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复盘:
核电有色筑底,芯片锚定长期机遇
2025年10月9日的A股市场呈现鲜明的结构性特征,核电、有色、芯片三大板块的活跃行情勾勒出当前市场的核心脉络。从盘面表现看,核电板块受益于政策确定性持续走强,有色金属在供需共振下掀起涨停潮,芯片板块则维持震荡蓄力态势。结合产业逻辑与资金动向,核电与有色的短期机会已明确兑现,而芯片板块的长期成长价值更值得布局,期间有色金属的波段行情或将反复上演。
核电:政策托底的确定性机会
核电板块的走强并非偶然,而是政策红利与产业周期共振的必然结果。三部门此前印发的《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提出“稳步推进核电开发,积极安全有序推动一批沿海核电项目核准建设”,这一政策导向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清晰预期。在能源结构转型加速的背景下,核电作为清洁、稳定的基荷电源,其战略地位持续提升,相关设备制造商与运营商将直接受益于项目核准落地带来的订单增长。
从10月9日盘面看,板块内核心标的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资金对这类政策确定性强、业绩兑现路径清晰的板块偏好显著。对于投资者而言,核电板块的机会具有“必现”属性,一方面源于政策落地的时间窗口明确,另一方面则因行业估值仍处于历史相对低位,政策红利释放过程中有望实现估值与业绩的双重修复。
有色:供需共振下的反复行情
有色金属板块在10月9日展现出强劲爆发力,有色金属指数当日大涨8.15%,收于8664.22点,成交量与成交金额同步放大,这一行情在10月10日得到进一步延续,长江现货1#铜价单日暴涨2860元/吨,锡价涨幅超2.4%,电解
钴涨幅更是突破12% 。行情背后是供需两端的强力支撑,供应端印尼自由港大幅下调铜产量指引,导致全球铜库存可用天数不足10天的紧张格局进一步加剧 ;需求端则迎来四季度消费旺季,
新能源汽车与光伏产业对铜、铝等金属的刚需暴增,仅新能源汽车的铜用量就达到传统燃油车的4倍 。
宏观环境的支撑更强化了板块韧性,美联储2025年预计降息至3.25%-3.5%区间,美元走弱显著提升了以美元计价的有色金属吸引力 。不过需注意的是,板块内部存在结构性分化,如电解钴因价格涨速过快导致下游成交放缓 ,这种短期传导问题决定了有色行情不会一蹴而就。结合
花旗集团 对铜价有望触及14000美元/吨的乐观预判 ,有色金属板块在长期上行趋势中,必然伴随因供需消息扰动引发的反复波动,这种“趋势明确、波段反复”的特征值得重点关注。
芯片:算力革命锚定长期主线
相较于核电与有色的短期强势,芯片板块在10月9日更多呈现“蓄力待发”的态势,但这并不影响其成为后续市场的核心机会所在。当前半导体行业正处于“技术迭代加速、需求结构升级、资本开支加码”的三重共振期,AI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成为行业最核心的
驱动力 ——智能体AI推动计算量实现百倍级增长,2025年全球云厂商资本开支合计超3600亿美元,2026年增速预计超30%,这种需求增量远非短期波动所能掩盖。
细分领域的机会已清晰显现:存储端HBM需求同比翻倍,SK海力士等龙头市占率超40%;制造端
台积电 2nm制程即将量产,高性能计算业务持续高增;设计端
英伟达 凭借
CUDA生态构建起深厚壁垒,AI芯片市占率超80%。尽管板块短期可能受地缘政策、估值分化等因素扰动,但算力革命的长期趋势不可逆转。从投资逻辑看,芯片板块的机会不在于短期脉冲式上涨,而在于技术壁垒与需求韧性双重加持下的长期价值成长,当前的震荡整理正是布局优质标的的窗口期。
从10月9日的复盘逻辑出发,核电与有色的短期机会已率先兑现,前者靠政策托底实现确定性上涨,后者凭供需共振掀起价格浪潮;而芯片板块则是潜藏的长期主线,其成长空间将随算力需求释放持续打开。在后续行情中,有色金属因供需消息的动态变化大概率反复活跃,投资者可把握波段机会,同时更应聚焦芯片板块中具备技术壁垒的核心标的,以长期视角布局算力革命带来的确定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