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shizgr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以大理命名的“大理马”亦称滇马,是西南地区著名的古老马种,泛指南诏国、大理国一带的马种。前些年在剑川等地发现一百万年前野马牙齿化石,以及距今一万年前马的驯养种化石,说明滇西北一带早有野生马种存在,并曾被人驯化饲养。据《后汉书·安帝纪》《桂海虞衡志》记载:“大理马为西南番之最”“涉峻奔泉,如履平地”“南方诸蛮马皆出大理国,唯地愈西北,则马愈良”。这说明“大理马”早在汉代就以良马著称。唐宋时代,“大理马”远销缅甸、波斯等国。随着养马业的发展,自汉代起马市日盛,巴蜀商贾已在边区交易马匹。唐宋时“大理马”作为贡马,直至清代,著称于世二千多年。元代时,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大理,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其看到云南人将“大理马”出售给邻国。可见自古“大理马”就是云南贩运国内外的大宗商品之一。
有道是“山间铃响马帮来”,古今闻名的“大理马帮”应运而生。从宋、元、明、清至1938年滇缅公路通车时止的漫长历史时期,大川纵横、山高谷深的滇西腹地,那山林间曲折不尽的小道上,便有“大理马”组成的“大理马帮”,对外沟通中缅、中印,对内连接云、贵、川、藏、桂等省区。红褐色的“大理马”奔走于大山深壑间,一串串、一群群,仿佛山间的红色涌流,为高原大山输送文明,对促进大理地区与边疆、内地及邻国的物资交易、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