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一切放下,离苦得乐!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25-09-09 11:09 316次浏览
股圣斗战胜佛孙悟空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一切放下,离苦得乐!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背负的东西越多就越累。一切放下,不起妄念才能离苦得乐。没有欲念心才安宁。
所以必须清空和放下心中的怕、贪、宠、辱,所有的挂碍执著痴望,卸掉心头繁杂事,还内心一份宁静、清醒、坚定、安心。有宠辱不惊的定力;有一切顺其自然、我当宁静致远的超然。

生活中自有菩提,能静心才是智慧。心有挂碍不如定心明志。心被外物所牵你才会煎熬,贪爱容易迷惑心智。万念起于内心,断念才得清净,心有定慧才得安宁。

舍是得之因,得是舍之果。《心经》里说: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心无挂碍:指的是内心没有任何牵挂和阻碍,学会放下生活中的忧虑和负担,让心灵得到真正的自由。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因为内心没有了挂碍,所以也就不会再有恐惧和怖畏,能够坦然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变化和挑战。
远离颠倒梦想:要远离那些虚幻不实、颠倒错乱的梦想和追求,学会分辨真伪,摒弃虚妄,关注内心的真实感受和需求。
究竟涅槃:是佛教中的最高境界,指的是心灵的彻底解脱和超越,通过消除内心的挂碍、恐惧和颠倒梦想,实现心灵的自由和超越,达到生命的真谛和平静喜悦的状态。
一切放下、万般自在是修持后的结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度法门来度化众生心性,教人放下一切。布施可度悭贪;持戒可度毁犯;忍辱可度瞋恨;精进可度懈怠;禅定可度散乱;智慧可度愚痴。修行人修六度而生菩提。


打开淘股吧APP
4
评论(2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0
历经劫难,自我救赎,释怀放下,涅槃重生,待你归来。
一个人经历了艰难困苦、挫折和打击,但通过自我反思、挣脱困境、释怀放下的过程,重新焕发生机,准备好面对未来,等待着他所爱的人归来。这个过程类似于凤凰涅槃,得以重获新生,心态也转向积极向上。
0
真正放下执着,就能像莲花一样,虽然生于污泥,却不被污泥所染。将获得真正的自由和智慧。
0
放下才能专注!
乔布斯,超脱于名利,追求有灵魂的产品力,成就了伟大的乔帮主,这也是为什么,乔布斯能不断的实现第二曲线式的跨越,因为不被强大的基因甚至是文化所遮蔽。
佛的真正含义,真正做到大空境,真正看明白这个世界的本质,这就是佛的最高境界。
真正放下一切,仅有做到彻底的放下,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离苦得乐。
于是佛陀说,每个人,能做到真正的放下,即可成佛。
因此,如果你到寺庙拜佛,正确的姿势就是静心理佛,千万不要到寺庙求财求子求色,那是真正的作孽。
0
终其一生就是在修放下,放下来自基因的笼罩,有多放下,自由度就有多高,人格力就有多大。

放下的真正境界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因为我们对抗的是基因,是我们体内的这个决定我们人体的悲欢苦乐的小东西,它就是我们人体,它才是我们的主人,是它主宰着我们,请一定深刻的认知这一点,我们是被基因主宰着的。
我们不是自己的主人,佛陀放下的真正境界,就是通过放下对生活的执着,从而把我们从基因的囚禁下解放出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解脱,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自由,这才是【放下】的真正境界,也是放下的深刻所在。
【放下】是有强大的力量的,只要你有一点点放不下,你随即被基因掌控,我们人体,如果从细胞开始考察,至少是几十亿年的细胞集合,基因在这么多年的进化中,形成强大的主宰力及遮蔽力。
请不要小看基因的主宰力。
0
放下万倍期待想法目标,将那些笼罩在自己身上的压力全部放开放下!
0
两面针
600249.SS
6.61
+9.98%
09:41:23
9.00%
36.35亿
中药牙膏龙头;公司技术中心此前超纯麦角硫因和Lipex®SheaSolveTM等新型专利技术,对其如何应用在口腔产品和洗护产品中进行了详细的演示
0
凤凰经历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获得重生,并在重生中达到升华,称为“凤凰涅槃”,以此典故寓意不畏痛苦、义无反顾、不断追求、提升自我的执着精神。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磨砺后它们才能得以更美好的躯体得以重生。

一个与火有关的美丽神话。传说中的天方国,有一对神鸟,雄为凤,雌为凰。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从此鲜美异常,不再死亡。
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 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
0
涅槃重生是汉语词语,出自《涅槃无名论》。
该词源自凤凰每五百年背负人世不快与仇恨恩怨,投身烈火自焚换取祥和幸福的神话。现代语境中,该词被引申为困境中实现突破的象征。
该词在佛教中指脱离生死轮回的永恒境界,梵文Nirvana原意为"熄灭"。小乘佛教视为肉身消亡,大乘佛教则赋予常乐我净的特质,佛教认为涅槃属于非因缘所生的"无为法",不同于因缘造作的"有为法",故不落入"一切皆空"的范畴。
0
参股宇树科技的首开股份晋级5连板,黄金板块爆发,西部黄金7天5板、中国瑞林7天4板。
0
不为过去所扰,不为未来所忧,不为现在所执。涅槃自然显现!
涅槃不是远在天边的彼岸,而是就在脚下的每一步中。不是获得什么,而是放下一切。在这放下的刹那,涅槃和解脱不求自得。
修行的最高境界,不是得到什么,而是放下一切,包括对最高境界涅槃的执着。
佛陀指出:修行的最高境界不是涅槃本身,而是放下对涅槃的执念的那一刻。当你不再刻意追求涅槃,反而能更接近它。这就像一个人想抓住自己的影子,越追赶,影子越跑得快;只有站定不动,影子才会静止下来。我不是说不要修行,而是说不要执着于修行的果。当你为了解脱而修行时,‘我要解脱‘的念头本身就是一种束缚。真正的解脱,是连这个念头都放下。

阿难有疑惑: 世尊,如果不追求涅槃,那修行的动力从何而来?

佛陀语重心长地说: 阿难,初学者需要目标来指引方向,就像渡河需要船一样。

但到达彼岸后,还紧紧抱着船不放,反而成了负担。

涅槃之念也是如此,初期是引导,后期可能成为束缚。

真正的修行者,修行如呼吸一般自然。

不是为了成佛而修,而是修行本身就是生命的自然流露。

当你行走时,只是行走;

当你坐着时,只是坐着;

当你吃饭时,只是吃饭。
当你坐禅时,只是坐禅。

不添加任何目的,也不减少任何努力。

阿难恍然大悟: 世尊,您是说修行的最高境界,是既不执着于涅槃,也不排斥涅槃,而是顺应自然,随缘而行?

佛陀满意地点点头: 正是如此。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