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一切放下,离苦得乐!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25-09-09 11:09 319次浏览
股圣斗战胜佛孙悟空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一切放下,离苦得乐!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背负的东西越多就越累。一切放下,不起妄念才能离苦得乐。没有欲念心才安宁。
所以必须清空和放下心中的怕、贪、宠、辱,所有的挂碍执著痴望,卸掉心头繁杂事,还内心一份宁静、清醒、坚定、安心。有宠辱不惊的定力;有一切顺其自然、我当宁静致远的超然。

生活中自有菩提,能静心才是智慧。心有挂碍不如定心明志。心被外物所牵你才会煎熬,贪爱容易迷惑心智。万念起于内心,断念才得清净,心有定慧才得安宁。

舍是得之因,得是舍之果。《心经》里说: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心无挂碍:指的是内心没有任何牵挂和阻碍,学会放下生活中的忧虑和负担,让心灵得到真正的自由。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因为内心没有了挂碍,所以也就不会再有恐惧和怖畏,能够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变化和挑战。
远离颠倒梦想:要远离那些虚幻不实、颠倒错乱的梦想和追求,学会分辨真伪,摒弃虚妄,关注内心的真实感受和需求。
究竟涅槃:是佛教中的最高境界,指的是心灵的彻底解脱和超越,通过消除内心的挂碍、恐惧和颠倒梦想,实现心灵的自由和超越,达到生命的真谛和平静喜悦的状态。
一切放下、万般自在是修持后的结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度法门来度化众生心性,教人放下一切。布施可度悭贪;持戒可度毁犯;忍辱可度瞋恨;精进可度懈怠;禅定可度散乱;智慧可度愚痴。修行人修六度而生菩提。


打开淘股吧APP
4
评论(2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ygc123451982

25-09-09 11:40

0
好。解惑现在的心境了。谢谢
0
不为过去所扰,不为未来所忧,不为现在所执。涅槃自然显现。!
修行的最高境界,不是得到什么,而是放下一切,包括对最高境界的执着。当你连这个念头都放下时,你就真正自由了。"

"当你行走时,只是行走;
当你坐着时,只是坐着;
当你吃饭时,只是吃饭。

佛陀指出:修行的最高境界不是涅槃本身,而是放下对涅槃的执念的那一刻。

当你不再刻意追求涅槃,反而能更接近它。

这就像一个人想抓住自己的影子,越追赶,影子越跑得快;

只有站定不动,影子才会静止下来。我不是说不要修行,而是说不要执着于修行的果。当你为了解脱而修行时,‘我要解脱‘的念头本身就是一种束缚。真正的解脱,是连这个念头都放下。

佛陀拿起一杯水,对阿难说:"渴了就喝水,这是自然而然的事。若整日想着‘我要喝水‘,反而会使简单的事变得复杂。同样,修行也是如此,自然而行,不增不减。"

阿难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但仍有疑惑:"世尊,如果不追求涅槃,那修行的动力从何而来?"

佛陀语重心长地说:"阿难,初学者需要目标来指引方向,就像渡河需要船一样。

但到达彼岸后,还紧紧抱着船不放,反而成了负担。

涅槃之念也是如此,初期是引导,后期可能成为束缚。"

"真正的修行者,修行如呼吸一般自然。

不是为了成佛而修,而是修行本身就是生命的自然流露。

当你行走时,只是行走;

当你坐禅时,只是坐禅。

不添加任何目的,也不减少任何努力。"

阿难恍然大悟:"世尊,您是说修行的最高境界,是既不执着于涅槃,也不排斥涅槃,而是顺应自然,随缘而行?"

佛陀满意地点点头:"正是如此。

执着于涅槃,是为涅槃所缚;

排斥涅槃,又陷入另一种执着。

真正的解脱,是超越这两种执着,达到不执不离的境界。"

"当你行走时,只是行走;

当你坐着时,只是坐着;

当你吃饭时,只是吃饭。

不为过去所扰,不为未来所忧,不为现在所执。

这时,涅槃自然显现。"

阿难双手合十,恭敬地说:"弟子受教了。"

佛陀慈祥地望着阿难:"阿难,记住,修行的最高境界,不是得到什么,而是放下一切,包括对最高境界的执着。

当你连这个念头都放下时,你就真正自由了。"

那一刻,阿难感到心中豁然开朗,仿佛多年的疑惑一扫而空。

他明白了,真正的修行不是向外追求,而是向内返照;

不是得到什么,而是放下一切;

不是变成别人,而是认出本来的自己。

从那以后,阿难的修行有了质的飞跃。

他不再执着于证果的目标,而是专注于当下的每一个念头、每一次呼吸。

他明白了,涅槃不是远在天边的彼岸,而是就在脚下的每一步中。

不是获得什么,而是放下一切。在这放下的刹那,涅槃和解脱不求自得。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