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和斌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为什么双方都实行了边谈边打,以命相搏的策略?“谈”与“打”为何并行不悖?“表面上谈,手底下打”这并非谈判策略的失败,而是大国竞争的本质使然。
“谈”是管理冲突的“刹车”和“护栏”:谈判的目的不一定是立刻成为朋友,而是为了防止两个核大国、两大经济体因误判而迎头相撞。谈判桌是沟通渠道,用于划定红线、阐明核心利益、处理最紧急的危机(如军事摩擦)。只要还在谈,就意味着双方都认为直接冲突的代价过高。
“打”是竞争战略的“主旋律”:美国对中国的定位已从“潜在的合作伙伴”转变为“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因此,在科技、金融、地缘政治等领域的打压和限制,是其遏制中国崛起、维护自身霸权地位的核心手段。谈判不会改变这个战略目标,它只是在这个大战略下的一种风险管理工具。
所以,“边谈边打”将成为常态。谈判不是为了握手言和,而是在激烈搏斗中确保比赛不会演变成一场双方都无法承受的生死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