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红包]上海贝岭

25-09-14 22:24 292次浏览
伊万诺夫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上海贝岭 模拟芯片国产替代的进展分析
一、行业背景与国产替代空间
中国模拟芯片市场规模超3300亿元(2024年),但国产化率仅16%,车用领域更低至10%。政策层面,商务部2025年启动反倾销调查及“原产地”新规(以晶圆厂所在地界定),直接利好上海贝岭等依托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 流片的本土企业。公司作为华大半导体旗下“国家队”,在电力、汽车电子领域具备先发优势。

二、核心技术突破与产品布局
电力计量芯片:
长期绑定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市占率80%,产品生命周期达8-10年,形成稳定现金流(2024年营收28.19亿元,毛利率55%)。下一代双模通信芯片单价提升2.6倍,预计2026年新增市场空间4-5亿元。

车规级功率器件:

750V/120A IGBT单管通过认证并进入主流车企供应链,车用业务收入2023-2024年连续两年翻倍。
华为数字能源联合开发的800V平台模块即将量产,SiC MOSFET采用非对称沟槽结构,成本较平面型降8%,性能比肩国际大厂。
研发投入:
2024年研发费用4.3亿元(占比15.3%),重点投向信号链芯片(如12bit隔离ADC)及第三代半导体

三、供应链与政策协同优势
制造端:与中芯国际 、华虹深度合作,规避海外流片风险。
政策端:国家大基金支持,电力工控芯片国产化目标90%,车用芯片受“以旧换新”补贴催化。
四、财务表现与竞争对比
业绩增长:2024年净利润3.96亿元(同比+756.82%),但2025年Q1扣非利润下滑需关注。
行业定位:相较圣邦股份 (技术龙头)、纳芯微 (车规隔离器件),上海贝岭以“垂直整合+特定客户绑定”见长,弹性强但持续性待观察。
五、风险提示
国际巨头(如TI、ADI)低价倾销压力仍存;
车规芯片认证周期长,替代速度可能低于预期;
半导体周期波动或影响毛利水平。
综上,上海贝岭在电力、汽车电子领域的国产替代已取得实质性突破,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下,中长期成长性明确,但需持续跟踪高端产品商业化进度及供应链稳定性。
打开APP领取红包
打开淘股吧APP
11
评论(1)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夜光杯2025

25-09-15 00:14

0
16888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