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技圈关于“
AI眼镜”的信息爆炸式传播,9 月 18 日,Meta Connect 2025 上,扎克伯格正式发布了 量产版 Orion —— Meta Ray-Ban Display。售价:799 美元,9 月 30 日开售。价格直接对标 iPhone 17。
这一次,Meta 不只是秀概念,而是真正把 带显示功能的 AI 眼镜推向大众市场。这意味着,AI 眼镜从概念机,第一次变成了消费者可以买到的「量产级」产品。
意义与影响
• 行业层面:这可能是 AI 眼镜的「iPhone 时刻」,Meta 想定义赛道标准。
• 使用层面:翻译、对话、视频通话,让眼镜从“酷炫”走向“实用”。
• 投资层面:显示模组、低功耗芯片、肌电
传感器、
智能穿戴生态,可能是下一波机会点。
扎克伯格在现场说:“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让眼镜赋予人类超级智慧。”
另外,据《彭博社》最新披露,
苹果 预计将在2026年底前正式推出旗下首款「Apple智慧眼镜」(暂称 Apple Glass),不仅标志着苹果进一步扩展穿戴生态,也将成为继 Vision Pro 之后另一项重磅产品。
主打AI应用,聚焦轻量化与日常使用。产品核心亮点包括:
* 搭载多组传感器与麦克风,可感知环境信息;
* 支持语音助理Siri操作,整合即将改版的Apple Intelligence AI架构;
* 实现即时翻译、导航指引、拍照录影、文字识别等功能;
* 深度整合iPhone、Apple Watch、AirPods生态,打造多设备无缝体验。
硬件规格传闻包括:
* 多镜头模组(拍照/扫描/识别);
* 语音降噪麦克风;
* 内建扬声器,支持立体声与环境音感知;
* 高精准陀螺仪与动作侦测传感器;
* 支持即时文字翻译、产品识别、导航指引等智慧功能。
这一配置,几乎对标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Meta Ray-Ban智慧眼镜,但在细节工艺与生态整合上更胜一筹。售价预计699美元起,定位高阶轻智能穿戴,预计2028年前难以量产上市。
从产业链的角度进行梳理,分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 整机品牌与制造
这类公司直接面向消费者或特定行业客户推出AI眼镜产品,是产业链的最终集成者。
2.
创维数字 (000810.SZ):
国内VR/AR领域的先行者,已发布多款VR/AR产品,积极布局“VR/MR/AI”生态,具备从硬件到内容分发的全链条能力。
2.亿道信息(001314.SZ):子公司亿境虚拟专注于VR/AR/MR终端设计与研发,与
高通 等芯片厂商合作紧密,为行业客户提供定制化的AR/VR解决方案。
注意:目前A股市场尚缺像Meta、Apple那样拥有绝对统治力的消费级AR品牌,但上述公司在行业级应用和早期消费级市场已有布局。
二、 光学与显示(技术壁垒最高,最核心的环节)
这是决定AI眼镜体验(如重量、清晰度、视场角)的关键,也是投资的重点关注领域。
1.
歌尔股份 (002241.SZ):
全球AR/VR代工龙头,行业复苏的直接受益者。同时也深度布局光学领域,在Pancake折叠光路、光波导、Micro LED等前沿光学技术上有深厚积累。其为全球几乎所有主流XR品牌代工,是产业链的核心标的。Meta Ray-Ban、小米AI眼镜核心代工厂,AR业务占比已升至35%,2025年预计承接小米30万台订单。
2.
兆威机电 (003021.SZ):
微型传动系统龙头,技术壁垒高。用于实现AR眼镜的电动调焦、瞳距调节(IPD)等功能,是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零部件,已进入Meta等国际大厂的供应链。2025年相关订单同比翻倍。
3.
水晶光电 (002273.SZ):
AR光波导技术的龙头企业之一。技术路线的核心供应商,直接受益于AR眼镜放量。Pancake折叠光路模组主力供应商,客户涵盖Meta、小米。深耕光学领域,在衍射光波导、BirdBath等多种技术路线上都有布局和量产能力,为多家品牌厂商提供光学解决方案。
4.
三利谱 (002876.SZ):
国内偏光片龙头,其偏光片产品是Pancake光学方案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该方案核心材料供应商,ASP随高端机型放量而提升。
5.
斯迪克 (300806.SZ):提供OCA光学胶等AR/VR显示模组中所需的精密粘接材料。
6. 利亚德(
300296):
Micro-LED+光波导方案领先,AR眼镜新品2025年10月发布,定位高端消费级。
三、 声学与交互
AI眼镜的另一个核心是语音交互,声学器件至关重要。
1.
科大讯飞 (002230.SZ):
AI语音交互技术的核心提供商。提供AI眼镜的“大脑”,其多模态大模型和技术是AI眼镜智能化的关键。虽然不直接生产眼镜,但其强大的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和多模态交互能力,是“AI眼镜”中“AI”的灵魂。许多眼镜厂商都会选择集成科大讯飞的
语音技术。
2. 歌尔股份(002241.SZ):
除了光学,歌尔也是全球声学巨头,为AR/VR设备提供高性能的麦克风和扬声器(喇叭)模组。
3.
国光电器 (002045.SZ):
老牌电声厂商,也为VR/AR设备供应扬声器模块。
4. 虹软科技(
688088):
SLAM、手势/眼球追踪算法龙头,授权模式随终端出货量线性放大,已有Meta、小米项目落地。
四、 芯片与硬件
提供AI算力和环境感知能力。
1.
全志科技 (300458.SZ):
国内领先的智能应用处理器SoC芯片设计公司,其芯片可用于AR眼镜等需要低功耗、高性能计算的终端设备。
3.
瑞芯微 (603893.SH):
推出6nm BES2800可穿戴芯片,适配多传感器融合,获Rokid、影目科技等品牌采用,是国内重要的SoC芯片供应商,产品应用于包括AR在内的多种智能硬件领域。
3.
韦尔股份 (603501.SH):
全球CIS设计龙头(图像传感器),为AR眼镜的摄像头提供视觉感知核心部件。AI眼镜“视觉入口”核心受益,SLAM、手势识别等算法均需高像素、低功耗CIS。
4. 恒玄科技(
688608):
Ray-Ban Meta主控芯片独家供应商,低功耗SoC市占率超30%,已迭代至6nm wearable平台。
五、 关键组件与代工
1.
立讯精密 (002475.SZ):
消费电子 制造龙头,在AR/VR领域深度布局,是苹果等重要客户的核心供应商,参与Apple Glass 2试产,掌握Micro-
OLED高精度贴合技术具备强大的整机精密制造能力。
2.
长盈精密 (300115.SZ):
专注于精密电子零组件,为AR/VR设备提供金属结构件等。
3.
蓝思科技 (
300433):
提供前后保护玻璃与金属中框,具备整机规模化量产能力,上半年净利同比增32.68%。
4. 德赛电池(
000049):
半
固态电池能量密度950Wh/L,支持热插拔,已切入Meta、小米供应链,续航痛点刚需。
核心投资逻辑:
1.科技核心技术,国产替代正在风口,寻找刚启动的优质股。
2. 商业化进程:消费级AI眼镜市场仍处于早期阶段,潜力巨大。
3.密切关注苹果、Meta等国际巨头的产品动态以及国内如字节跳动等公司的布局,它们的动向将直接影响整个产业链的景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