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T链(2025-9-16)

25-09-16 20:03 2524次浏览
挑灯看经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41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挑灯看经

25-09-16 22:31

0
  
  
  
  
挑灯看经

25-09-16 22:26

0
机器人-拥抱核心资产20250916

1、会议信息

● 时间:09月16日
● 参会人:国金分析师

2、 全文摘要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投资机器人板块应聚焦结构性行情,寻找超预期的个股,而非板块整体表现。投资重点在于公司的执行力,即能否实现预期目标。操作层面,建议关注执行力强、持续超预期的公司,以及特斯拉供应链的确定性对公司的影响。未来超额收益将来源于能拿到订单份额或超预期的公司。此外,电机、传感器减速器等技术方向值得关注,可能孕育新投资机会。总体策略上,继续配置龙头公司为主,在市场收敛阶段,更重视能兑现预期的公司。

3、问答回顾

对于机器人板块,您认为今年下半年的主要投资策略是什么?

发言人:今年下半年,我们认为机器人板块将以结构性行情为主,重点在于寻找能够超预期的个股,而非整个板块的普遍超预期。由于板块整体预期较难提升,投资者应关注那些执行力强、能够实现基本面超预期的公司。例如浙江永泰和宁波华翔,它们通过执行力强和兑现度高的表现,在今年4月至今涨幅较好。

在机器人板块中,如何判断哪些下游本体公司能带来超预期的机会?

发言人:判断下游本体公司能否超预期的关键在于观察它们的销量、上市节奏以及上市后的估值表现。特别是特斯拉供应链方面,随着年底V3量产临近,供应链的确定性和收敛性将对相关公司产生重大影响。我们需要关注的是那些能够实际兑现预期、具备较强执行力的公司。

对于整个机器人板块而言,核心投资逻辑是什么?

发言人:核心投资逻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拥抱板块的核心资产,即选择兑现度高的本土本体公司和供应链企业;其次,在个股层面,跟踪并关注下游本体公司客户落地和产品落地的节奏,看能否超出市场预期。

对于龙头公司配置和市场演绎逻辑,您怎么看?

发言人:这一轮机器人板块的投资应以配置龙头公司为主,如三花拓普、江荣泰和宁波华翔等确定性高的标的。市场预期主要围绕这些龙头公司收敛。另外,尽管目前一些环节还未最终落地,但随着技术方案的分歧逐渐锁定,四季度可能会看到供应链和上市公司的收敛。整体来看,市场将经历从发散行情向收敛行情的转变,龙头公司估值有望进一步提升,同时电机、传感器和减速器等方向的超预期变化也将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当前推荐的标的有哪些,以及未来需要注意哪些投资机会?

发言人:目前阶段,由于订单尚未完全收敛,无法明确推荐具体标的。但未来几个月,真正拿到订单份额或超预期的标的将展现出较好的相对收益。同时,从基本面进展看,电机、力传感器方案和技术路径选择等方面存在超预期的可能性,尤其是恒帅股份的协助市场方案有望在四季度构成超预期点减速器方案在未来一年仍将持续变化,产业趋势并未完全收敛,因此也值得投资者持续关注。
挑灯看经

25-09-16 22:20

0
ZT

最近机器人板块很火,而且涨得都是大市值龙头,“老朋友”拓普集团也创了新高,这行情就像是特斯拉产业链的“卷土重来”。
回溯最早的时候,机器人行情就是由特斯拉供应商带起来的,后来再慢慢转移到各环节龙头和各家主机厂,如今是兜兜转转回到了起点。

每次聊机器人,我的观点都很明确:长期的产业趋势毋容置疑,中短期就要看特斯拉机器人的落地进展。

最近搞得这么热闹,很显然是特斯拉机器人有了新进展。

其实,马斯克本人有点“狼来了”,经常在发布会或者媒体上给出很高的预期值,结果慢慢发现力不从心,就只能miss(没做到)。

我觉得老马倒不是故意要欺骗市场,只是很多时候,他的想法过于理想主义,落实到生产端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最典型案例是特斯拉车子的完全自动驾驶系统(FSD),我记得2019年时候就听到马斯克在吹牛,说很快要接近L5级自动驾驶,还说会有100万辆自动驾驶出租车上路。直到现在2025年,似乎都还没能实现。

尤其是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自动辅助驾驶功能,出现了不少纰漏和瑕疵。做自动驾驶需要大量数据支持,而想要拿到其他国家的道路和车辆数据,难度非常大。

人形机器人更是不例外,马斯克曾给出过很多预测:

最遥远的,说未来全球人形机器人数量将达到数百亿台;

偏中长期的,说要进入家庭等消费场景,计划5年内年产100万台;

就在眼前的,是去年曾承诺2025年至少生产5000台机器人。

然而,2025年已经过去8个月,进展还是不尽如人意,有报道说特斯拉生产的机器人数量仅为数百台,这意味着要么是加快生产速度,要么是推迟最后期限。

既然一次次被“放鸽子”,为什么这次市场仍然愿意选择相信呢?

最主要原因,是很多国内供应商都收到了明确的量产预期。

当然,大部分信息还是以小作文形式出现,机构拼拼凑凑就给到了“量产明确”的结论,始终都差着“一锤定音”。

直到上周五,某家零部件厂商组织调研,给到了明确指引。这家企业今年涨幅接近4倍,实在难以符合“好价格”,就不点名了,重点聊下会议内容。

调研就在浙江嘉兴,离得很近,因此当天我也报名去了现场,记录到很多一手资料,尤其和海外这家机器人的有关信息是:

1)有文件出现了周产1000/5000/10000台三个数字,各家供应商按照产能情况去报价,其中周产1000台是明年8月份的要求;

2)并没有国内定义的2.0版本和3.0版本,小的迭代不断在做,大的调整已经越来越少,9月底或10月初会再来一圈审厂;

3)丝杠数量大幅增加,而且量有点多,可能全球磨床设备买过来都够呛能完成,因此市场空间足够大,目前处于有序竞争;

4)其他环节都很开放,就不断做产品验证,国内厂商都想争取做Tier 1(一级供应商),后面还会有海外供应商加入

5)东南亚工厂是专门服务海外这家大客户的,到后面产能会超过国内体量。

显然,最重要的是第一点,既然让供应商开始准备产能,说明离量产落地近了一大步,并且能够量化,把周产折算到年产能分别是5万/25万/50万台左右。

顺便再聊个题外话,关于好价格。

平时常常用PE估值,导致很多球友都会问XX股票的价格怎么样?实际上,如果要深耕某一家企业,判断溢价的因素还有很多,市场热度就是其中之一。

我惯了参会什么的尽量早点到,给自己一个调整状态的时间,或者有突发事情也能有余地处理,因此当天是提前半个小时到达现场,结果会议室里已经坐了不少投资者。

到了准点,会议室早就坐得扑扑满,工作人员想加凳子都没地方塞,很多投资者就只能站着。

连管理层都惊叹,没想到来这么多人,早知道就定个酒店的会议厅。

不是说人多就意味着股价到顶,但至少“人声鼎沸”不符合我对于好价格的定义。我更喜欢的场景是,走进会议室几乎没有投资者,直接能和管理层面对面交流。

大家千万别觉得不可能,去年有很多家上市公司的小范围交流或实地调研,都是如此场景,真是“无人问津”啊。

当然,除了供应商口径,特斯拉产业链大涨还有些次要原因,例如马斯克表明特斯拉80%的价值将来自机器人,马斯克斥巨资10亿美元回购股票,董事长表示马斯克会远离政治、回归企业等等。

甚至今天中午马斯克还在说,计划这周六对AI5芯片设计进行技术评估,下周召开关于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系统、擎天(Optimus)机器人、车辆产量的会议。

但就像开篇所聊到,现在“画大饼”很难再让投资者提起兴趣,看着供应商不断接到订单以及特斯拉一台台把机器人造出来,才最有说服力。

最后落实到投资维度,最有悬念和潜力的,就是哪家能成为第三家Tier 1。有趣的是,我至少有看到3-4家都自称“最大概率”,但答案肯定就只有1家,实在难以判断。

依然建议关注ETF而非个股,特斯拉公认的两家Tier 1厂商,拓普和三花都创下新高,但其实机器人ETF一直都在创新高的路上,不用担忧个股黑天鹅和流动性问题,省心省力。



咱们不多参与博弈,赚到能力圈范围内的产业趋势红利,就很知足哈

挑灯看经

25-09-16 22:11

0
进入特斯拉机器人产业链有多么珍贵 ZT


特斯拉机器人审厂只是开始


从审厂(On-site Audit)到最终实现大规模量产(Mass Production),中间环节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失败都可能导致无法进入供应链。基于行业标准(如IATF 16949)和特斯拉自身严苛要求,这是总结的核心环节:

>RFQ与资质筛选
> 技术评审
> 现场审核(审厂)
> 商务谈判
> 样品开发与认证
> 小批量试生产
> PPAP批准
> 获得批量生产许可
> 量产爬坡
> 大规模量产 & 持续考核

1. 初步审核与资质筛选 (Initial Qualification & RFQ)请求报价 (RFQ - Request for Quotation): 特斯拉向潜在供应商发出RFQ包,包含技术规格、质量要求、预测需求等信息。
供应商自我评估: 供应商需要提交公司介绍、产能、财务状况、质量体系证书(如IATF 16949)、主要客户名单等资料,以证明其基本资质。

2. 技术评审与方案确认 (Technical Review)特斯拉工程团队会评估供应商的技术方案、设计能力、仿真分析报告(如CAE)、材料选择等,确保其技术层面能满足要求。
可能包括多次技术会议和方案修改。

3. 现场审核 (On-site Audit) ——审厂这是最关键的一步,通常由特斯拉的供应商质量工程师 (SQE - Supplier Quality Engineer) 团队执行。审核远超普通参观,主要包括:
质量体系审核: 深入审查整个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真正符合IATF 16949等标准。
过程审核 (VDA 6.3 / Formel Q): 对生产该零件的具体制造过程进行逐条审核,评估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产品审核: 抽查已有的产品,检查其是否符合规格。
生产能力评估: 查看设备、生产线自动化程度、产能、瓶颈工位等。
供应链管理: 评估其下级供应商的管理能力。
实验室能力: 检测和实验设备的完备性与准确性。

4. 报价与商务谈判 (Quotation & Business Negotiation)在通过技术和技术审核后,特斯拉采购团队会与供应商进行深入的商务谈判。
特斯拉以其极强的成本控制能力著称,会要求极具竞争力的价格、长期的降本计划、以及清晰的付款条款。

5. 样品开发与认证 (Sample Development & Approval)工装模具开发: 供应商投资开发必要的模具、夹具、检具(MS)。
提交样品 (Proto Sample): 供应商提交小批量手工或试制线生产的样品。
测量报告 (PSW/ISIR): 供应商必须提交完整的生产件批准程序 (PPAP) 文件中的第一部分,即初始样品检测报告,证明其产品尺寸、性能均符合要求。
特斯拉测试验证: 样品会被送到特斯拉实验室进行一系列严格的耐久、性能、环境等测试。

6. 小批量试生产 (Run @ Rate / Pilot Run)供应商使用正式的生产线,模拟量产状态生产一定数量的零件。
目的是验证生产节拍(是否能跟上生产速度)、过程稳定性、合格率(直通率)是否达标。
特斯拉SQE会现场监督此次试生产。

7. 生产件批准程序 (PPAP - 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这是量产前最重要的门槛,是证明供应商有能力持续生产合格产品的全套证据链。特斯拉会要求提交最高级别(通常Level 3)的PPAP文件包,包括:
设计记录、工程变更文件
过程流程图、PFMEA(过程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控制计划 (Control Plan)
全尺寸检验报告 (Dimensional Results)
材料、性能测试报告 (Material / Performance Test Reports)
初始过程能力研究 (MSA & SPC/Cpk/Ppk): 证明其检测设备可靠(MSA),且生产过程稳定且能力充足(CPK > 1.67通常是最低要求)。
外观批准报告 (AAR)
签署的PSW (Part Submission Warrant): 供应商CEO或质量负责人签署的保证书,意味着对产品质量负全责。

8. 批量量产爬坡 (Mass Production Ramp-up)一旦PPAP获得特斯拉批准,供应商就获得了批量供货的“许可”。
开始按照特斯拉的订单要求,逐步提高产量,进行产能爬坡。
特斯拉SQE会持续监控早期生产的质量和交付表现。

9. 持续改进与日常管理 (SRE & Ongoing Management)进入供应链只是开始。供应商将面临特斯拉的日常严格管理:

批量绩效监控: 包括交付准时率(OTD)、不合格品率(PPM)、生产现场8D报告响应速度等。
供应商评级 (Report Card): 特斯拉会定期给供应商打分,评级低的会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持续降低成本 (Cost Down): 特斯拉会要求供应商每年都有一定的降本计划


挑灯看经

25-09-16 22:04

0

种种迹象显示,作为特斯拉的灵魂人物,马斯克未来的工作重心将放在以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落地上。

特斯拉官网的“ FORM 4”文件显示,马斯克于上周五(9月12日)一天内共计买入257万股特斯拉股票,买入价格在每股371.9美元至396.359美元之间。

对于本次增持,美国投行Wedbush全球科技研究主管丹尼尔·艾夫斯表示,“这是一次巨大的信任票。”他表示,这体现了马斯克正加倍押注特斯拉的人工智能计划。

不止如此,此前特斯拉董事会向马斯克提出了一份股权激励方案,以更好的将马斯克与公司利益深度绑定。该方案潜在价值约1万亿美元,也是美国企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高管薪酬方案。为此,特斯拉为马斯克制定了分阶段目标,其中一项要求在10年内累计交付100万台人形机器人

事实上,马斯克本人在今年就曾表示,希望在五年内将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年产量提升至100万台。国元证券认为,这项股权激励彰显了特斯拉在人形机器人方面业务持续投入的决心,未来特斯拉会是人形机器人最重要的主机厂商之一。

马斯克豪掷近10亿美元增持的消息,不仅驱动特斯拉股价大涨,也催化了大洋彼岸A股市场的产业链公司。今日,机器人概念股集体大涨。截至收盘,三花智控双环传动汉威科技等十余股涨停。



综合多家券商研报可知,当前市场普遍预期特斯拉机器人订单放量为各厂商带来的增量收入。东方证券表示,Optimus V3即将发布,随着2026年起人形机器人将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在百万级销量目标指引下,预计能够获得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订单的零部件公司未来将具备较大增长弹性。

根据日前马斯克在All-In峰会提及的机器人最新进展,Optimus V3作为新一代设计,将具有人类的手动灵活性,每个机械臂共有26个执行器,并且将拥有能够导航和理解现实的人工智能思维。

开源证券指出,Optimus灵巧手的工程量约占人形机器人整机开发的一半,是历次迭代的核心重点方向。特斯拉发布最新金色Optimus视频中,灵巧手向精细化、仿生化迭代。一旦灵巧手优化完成,意味着核心硬件已趋近收敛,是机器人走向规模化量产的最后一环。

该机构判断,Optimus V3灵巧手主要有以下关键变化:

电机:手掌内电机整体迁移至前臂,支持更高自由度设计,同时大幅降低维护复杂度。

微型滚珠丝杠:替代蜗轮蜗杆,提升传动精度、负载与效率。

腱绳:腱绳套替代扭力弹簧,有望采用“腱绳+保护套”结构方案。

传感器有望集成视触觉方案,叠加温度等多模态感知,具备更精细的动态抓取与复杂任务操作能力。

轻量化:有望采用轻量化包覆材料,在维持触感与摩擦力的同时显著减重。

9月16日,马斯克在社交平台表示,下周将在特斯拉内部与各部门开会,特别关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系统、擎天柱(Optimus)机器人生产计划以及车辆生产和交付。




挑灯看经

25-09-16 21:53

0
  
挑灯看经

25-09-16 21:51

0
挑灯看经

25-09-16 21:22

0
  
  
  
  
  
  
  
  
  
  
  
  
  
  
  
  
  
  
  
  
  
  
  
  
  
  
  
  
  
  
  
  
挑灯看经

25-09-16 20:53

0

二、宇树机器人产业链事件

1、近期国内机器人厂商陆续斩获大单,如优必选再次斩获全球人形机器人最大单笔订单,获得某国内知名企业 25亿元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

2、宇树科技的上市计划如下:提交申请时间预计在2025年10月至12月期间向证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文件,届时公司相关运营数据将正式披露。业务布局与营收占比以2024年为例,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和组件产品的销售额分别占约65%、30%和5%。其中,约80%的四足机器人应用于研究、教育和消费领域,20%用于工业领域(如巡检、消防);人形机器人全部用于研究、教育和消费领域。

个股

卧龙电驱:1成




机器人定位为全球 tier1供应商,与合作伙伴成立杭州具身智能创新中心,开发人形机器人;客户包含智元、中科新松、联想等头部企业;间接参股宇树(持股比例A股第四,公司间接持股字树科技0.141%股份),直接参股智元;轴向磁通电机有技术和产品储备。

金发科技:0

持股比例A股第二,公司间接持股宇树科技0.423%股份



中大力德:0




行星减速器齿轮(供货预期)

后期驱动

宇树官宣 25Q4 递交 ipo2 申请
挑灯看经

25-09-16 20:46

0
ZT


(T链):事件

马斯克薪酬计划:

马斯克需在未来 10年内带领 tesla达成 12项分阶段目标,全部达标将获得特斯拉 12%股票

条件是

①市值提升(从2万亿美元起步到8.5万亿美元);

②2000万辆特斯拉汽车、1000万份FSD 活跃用户订阅;

③交付100万台optimus及 100 万辆 Rabotaxi 投入运营等

拓普集团:2成



特斯拉线性/旋转执行器总成独家一级供应商,单机执行器成本占比 35%。

(月底T客户团队开启宁波、杭州湾、泰国基地审厂),目标 2030 年收入 1000 亿元,明年起北美产能将打满(关节集成)

三花智控:2成



不支持接动态链接https://image.tgb.cn/img/2025/09/16/x7XH AFGD 3s.png


特斯拉旋转关节总成核心供应商,单机关节模组价值占比超30%。(关节集成)

绿的谐波:1成


减速器市占率A股第一,25%;有望供货特斯拉(减速器)

鸣志电器:0




空心杯电机营收A股第一,20.72亿有望供货特斯拉(灵巧手)



五洲新春:0


丝杠产品已给特斯拉送样(丝杠)

后期驱动

Optimus v3 定型里产在即,9月从审厂开始迎来催化密集期,整体看 9-12月有望迎来新一轮行情。

这一动作标志着 Optimus Gen3 机器人量产进程进入实质性冲刺阶段。

审厂重点包括:

1-技术方案定型:

验证 Gen3 机器人的钛合金 + 碳纤维混合结构(单腿减重 1.2kg)、液冷电机(峰值电流密度提升 30%)、电子皮肤(触觉传感器密度 200 点 /cm²)等核心设计是否达标。

2-量产能力评估:

审核供应商产线节拍(目标 8 分钟 / 台)、良率(行星滚柱丝杠良率需超 90%)及墨西哥基地配套进度。

3-成本控制验证:

通过本土化供应链将单机成本从 V2 的 10 万美元降至 V3 的 5 万美元,2026 年目标进一步降至 2 万美元。

券商预测,审厂通过后特斯拉将在 10 月集中发包订单,2025 年 Q4 量产数千台用于工厂测试,2026 年产能规划 5-10 万台。

机器人板块:

➠审厂:9月下旬开始审厂,泰国+中国,陆续有供应商接到安排通知

➠灵巧手:自由度提升至22个,临近定型,通胀逻辑

➠身体执行器:近日开启新一轮报价,供应商范围锁定。

➠海外产能:要求建设进度加快,希望北美本土建厂但不强求。

传:

本周开始特斯拉的汽车、机器人团队将陆续国内审厂,为26年的周度量产做准备

银轮和恒帅更新0916

1、T下周均会拜访两家,此前市场担忧的传闻较多。

2、银轮目前在送直线总成,恒帅目前在对接谐波磁场电机。银轮和恒帅均属于汽零产业质地优秀的标的,说的少做的多。

3、银轮卡位英伟达液冷,目前关注点在首批产品测试结果,一旦通过,银轮将成为a股唯--个机器人+波冷都完成核心客户卡位的公司。


恒帅目前卡位在L3智能驾驶(谐波磁场电机驱动的传感器清洗总成24年底已经在T客户兑现,asp600)和机器人谐波磁场电机(用在关节,目前在接触T、新剑等头部客户,关注后续进展和兑现)


市场消息:近两周T拜访名单如下:(非全部拜访名单,仅供参考)

科森科技
北特科技
福赛科技
三花智控
斯菱股份
银轮股份
新泉股份
恒勃股份
浙江荣泰
恒帅股份


机器人板块

9月T链审厂;

11月特斯拉股东大会;

今年特斯拉和Figure分别推出第三代机器人;

宇树10-12月提交IPO申请;

乐聚开启上市辅导流程,潜在补贴政策等

最近t链炒审厂,之前没审过、这次新增的才最值得重视!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