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多家券商和公募基金发布的2025年10月及四季度市场策略,机构普遍对后市持乐观态度,认为在市场流动性宽松、政策预期强化以及产业催化密集的背景下,A股有望延续震荡上行的走势。
最被看好的投资主线与板块
综合机构观点,当前市场的投资主线清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
1. 科技成长板块
这是当前机构共识度最高的方向,被视为市场的主线。机构普遍认为,在
人工智能(AI)产业趋势、国产替代逻辑以及全球半导体周期复苏的推动下,科技板块具备持续的动能。
TMT(科技、媒体、电信)与AI产业链:重点关注半导体(如
中芯国际 、
兆易创新 )、AI算力、国产AI芯片(如
华为昇腾)以及人形
机器人 等下游应用。
光大证券 指出,在流动性驱动行情下,TMT更容易成为中期主线。
创新药:全球生物科技投融资回暖,国内创新药政策环境改善,多家机构看好创新药板块的估值修复和订单增长潜力。
2. “反内卷”与周期制造
“反内卷”是指政策针对部分产能过剩行业进行供给侧调整,以优化产业格局。这个方向在四季度的关注度显著提升。
中游制造与原材料:可关注光伏、化工等领域,这些行业可能受益于供给侧政策的推动。
有色金属:受益于全球制造业景气回升和弱美元环境,黄金等资源品被多次提及。
3. 大消费与内需修复
部分机构认为,随着政策发力提振内需,消费和地产链可能存在估值修复的机会。
新消费:包括港股互联网平台、新消费品牌等。
房地产:市场观点存在分化,部分机构认为地产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已充分反映悲观预期,可关注经营稳健的龙头房企及成功转型物管、商业运营的公司。
4. 港股市场的机遇
多家公募基金也看好港股市场的表现。美联储降息预期有利于资金流入新兴市场,港股中的互联网、创新药和新消费龙头被认为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
机构核心观点与投资提醒
整体预期:机构普遍看好“红十月”及四季度行情,认为市场在政策预期、三季报披露和美联储降息等多重因素催化下,有望延续成长风格为主的结构性行情。
潜在风险提示: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科技股交易拥挤度较高,可能导致市场波动加大。机构建议在交易层面可以关注涨幅相对滞后且基本面有积极变化的细分方向。
希望以上信息能对您的投资决策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