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模拟芯片核心股票

25-09-14 23:10 203次浏览
松子007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结合2025年最新行业动态与政策环境,中国模拟芯片核心股可从技术突破、国产替代、新兴场景三个维度重点关注以下标的,同时需结合反倾销调查、国际竞争等风险因素动态评估:

一、技术壁垒与国产替代核心标的

1. 圣邦股份(300661):全品类龙头加速高端突破

- 技术进展:2025年Q2营收10.29亿元(同比+21.46%)创历史新高,净利润1.41亿元(同比+13.52%),毛利率51% 。其AI服务器电源管理芯片(PMIC)已进入国内头部云厂商供应链,目标市占率10%;车规级同步降压芯片通过AEC-Q100认证,批量供货比亚迪蔚来 ,并计划2025年下半年进入小鹏供应链。
- 政策红利:作为反倾销调查直接受益方,其通用接口芯片(如CAN收发器)和栅极驱动芯片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国产替代进度加快,2025年上半年工业市场收入同比增长35%。
- 风险提示:消费电子 领域价格战导致电源管理芯片毛利率同比下滑5.11pct,需关注高端产品占比提升节奏。

2. 思瑞浦(688536):信号链芯片国产替代先锋

- 市场表现: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569万元(同比扭亏),工业市场收入占比超50%,同比增长50% 。其高精度ADC芯片在光伏逆变器领域市占率超20%,客户覆盖阳光电源 、华为等头部企业。
- 技术突破:与中芯国际 合作开发的55nm BCD工艺实现量产,车规级运算放大器(OPAMP)进入特斯拉 Model 3/Y供应链,2025年Q2汽车电子收入环比增长40%。
- 风险提示:国际巨头ADI加速本土化布局,其工业自动化业务2025Q3收入同比增长23%,可能挤压国内企业市场份额。

3. 韦尔股份(603501):车规CIS全球龙头

- 业务亮点: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20亿元(同比+45%),车规级CIS芯片全球市占率跃居第一,8MP产品成为比亚迪“天神之眼”智驾方案核心部件,单颗价值量超200元。随着车载摄像头数量从4-6颗向12颗升级,其2025年汽车CIS收入有望突破80亿元。
- 估值优势:当前滚动市盈率42倍,显著低于半导体行业平均的105倍,安全边际较高。
- 风险提示:智能手机CIS需求疲软,消费电子业务收入同比下滑12%,需关注库存周转天数(当前120天)变化。

二、细分赛道隐形冠军与新兴场景

1. 南芯科技(688484):车规与AI电源芯片黑马

- 技术突破:2025年上半年营收14.7亿元(连续10季度环比增长),汽车电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9%,800V高压驱动芯片进入理想汽车 800V平台供应链,2025年Q3量产。其AC-DC芯片在服务器电源领域实现对台系厂商替代,毛利率提升至42.3%。
- 战略布局:通过收购昇生微(100%控股)补齐MCU技术,推出“电源+控制”一体化方案,适配工业机器人 伺服电机控制场景。
- 风险提示:消费电子快充芯片价格战导致毛利率同比下滑3.2pct,需关注车规产品放量节奏。

2. 盛景微301376):低空经济与工业控制双轮驱动

- 业务突破:子公司上海先积信号链芯片2025年上半年营收5142万元(同比+143%),净利润418万元(扭亏为盈),其24位高精度ADC芯片用于工业称重设备,批量供货三一重工
- 新兴场景:新增“智能无人飞行器”经营范围,开发无人机电源管理芯片,适配大疆、亿航等厂商需求,预计2025年下半年实现小批量出货 。
- 风险提示:民爆电子控制模块主业需求疲软,上半年收入仅增长2.4%,需关注低空经济政策落地进度。

3. 芯朋微(688508):绿色能源与家电替代核心

- 市场地位:2025年Q1营收3.01亿元(同比+48.23%),光伏储能AC-DC芯片在阳光电源、固德威 等客户中实现批量突破,毛利率提升至36.75%。其家电电源芯片直接受益于反倾销调查,美的、格力订单同比增长25%。
- 技术储备:车规级栅极驱动芯片完成AEC-Q100认证,进入比亚迪车载空调供应链,2025年Q3预计量产。
- 风险提示:消费电子芯片库存周转天数增至110天,需警惕价格战加剧。

三、政策驱动与国际竞争应对

1. 反倾销调查直接受益标的

- 影响范围:2025年9月13日启动的反倾销调查覆盖40nm及以上工艺的通用接口芯片(如CAN、RS485)和栅极驱动芯片,涉及TI、ADI等企业在华41%市场份额。
- 核心标的:
- 杰华特 (688141):车规级DC-DC转换器能效比领先,2025年Q1营收5.28亿元(同比+60.42%),其隔离驱动芯片已承接TI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部分订单。
- 晶丰明源(688368):LED驱动芯片市占率28.8%,车规级MCU产品在比亚迪热管理系统中实现百万颗级出货,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扭亏为盈 。

2. 国际竞争与技术差距

- ADI、TI本土化压力:ADI 2025Q3营收28.8亿美元(同比+25%),工业自动化业务收入增长23%,其中国区团队正加速开发适配中国市场的低成本信号链芯片。TI通过自建12英寸产线强化成本优势,可能对国内企业中低端市场形成冲击。
- 国产替代策略:国内企业需通过工艺协同(如圣邦与中芯国际 合作55nm BCD)和生态绑定(如思瑞浦与华为联合开发工业传感器方案)缩小技术差距。

四、新兴场景与长期增长逻辑

1. 低空经济与无人机

- 核心标的:盛景微、纳芯微(688052)开发无人机电源管理芯片和传感器调理芯片,适配亿航EH216-S、大疆Matrice 350 RTK等机型,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超20亿元 。
- 技术要求:需满足-40℃至85℃宽温域工作、抗电磁干扰(EMI)等严苛条件,国内仅少数企业具备量产能力。

2. AI边缘计算与端侧智能

- 核心标的:艾为电子688798)推出端侧AI语音芯片,集成ADC和DSP,用于智能音箱、可穿戴设备,2025年Q2收入环比增长25% 。
- 市场空间:2025年全球边缘AI芯片市场规模预计达150亿美元,中国企业在低功耗ADC、语音识别算法领域具备差异化优势。

五、风险提示与投资策略

1. 短期风险:
- 价格战压力:消费电子领域毛利率普遍下滑(如圣邦电源管理芯片毛利率-5.11pct),需关注高端产品占比提升节奏。
- 国际博弈:若反倾销调查未认定倾销,TI、ADI可能进一步降价压制国内企业,需跟踪2026年9月终裁结果。
2. 长期策略:
- 优先技术迭代能力强的企业:如圣邦股份(AI电源芯片)、思瑞浦(高精度ADC)。
- 关注客户结构优化:韦尔股份(头部车企绑定)、南芯科技(特斯拉供应链突破)。
- 规避高库存企业:部分消费电子芯片厂商库存周转天数超120天,需警惕减值风险。

建议投资者结合2025年Q3财报(重点关注研发投入、存货周转、车规认证进展)与反倾销调查动态,优先布局工业控制、汽车电子、AI服务器等高景气赛道,把握国产替代与技术突破的双重红利。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