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假期带孩子出去玩了几天
回来也是吃吃喝喝,每逢佳节胖三斤
这2天和一些朋友在交流现在炒股到底做短线(超短)还是做波段趋势
有些之前就惯做连板,不连板就忍不住卖(大部分是心态问题)
我的观点这2者不矛盾,无非是根据市场环境调整交易策略和方式
缩量市场不做龙头很难赚钱
放量市场就算不做连板情绪龙头,可以做题材行业龙头
情绪龙头怎么上去怎么下来
行业龙头是不断新高,震荡,新高的节奏
另外波段趋势追求性价比(不是非常建议盘中追高,打板的行为)
不如等缩量调整,止跌尾盘再开仓,结合第二天是否明显超预期加仓做T
节后的行情依然还是趋势为主,无非有些趋势高位的(历史新高的)
这类股开始出现了滞涨,慢慢的减仓即可
市场每轮周期都是一个题材的切换
当下硬逻辑(譬如产品涨价)的反复性走势明显比纯情绪舒服很多
可能爆发的时候连板2-4个板,差不多可以赚20-40%
但是趋势40%一周内有难度,但是风口在,2周基本也有40%左右
并不排除连板,也不放弃趋势,2者结合做,事半功倍
下面说说一些思路:
譬如我当日买入某某个股后我后面怎么做?
无非就2个答案,买入不及预期,买入符合预期
买入不及预期(第二天不修复)我是选择先止损出局(当然很多时候也是卖错)但是并不妨碍我赚钱能力
买入如何预期根据题材情绪操作,今天高潮了,明天自然会分歧,分歧不代表肯定大跌,但是为了防止出现大跌行为
第二天竞价,开盘后冲高都是适当减仓,分时能盘均线,均线之上,开盘价之上,不会清仓
板块没有出现强分歧,题材内部出现大跌或者跌停的个股偏多,不会轻易清仓手里的个股
就拿9月初做
先导智能 一样,当时也不是很顺,但是市场当时就是高低切,熬了3天,后面就走出来了
为何熬?9月初市场内很多个股都大跌,固态这边是抗跌,又是低位未大涨的题材,只有熬
无非就是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否对,最后熬过来了,说明没问题
但是如果也出现了明显不及预期,那也是止损出局,不会盲目坚信自己的观点
毕竟未来的行情谁也无法精准预测,唯一用到的就是自己经验以及交易策略规则
大部分的盈利不是靠预测行情的胜率来获取的(有时候就是机械化B和S)
譬如我是接力龙头模式+竞价模式
符合的标的我会开仓,哪怕错了,大不了第二天止损
做了这么多年交易了,经验都是一次次的亏损中得到的
随着资金量多了只有分仓,当下行情我不会押宝做一个
依然采用ABCD分仓做各题材的连板+趋势的标的
每次做错的时候尽可能让自己少亏
每次做对的时候尽可能让自己多赚(不情愿卖飞一些趋势股)除非不及预期先离场
希望预测的大部分就是所谓嘴炮老师,因为他们是为了流量,吸引眼球
XX点位买入,XX点位卖出,搞的好像他操盘一样
当然不排除一些工作室控盘,能让一些交易者深信不疑
哇塞,某某老师,太牛逼了,说的太准了
试问下,说的那没准的人为何要公开说?不能偷偷的赚钱么
股民太多,总有些信这些所谓的老师,高手,最后被别人割智商税
上当的何止几个人,小白也好,老韭菜(不赚钱的)都会容易相信
因为人家说的准,就是说的准,而不是做的好
懂这个意思吧,说的准和做得好是天差地别
譬如某某老师昨天说XX个股,今天确实涨了,原本不信的人后面也信了
另外某某老师假如说错了,但是隔了2-3天这个股修复新高了
就会说,和你们之前说过,趋势,不是连板
好嘛,反正怎么说都对,所以才会有反反复复的人上当
我自己做小白的时候,我也跟别人炒股过,但是没怎么赚钱,也没怎么大亏
主要人家告诉我的就是大白马,大白马这类股在市场好的时候大涨比大跌的几率更大
但是我自己拿不住,涨慢啊,实则拉长时间看,涨幅不小,只是当下我拿不住
这种情况只有自己懂了才后知后觉怎么心态那么差
所以什么环境做什么策略,也就是别人口中的战法
首板战法,龙头接力战法,首阴战法,N字战法等等
但是真正几个人在初期懂这些?能把控好这么多的战法??
再市场时间长了,细心会总结的就是找规律,譬如包括我自己
我就喜欢找规律,因为市场阶段的赚钱效应,亏钱效应的规律是有模仿性的
这就是实战家和分析师的最大差别,实战家不断的总结对错,推演行情
分析师,左右反正都对,因为他们不做交易,都是靠粉丝赚钱
看看一些博主,自己都是亏货,
我只能说,小白太多,乞丐都是被当做偶像了
被害论影响着一些人判断
人生还是股市都是为自己的认知买单
计划我的交易,交易我的计划
这几个字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很难,大部分人其实做不到交易自己的计划
包括我自己,因为我的模式里面有竞价模式,竞价模式就不是交易计划
这是计划外的模式,但是这个模式胜率蛮高,所以值得看到超预期的标的跟随开仓
交易自己的计划,大部分就是理解题材背后的底层逻辑,这个题材为何涨?
题材还能上涨的催化剂是什么?
譬如芯片涨价,会不断涨价么?锚定外围巨头的走势?给出一个大致的策略
计划内的标的尽量是题材龙头和容量核心
龙头:主动+带动,它自己主动性很强,又进一步带动同题材成为龙头
容量核心:大部分时候都是行业里的龙头企业,再行业内是老大哥的角色
其它的譬如20/30的有能力的自己根据盘中的反馈联动性跟随博弈
听过不少人说盘后不复盘的言论
这类除非做趋势的,还有就是做临盘的
趋势是可以不用复盘,个股趋势上升趋势,题材也走上升趋势,自然就少动动
临盘就是看超预期了,首板,接力的弱转强的超预期
坦率说,除非我不做交易,第二天很忙不能看盘
不然前一天晚上都会复盘
起码看看阶段赚钱效应到什么阶段
大致明天会出现高位断板的亏钱效应的情况么
毕竟说到底,高位股的断板多多少少的还是会影响场内的赚钱效应的
盘后去看走势按规则确定明天怎样做(策略做详细点),交易的时候做的就只是按策略去交易
关于买进的具体点位到底是否在交易中占据多大的作用,这个不是重点
重点是买入是否我预期一样,只要符合预期,就跟随开仓,半路,板上都行
容量股尽量半路(均线附近),这类股就算打板第二天也没啥溢价,本来就做它趋势走势预期
只有追求微利的买单才追求具体买入点位(譬如打板),第二天有几个点就跑了
不追求微利波段的交易不必过于注重具体买入点位,会得不偿失,会损失更多的机会和利润
考虑是什么逻辑支撑,为何资金认可,做好一个低吸跟随是最佳策略
很多人之所以无法几年内实现资金的复利增加
其中一个关键就在于无法承受亏损的回撤和浮盈的回撤
亏损的回撤很好理解,买入不及预期后反复不止损,还反复加仓,最后仓位重了比之前亏的更多
当然有些人被套几年也能拿得住,这类人我想说一句:喜欢被套死拿,尽量买各行业内的龙头企业,最多套,但是必然会解套甚至大赚
另外关于短线或者波段上的浮盈,最终的利润是要么到了心里预期(譬如30%)兑现,譬如50%但是有回撤了20%,兑现,这样的话,其实影响是有限的,大部分的趋势股就算没拿到最多利润,但是能锁定自己这波预期的利润,不少人就是坐电梯,赚30%,回撤40%,关键还喜欢高位加仓,这个是我无法理解的,可能一开始没计划,买得到,后悔了,高位加仓了,最后输光
为何有些人和上海爷叔一样,一个股连续套10年,其实真正到解套赚钱了,反而拿不住了,因为他们赚不到自己认知外的钱,譬如
上海建工 ,慢慢涨,可能这位上海爷叔也不会前面急急忙忙的减仓,就是连板,连板,这样情绪化的上涨,它看不懂,所以拿不住,最终还是依然被套,哪怕这轮卖出赚钱了,他去其他股依然还是套,再套几年,依然这样每个月补仓的玩法
因为看不懂市场,这个是绝大部分的情况,但是自己何时真正看得懂市场,就是反复总结,反复找规律,这类的情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正常3年把市场看的很清楚了,那么再按照日常的交易策略执行,因为看得懂日常的赚钱效应亏钱效应,所以知道怎么做交易策略,怎么上仓位,怎么择时才能更好的赚到启动时候的最近入场点
股票这个东西是写不完,也讲不完的,只有自己不断的积累,厚积薄发(需要3-5年的经验积累),尽量模仿别人的玩法思路也是小仓位,这个市场没有神,所以更别信“神棍”少听那些交易都不做的‘博主’他们啥都不是,吹牛逼,我们任何一个人不比他们差,他们只是在这个行业里面混迹久了而已,他们自己都以为自己是神了,看看多少的大V,基金经理跌下神坛
最后引用上面的几行字收尾:计划我的交易,交易我的计划,何时可以真正做到知行合一,那么就稳定胜率就慢慢上来了
加油吧,各位,明天假期最后一天,享受当下,该玩的时候玩玩开心,预祝大家周四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