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鹿山新材 、万顺新材 AR镀膜就在今晚苹果 发布会!

25-09-09 13:37 499次浏览
乔美美炒股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鹿山新材万顺新材 AR镀膜就在今晚苹果 发布会!

搭载AR膜将成为消费电子 近年最大增量!

有消息人士向透露:苹果已经在供应链上找到良率和产量合格的抗反射屏幕,预计将在 iPhone 17 Pro 系列两款机型上搭载抗反射屏幕,以增强在高亮度环境中的屏幕可读性。

iPhone 搭载抗反射屏幕的消息早在 2024 年中就已有端倪,据传甚至会比现在使用的「超瓷晶玻璃」(Ceramic Shield)更加抗刮,我们有望在今年的 Pro 系列上看到一块比以往都要通透的屏幕。更难得的是,抗反射屏幕一旦实装,将会是 iPhone 近年来少有的、能够对国产手机说出「我有你没有」的功能点,还是相当值得期待的。

抗反射能够为我们带来什么

相比传统的在已经生产好的玻璃基板上喷涂抗反射涂层再固化,能够帮助镀层附着、比后期喷涂更耐划。

1. 微结构散射(AG)

散射(diffuse)无疑是目前原理最简单、应用历史也最久的抗反射的方式,通过直接将反射出来的光波打散,从而减少能够进入眼睛的反射光。

而这种技术,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抗眩光 (anti-glare, AG) 玻璃工艺,它的原理是通过在玻璃表面制造不均匀的微观结构,让反射之后的光波射向四面八方,避免它们之间形成平行光或相长干涉,从而减少眼睛能够看到的反射光。

而 AG 工艺的行业应用,就是各种磨砂膜和雾面显示器。
只不过相比 AR 镀膜,AG 工艺并没有在根本上「减少」反射的量,只是将反射的方向从人眼处偏离,并且这些偏离的光还会继续在玻璃内反射和散射。

这也是为什么雾面显示器上,最终会把光散射成一片光晕:

此外,AG 工艺的效果与表面不均匀的程度直接关联。使用过早期雾面屏 MacBook Pro,或者经常贴磨砂膜的朋友都知道,AG 工艺的磨砂效果会影响屏幕的显示效果。特别是当屏幕/膜上泛起油污的时候,会出现棱镜式的色散效果,非常难看。

2. 纳米级蚀刻散射

纳米级蚀刻散射可以看做是一种改良的 AG 工艺,其代表产品就是苹果在 Pro Display XDR 与最新一代 iMac 上使用的纳米纹理玻璃(Nano-texture glass)了:

苹果官网:这种改良的 AG 工艺所意图解决的,就是散射结构对于屏幕显示效果的影响。纳米纹理玻璃通过将表面的散射结构缩小到纳米级别,在小于屏幕像素发出的同时保留打散反射光的能力,在散射和透光之间找到了比较好的平衡。

常规玻璃(左)与纳米纹理玻璃(右)|MacRumors
然而这种改良工艺的问题,就是裸露的纳米纹理玻璃耐久性相比普通的磨砂玻璃要低很多,无论是苹果的 Pro Display XDR 还是部分使用了类似技术的高端电视,都会特别说明需要对面板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

这也是为什么苹果在销售纳米玻璃版 Pro Display XDR 的同时,还要附带一块抛光布——可千万别丢了,单买售价 145!

3. 干涉光镀膜(AR)

然而比起 AG 磨砂玻璃影响画质、纳米纹理玻璃脆弱易划伤,手机屏幕需要的,恰恰是能够在保证显示效果和耐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反光。

这种能够兼顾画质和耐用的技术,就是 AR 镀膜。

这是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抗反射(anti-reflection,简称 AR)技术,苹果在 MacBook 的屏幕上面已经使用了很多年。而三星与康宁 合作的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改良的 AR 镀膜方案,通过调整玻璃生产工艺改进镀膜的牢固性。

顾名思义,干涉光镀膜能够消除反射的原理就是光线的相消干涉(destructive interference)。由于玻璃的厚度,光线在照射到屏幕上时会在玻璃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形成两次反射,这两股反射出来的光波进入我们的眼睛,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屏幕反射。

而通过精确控制玻璃上的抗反射镀层厚度,并利用多层镀层反射不同波长的光,就可以让屏幕上表面与下表面反射出来的光波之间形成约等于半个波长的相位差,让两股反射光波之间发生相消干涉,以大幅减少最终进入眼睛的反射。

换句话说,AR 膜背后的物理原理与「主动降噪耳机」是基本相同的:促成相位差,让波与波互相抵消。
考虑到苹果与三星显示的紧密关系,以及纳米纹理玻璃面世以来的反馈,iPhone 17 Pro 系列大概率会使用类似的 AR 镀膜与玻璃基板结合的方案。

国产 Android 品牌目前还没有跟进三星的屏幕 AR 效果。
虽然目前只有三星的 S24 与 S25 两代 Ultra 旗舰用上了最新的抗反射技术,但苹果的跟进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供应链端解决方案的成熟,国产品牌跟进的可能性也变得更大了一些。

抗眩光屏幕,应该成为未来旗舰手机的标配
归根结底,屏幕的抗眩光、抗反射能力,是显示交互环节不可或缺的一环。

三星 S95D 电视使用的抗眩光工艺|Digital Trends
「屏幕」作为如今我们与绝大多数科技产品的最主要交互方式,关于屏幕的方方面面都影响着人们的使用方式。

从 LCD 到 OLED,从 60Hz 到 360Hz,从暗得看不清到峰值接近三千尼特的亮度,每一次显示技术的更迭都经历了从「效果差不多」到「用了回不去」的转变。

而下一次显示技术的更迭,应当就是屏幕的抗反射能力。毕竟在各种参数进步的边际效应递减的今天,一块抗反射效果优异的屏幕,是为数不多的「一眼就能看到差距」的进步:

单凭这一点,抗反射屏幕在未来一两年间,应当成为任何一个对屏幕显示有追求的厂商在旗舰机上的标配。

以上数据来源,2028年功能性薄膜市场规模超过5000亿!

与传统玻璃4%的反射率相比,超硬AR镀膜能将其降至1%以下,透光率则从普通玻璃的约91%提升至94.5%-98%,视觉效果更通透、色彩更真实,在强光下屏幕内容也依然清晰可见。

更关键的是,这一代AR镀膜在硬度上取得了跨越式进步。
通过多层纳米级膜系设计(如华为玄武镀膜采用11层纳米多孔SiO₂),结合相消干涉原理,使其莫氏硬度可达5-9H,耐磨次数超过10000次,日常使用几乎无刮伤担忧。

如果再搭配像华为昆仑玻璃这样的高强度基材,整机抗摔性也会大幅提升——AR镀膜不再只是“锦上添花”,而已成为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一环。

2025-2026年将是AR镀膜在高端机型快速渗透的阶段。一旦苹果、华为两大标杆品牌全面启用,其他品牌也很可能快速跟进。

有机构预测,仅手机终端一年就有超过10亿部的出货量,若未来中高端机型逐步配置AR镀膜,单机价值量预计在50-200元/台。

估值:按照安卓高端手机、折叠屏手机、iPhone17系列之后苹果系列搭载AR膜测算,若未来中高端机型逐步配置AR镀膜,单机价值量预计在50-200元/台,手机终端一年就有超过10亿部的出货量,按照单机200元的价值量计算,也就是2000亿元市场。

将成为消费电子 近年最大增量!

鹿山新材 在AR镀膜已有明确的技术布局和产品应用。根据公开信息披露:

1.核心产品:公司已实现 OCA光学胶膜的量产。该材料是显示屏贴合的关键材料,广泛应用于 AR/VR终端设备 的显示屏模块中。其功能包括提升显示清晰度、降低反射率并增强设备可靠性,满足AR设备对光学性能的高要求。

2.应用场景:该材料在人形机器人 的视觉显示屏模块 中发挥重要作用。机器人搭载的AI模块依赖此类材料实现沉浸式AR交互体验(如信息叠加、实时交互等),印证了其技术与AR设备的直接关联性。

公司研发的 硅碳负极功能粘接材料(PAA) 虽主要针对固态电池领域(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动力系统),但其技术为AR设备能源模块提供支持。

万顺新材 拥有AR(抗反射)膜技术,并已将其应用于多个领域。

AR膜技术概况:

万顺新材在其功能性薄膜产品系列中,提供导电膜、抗反射膜(AR膜)等,主要应用于触控显示屏等设备。

此外,公司还开发了量子点增强型AR膜,采用纳米多层镀膜技术,具备高透光率和低反射率的特点。 该技术已通过华为Mate 70系列的折叠测试验证,显示出其在高端显示领域的竞争力。

万顺新材的AR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 ,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的显示屏,提升显示效果和用户体验。

万顺新材的AR膜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高透光率:透光率可达98%以上,提升显示亮度和清晰度。
低反射率:反射率低于0.5%,减少环境光干扰。
耐用性强:经过多次折叠测试,膜层稳定性高,适应复杂环境。
自主研发:拥有多项专利技术,确保产品的独特性和竞争力。

万顺新材不仅具备AR膜的研发能力,还在多个行业中实现了技术应用,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鹿山新材(sh603051)$
$万顺新材(sz300057)$
打开淘股吧APP
5
评论(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乔美美炒股

25-09-09 19:30

1
全球首款,产业里程碑!

事件:近日,国内电池巨头官宣,钠新电池通过了GB 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认证,成为全球首款通过新国标认证的钠离子电池

GB 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新国标,是我国针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的最新强制性标准,将于2026年7月1日正式实施。相较于旧版标准,新国标在热扩散、底部撞击、快充循环等多个维度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其核心目标直指“从源头杜绝电动汽车自燃风险”。

在这样的背景下,钠新电池能够率先通过该项认证,其意义远超单一企业的技术突破,标志着钠离子电池在安全性这一核心指标上得到了权威认可,具有行业乃至全球层面的战略价值。汽车制造商可以更有信心地采用钠离子电池,消费者对钠电池安全性的疑虑也将大幅降低,同时,这为整个钠电池产业链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标杆和发展方向,上下游企业可以依据这一标准加大研发和投资力度,形成产业协同效应。

总之,这是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上的重大里程碑式的事件。

钠离子电池近年产业化在默默提速:

1. 下游应用主要聚焦在新能源汽车储能:虽然钠离子电池目前在能量密度上略逊于主流锂离子电池,但其在A00级电动车、低速电动车、两轮车以及对成本敏感、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特定商用车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通过新国标认证后,车企将更有信心采用钠离子电池,加速相关车型的研发和导入,预计会有部分搭载钠离子电池的车型在2026年新国标正式实施前后推向市场。

此外,大规模储能对电池的成本、循环寿命、安全性要求极高,而对能量密度的要求相对较低,钠离子电池在这些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2. 中游电池厂正在积极布局:多家厂商已经展示过钠离子电池电芯甚至进行装车实验,中游电池厂商普遍将2025-2026年视为钠离子电池规模化量产的关键窗口期,并纷纷公布了各自的产能规划和产品路线图。

3. 上游技术密集突破:钠离子电池的核心材料包括正极材料(如层状氧化物、聚阴离子化合物、普鲁士蓝类似物等)、负极材料(如硬碳、软碳等)、电解质(钠盐电解质)、隔膜等。经过数年的快速演进,钠离子电池产业链各环节均取得了显著进展,正处于从技术研发向规模化生产过渡的关键阶段。

比如正极材料是决定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和电压平台的核心。目前,层状氧化物、聚阴离子化合物和普鲁士蓝类似物是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三大主流技术路线,各具优势。部分领先企业已宣布或规划了万吨级别的产能,材料成本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有望持续下降。










$万顺新材(sz300057)$
乔美美炒股

25-09-09 15:59

1
鹿山新材 在AR镀膜已有明确的技术布局和产品应用。根据公开信息披露:

1.核心产品:公司已实现 OCA光学胶膜的量产。该材料是显示屏贴合的关键材料,广泛应用于 AR/VR终端设备 的显示屏模块中。其功能包括提升显示清晰度、降低反射率并增强设备可靠性,满足AR设备对光学性能的高要求。

2.应用场景:该材料在人形机器人 的视觉显示屏模块 中发挥重要作用。机器人搭载的AI模块依赖此类材料实现沉浸式AR交互体验(如信息叠加、实时交互等),印证了其技术与AR设备的直接关联性。

公司研发的 硅碳负极功能粘接材料(PAA) 虽主要针对固态电池领域(应用于人形机器人动力系统),但其技术为AR设备能源模块提供支持。










$鹿山新材(sh603051)$
乔美美炒股

25-09-09 15:27

0
(风险提示:所有的逻辑挖掘,仅代表个人见解或个人买卖记录,不代表市场看法,不要做为自己买卖依据,风险须自控自负自担!)
乔美美炒股

25-09-09 15:27

0
@股天乐 麻烦您在最后一段补上4个插图:








谢谢@股天乐 !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