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西贝开始给罗永浩泼脏水了

25-09-22 12:35 92次浏览
爱喝酒的姑娘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转发:



我就不明白,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招惹罗永浩干嘛?
他觉得自己吃到了预制菜,就吐槽两句,即使他有点影响力,但一条不怎么有爆点的微博 ,在互联网的信息洪流里,很快也就被冲得不见踪影了。


你不招惹他,事情过几天也就过去了。可贾总偏偏搁这又唱又跳的,穿得跟个鸡毛掸子似的,非得要去告罗永浩!搞得新闻铺天盖地,热搜一个接一个。
罗永浩本来只是想呼吁国家强制饭店注明用了预制菜,真正的矛头都没有指向西贝。这下,西贝成功把主战场搬进了自家客厅,引火烧身,图啥啊?
你以为你是官家啊?不允许别人说你一句!
而且,贾总的各种发言和行为,更是充满了逻辑谬误、胡搅蛮缠和混淆是非,我给大家细细分析一下。
01
西贝贾之所以敢总斩钉截铁地说,目前西贝门店的所有菜品都不是预制菜,是基于国家严格的定义。
依据2024年国家六部门《通知》,预制菜需为“复热的工业化成品”,中央厨房配送的净菜、腌制肉等半成品(需门店二次加工)不属预制菜。
西贝贾总认为,他们没有一道菜是预制菜,做熟环节都在门店进行。预制菜是成品,是将熟食加工好冷冻,再拆包装后加热直接食用。
他也承认,比如红烧肉这样的菜品,也都需要预加工很长时间。预加工这一点不需要回避,但我们不是预制菜
这里有三个问题:
第一,中央厨房做好的大锅菜,打包分发给各个店加热,而这一切,都在几天内完成,算不算预制菜?
第二,中央厨房的半成品,在门店里一次性做熟十几份或几十份,放冰箱保存,客人点的时候再加热,算不算预制菜?
第三,那些提前做到的凉糕(罗永浩就点了黄米凉糕)、披萨之类的主食,算不算预制菜?
再看看罗永浩认定预制菜的理由:羊排像是隔夜重烤的味道,葱香烤鱼有葱腥味且也是隔夜重烤的,莜面汤和牛肉土豆条也感觉是隔夜的,而且除了汤,当晚菜品“没有一个是滚烫的”。
显然,罗永浩代表了广大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认知,就是,只要不是现场从生做到熟,都是预制菜。不管是提前做好的凉糕,还是中央厨房提前做好的菜,还是在厨房一次性做的好多份菜,都是预制菜。
双方对预制菜的定义,似乎出现了认知上的偏差,西贝没有预制菜,似乎也与广大消费者的认知有出入。
当前预制菜的定义确实存在模糊地带,但无疑,正如有博主说的那样,西贝是在拿预制菜的狭义定义,来反击罗永浩作为广大消费者的代表对预制菜的广义的认知。
更要命的是,西贝贾总此前还为预制菜站台,称“好菜全是预制出来的,预制菜是未来大趋势”。
而在罗永浩的微博评论区,也有网友贴出了西贝的食材照片,显示有“堂食袋装”标签,这又怎么解释呢?




02
为了避免背上“起诉用户”的骂名,西贝贾总还将罗永浩的“消费者身份”与他的“博主身份”做了切割。
西贝贾总认为,一个正常的消费者如果对菜品不满意,西贝有非常通畅的反馈和补偿机制,而罗永浩对菜品不满就发微博,已经超出正常消费者的行为了。
言下之意,西贝的消费者不满意,就只能私了,不允许发到网上去。发到网上,就破坏了“商家和消费者之间健康的正常关系”。
我没理解错吧?
消费者对菜品不满意,只要不是虚构事实和故意栽赃,在网上发帖吐槽和评论,是再正常不过的权利。
西贝贾总连这样的正当权利也要没收和抹黑,手伸得也太长了吧?真把自己当霸道总裁了吗?


03
罗永浩说,西贝那么贵。西贝贾总说,近年来最大的冤案是西贝贵,咱们凭良心说话,(西贝)真不贵。
那我们看看罗永浩的消费。
罗永浩5个人点了13道菜,两个菜点了双份,一共花了830元,这是后来西贝重打的罗永浩的菜单。

西贝公布了“罗永浩菜单”(按照当天菜单补打)

胡麻油调黄瓜,23元;胡麻油炒鸡蛋,43元;6块黄米凉糕,29元;西贝面筋,39元……
5个人,消费830元,人均166元。
罗永浩还反复强调,菜量太小,怪不得5个人点了15道菜,几乎全部吃完。但凡菜量大点,15个菜都不至于几乎吃完。
也许西贝贾总和咱们不在同一个收入水平,人均166元才勉强吃饱,在他看来确实不贵吧。
当然,有人觉得贵,有人觉得不贵,都由消费者的不同消费水平和观念决定的,本没有绝对的标准。
作为老板,贵不贵,本应该尊重客人自己的评价,但西贝贾总似乎容不得消费者说贵。
这让我想起上面说的,贾总把罗永浩的“消费者身份”和“博主身份”做了切割。如果罗永浩能因为大V的身份,就丧失了“吐槽权”,那西贝贾总,是不是也因为老板的身份,就丧失了西贝贵不贵的“评定权”呢?
甚至,西贝贾总,还觉得自己比窦娥还冤,都开始胡言乱语了。
为了证明自己的菜不贵,西贝贾总说,我们的利润大约为5%。你们随便到我们财务查。因为我们是合规企业,我们账是不怕查的。
不是,这哪跟哪啊?你们的利润再低,也不能证明菜不贵啊,人工工资、场地租金、广告营销等等,都影响到利润,菜价并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啊。
如果不会论证,能不能回中小学学一下怎么写议论文?
而且,消费者根本也查不了你的账,用这种方式回怼消费者的质疑,真的很鸡贼。
04
就在今天上午,微博上出现了一个热搜:
罗永浩当面说挺好背后说恶心
说的是,西贝贾总复盘了罗永浩的就餐过程,并抛出了两个关键细节:
罗永浩一行人当场反馈“挺好”,且结账时累积了会员积分。
但这一切都发生在他发布“真恶心”微博的“1个小时之前”。
西贝贾总困惑且愤怒,菜也几乎吃完了,还表达了“挺好”,且要了积分,就是认可了西贝啊,为啥反手就是一个吐槽“恶心”呢?
按照西贝贾总的逻辑,罗永浩一行人,必须点了菜不吃浪费掉,当场为难服务员甚至大发雷霆,付了钱不要积分甩脸就走,似乎要这样才能表达不满。
我再次确认,西贝贾总真和一般人的脑回路不一样。
人家花钱点的菜,为什么不能吃完?既然花了钱,为什么不能要积分?15个菜都几乎吃完,有没有可能不是味道好,而是因为菜量小呢?贾总为何不反思一下这一点呢?
人家吃完饭,觉得不好吃,说“挺好”,有没有可能只是一种敷衍,而不是认可?而且,人家对服务员说“挺好”,没有为难找茬,不正说明人家有礼貌有教养吗?
谁规定才难吃就有义务当面告知的?又有谁规定,当面敷衍之后,就不能在网上吐槽的?
而且,用【罗永浩当面说挺好背后说恶心】这样的话题,不正是往对手身上泼脏水吗?
试图把罗永浩塑造成一个当面一套后一套的小人,那他所有的指控就不攻自破了。
不能直面问题,而把心思放在把对方搞臭,这一招确实有点下作。


05
其实,西贝现在要打的,已经是公关战了,所以就不能用法院打官司的逻辑来迎战。
公关战,就是要争取更多人的同情和好感。正面回答问题,拿出证据反驳指控,用切实可感的方式回应质疑。
但西贝贾总好像被气坏了,只剩下情绪输出,而没有理性应对了。
我很少去吃西贝,对这家餐厅既没有啥坏印象,也没有好感。但我不喜欢西贝贾总在这场争论中的言行。
他的言行,暴露出了众多的问题,逻辑混乱,爹头爹脑,道德绑架,霸道蛮横……
他的种种行为,伤害的不只是西贝的品牌,还有良好的社会氛围。
尤其是对消费者公开批评权的敌意和污名化,更是值得警惕的。这个社会别的方面的批评监督权,本就狭窄艰险,岌岌可危,现在另外一种还不算禁忌的批评监督权也受到威胁,我觉得作为一个还能写点东西的人,就必须站出来说点什么了。
不是为了支持罗永浩,而是支持每个人都应该享有的批评权。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