,不再占用空间;抗震及防水能力提升,适合小型电子设备;无需与运营商绑定,用户可自由切换运营商。在消费物联网设备领域,eSIM芯片优势更加明显,例如智能手表和运动手环等物联网设备,具备体积较小、抗震要求较高和存储需求较低的特点,eSIM芯片恰好满足这些需求。在工业物联网领域,物联网项目终端数量不断增加,为数百万个物联网设备更换SIM卡显然不切实际,因此eSIM成为最佳解决方案。对于运营商而言,有了eSIM,运营商就能拓展其在消费物联网及工业物联网领域的业务发展。因此,eSIM市场才会令三大运营商哄抢。中国厂商在eSIM技术整合到智能手机方面一直进展缓慢,主要受制于政策的宏观调控以及相关领域的技术程度。而国外eSIM技术正在手机普遍应用,今年以来支持eSIM的智能手机在西欧市场的出货量达到3900万台,占西欧智能手机出货总量的32%,高于2019年不到20%的占比。可见,内置eSIM技术的手机将成为未来的大趋势。根据ABI Research的预测,到2024年的时候,内置eSIM的消费电子 设备将达到6.44亿,其中智能手机约5亿,而在M2M、物联网领域,2024年时eSIM设备也有望达到 2.32亿(年复合增长率 18%),其中超过1亿来自汽车。从物联网设备领域来看,据工信部信息,2020年底我国NB-IoT网络要实现县级以上城市主城区的普遍覆盖,目前我国移动物联网设备连接数已经超过10亿个,到今年底将连接超过12亿。eSIM是物联网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在5G时代,eSIM会在手机、汽车、消费电子设备、工业物联网设备等领域都迎来全方位的爆发,eSIM整体市场将从存量市场转为增量市场。单一玩家在eSIM这一领域,紫光国微作为安全芯片龙头快人一步,抢先入场。在芯片这一高门槛行业,玩家始终不多。而在eSIM这一领域,紫光国微作为安全芯片龙头快人一步,抢先入场。紫光国微旗下的紫光同芯2018年自主研发的安全芯片产品通过了中国联通 eSIM管理平台,符合GSMA协会发布的eSIM规格,可直接嵌入eSIM终端设备使用。这款紫光芯当时拔得头筹,是当时唯一一款通过该项测试的中国芯,主要优点在于高度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大容量等,能够节省更多终端空间、适应更复杂的外部环境、维持更长使用寿命和数据保存周期。2018年中国移动 首次eSIM晶圆采购时,紫光同芯就曾经是中移物联网安全芯片集采第一名、eSIM晶圆集采唯一候选人,当时向中移物联网供应4000万颗消费级eSIM晶圆、1000万颗工业级eSIM晶圆。在2019年,紫光国微与联通华盛就eSIM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与联通物联网成立联合创新中心,就eSIM业务推进、物联网解决方案落地等开展合作。紫光国微在eSIM方面的研发方面不遗余力,目前其eSIM卡芯片产品已成系列化,应用领域涵盖手机eSE、SWP—SIM、M2M以及eSIM,紫光国微几乎可以说是国内最大的eSIM芯片供应商。在政策支持下,三大运营商在eSIM方面的布局势必会成为紫光国微未来的一大突破口,紫光国微的业绩状况也会得到很大助力。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恩大师

25-10-15 19:29

0
eSIM技术正朝着三个维度演进:安全性提升,引入区块链等新型加密技术;容量扩大,支持更多运营商配置;集成度提高,与主芯片SoC深度融合。这些进步将进一步拓展应用边界。
紫光国微研发的第三代eSIM芯片,采用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技术,安全性达到金融级标准;移远通信则将eSIM与边缘计算结合,开发出具有本地决策能力的智能模组。两家公司的技术创新路线,代表了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恩大师

25-10-15 19:28

0
eSIM技术正朝着三个维度演进:安全性提升,引入区块链等新型加密技术;容量扩大,支持更多运营商配置;集成度提高,与主芯片SoC深度融合。这些进步将进一步拓展应用边界。
紫光国微研发的第三代eSIM芯片,采用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技术,安全性达到金融级标准;移远通信则将eSIM与边缘计算结合,开发出具有本地决策能力的智能模组。两家公司的技术创新路线,代表了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