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sz000063)$ 一、裸 K 交易视角:技术红利驱动的股价上行信号
1. 股价异动与量能特征
进入 10 月,
中兴通讯 股价伴随 6G 技术研发突破与运营商集采落地呈现 “阶梯式上行” 态势,与通信板块情绪共振显著。10 月 8 日 - 10 月 10 日,该股从 38.5 元逐步攀升至 42.2 元,三日累计涨幅 9.6%,期间成交量从 42 万手放大至 65 万手,量能持续释放,反映资金对通信行业技术红利的预期逐步增强。10 月 11 日,受公司发布 6G 通感一体原型机消息刺激,股价盘中冲高至 43.8 元阶段高点,最终收于 43.1 元,单日涨幅 2.13%,虽未出现大幅暴涨,但 “小阳线累加 + 量能温和放大” 的形态,显示短期多头力量稳步积聚,市场情绪从观望转向积极。
从关键点位来看,股价已连续突破 40 元、42 元两大压力位,且站稳 5 日均线之上,10 月 11 日收出的小阳线带有轻微上影线,上影线长度仅占实体的 1/4,说明 44 元附近存在一定抛压,但下方承接力度充足,尚未出现趋势反转迹象,短期仍处于上行通道。
2. 技术指标与支撑压力
均线系统呈现 “强势修复” 特征:当前股价(43.1 元)已站上 5 日均线(41.5 元)与 10 日均线(40.2 元),且 5 日均线向上穿过 10 日均线形成金叉,短期多头排列格局明确,对股价形成强力支撑。长期来看,股价已突破前期震荡区间(36-42 元)上沿,打开新的上行空间,上方强压力位集中在 45 元(前期高点附近),若能突破该位置,将进一步向 48 元区间迈进;下方支撑位则看 41 元(5 日均线与前期震荡平台上沿重合处),若回调不跌破该位置,上行趋势将延续。
技术指标与估值层面,MACD 指标红柱持续拉长,DIF 与 DEA 维持金叉向上发散,短期动能强劲;RSI 指标从 52 升至 65,脱离弱势区间,仍有上行空间。估值方面,当前动态市盈率 22.8 倍、市净率 2.6 倍,低于通信设备行业平均市盈率 28 倍,考虑到 6G 技术储备与政企业务高增长,估值具备安全边际,较同行业其他企业更具竞争力。
二、基本面透视:全场景布局与技术迭代的盈利韧性
1. 财务数据:业绩稳增与结构优化并存
2025 年上半年,公司财务表现亮眼,实现归母净利润 68.3 亿元,同比增长 15.2%,扣非净利润 62.5 亿元,同比增长 18.7%,盈利增长主要受益于
5G 基站集采交付与政企数字化业务放量。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 32% 升至 34.5%,其中运营商网络业务毛利率 36%,政企网业务毛利率 42%,高毛利业务占比进一步提升;三项费用率合计降至 18%,较去年同期下降 1.2 个百分点,其中研发费用率 15%,虽保持高位但投入效率显著提升,技术转化成果加速落地。
财务结构呈现 “稳健抗周期” 特征: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 85.6 亿元,同比增长 22.3%,现金储备充足,可支撑 6G 研发与全球化布局;资产负债率稳定在 58%,低于行业平均 65%,流动比率 1.4,速动比率 1.1,短期偿债压力可控。此外,公司分红比例维持在 30%,2024 年度每股派现 0.6 元,股息率 1.4%,在科技行业中具备防御属性。
2. 业务布局:全场景优势显著,技术壁垒突出
运营商网络业务:全球 5G 基站核心供应商,2025 年上半年中标
中国移动 、
中国电信 5G 基站集采份额达 35%,位居行业第二,累计交付 5G 基站超 180 万个,覆盖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6G 技术研发领先,已完成通感一体、星地融合等关键技术验证,发布 6G 原型机,预计 2026 年参与全球 6G 标准制定,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该业务 2025 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 12%,占总营收比重 55%,仍是核心收入支柱。
政企网业务:数字化转型核心增长极,聚焦政务、金融、能源等领域,推出 “数字政府大脑”“智慧电网解决方案” 等产品,2025 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 30%,其中政务数字化业务营收增长 45%,能源数字化业务营收增长 38%,已服务全国 200 多个地级市数字政府建设,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签订超百亿智慧电网订单。该业务营收占比从去年的 25% 提升至 30%,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消费者业务:聚焦高端路由器、5G CPE 等产品,2025 年上半年推出全球首款 5G-A 家庭网关,支持 10Gbps 速率,市场份额提升至 20%;同时,拓展海外
消费电子 市场,在东南亚、非洲地区推出定制化终端产品,营收同比增长 18%,虽营收占比仅 15%,但海外市场增速显著,未来潜力可期。
3. 行业环境:短期政策催化,长期技术驱动
短期来看,国内运营商 5G 基站扩容与数字政府建设加速,2025 年下半年三大运营商 5G 基站集采规模预计超 500 亿元,政企数字化订单同比增长 40%,为公司业绩提供短期支撑。长期来看,6G 技术研发进入关键期,全球 6G 市场规模预计 2030 年突破 5000 亿美元,政务、能源等领域数字化转型需求年增速超 35%,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同时,国产替代趋势明确,公司在通信芯片、操作系统等核心领域自主可控能力提升,打破海外技术垄断,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三、投资建议:把握技术红利,兼顾短期趋势与长期布局
1. 短期策略(1-3 个月):跟踪订单,顺势操作
当前股价与行业政策、订单落地联动性强,短期需重点跟踪运营商 5G 基站集采交付进度与 6G 技术突破节点。若公司 6G 技术参与全球标准制定取得进展,股价有望上探 45-48 元;若回调,41-42 元区间(5 日均线附近)为关键支撑。建议投资者采取 “顺势持股” 策略,已持仓者可继续持有,以 41 元作为止损线;未持仓者可在 41-42 元区间轻仓介入,若突破 44 元前高可顺势加仓,短期目标位 45 元,仓位控制在总资产的 10-12%。
2. 中长期策略(6-12 个月):锚定技术迭代,分批建仓
中长期核心看点在于 6G 技术商业化与政企数字化业务放量,建议重点跟踪两大指标:①6G 标准制定参与度与技术专利数量,若专利占比进入全球前三,技术壁垒将进一步巩固;②政企网业务营收占比,若突破 35%,公司成长属性将显著增强。若股价回调至 38-40 元区间(10 日均线与前期震荡平台上沿重合处),可分批建仓,长期仓位可提升至 15-20%,分享技术迭代与行业增长红利。
3. 风险提示
需警惕三大风险:①全球通信行业投资超预期下滑,导致运营商网络业务订单减少;②6G 技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商业化落地延迟;③海外市场面临贸易壁垒与地缘政治风险,影响全球化布局。
四、总结
中兴通 讯作为全球通信设备龙头,具备 6G 技术领先、政企业务高增长、估值合理的优势,长期受益于通信技术迭代与数字化转型浪潮。但短期股价受订单落地与技术进展影响显著,存在震荡调整可能。投资者需区分 “短期政策催化” 与 “长期技术价值”,短期可依托行业政策与订单走势捕捉弹性收益,中长期可在股价回调至安全边际时布局,同时密切关注 6G 研发与政企业务进展,平衡收益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