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线11个月,从韭菜层次讲,新韭菜成了老韭菜,从三年悟道的周期讲,还是新菜鸟
股市小学毕业,上初中,正在努力中考之中.....
跟广大菜鸟一样,自觉经验天天增加,但要说清晰自信的模式,还有一段距离
记下一天所学所悟,今天假期第4天
一,早上8.07分,时间过得不慢,马上5个交易日过去了,继续学股,虽说学不到啥东西,但你不理股,股不理你,相关的东西整天接触 ,对保持感觉总是有好处的。先看一下新闻,感觉一下天下炒作大势,哈哈,一眼看下来,短线方面还是
人工智能,另外
储能是条支线。
二,老游资时代的炒股准则就是做强票,谁强做谁,因为游资要拉情绪,肯定要搞强更强,不然情绪没法一浪浪的往上打,强更强就是次日大高开或一字板,就形成了打板与排板行情,去年11月12月分时我还每天复盘最强票,给涨停票排排名,次日去做一进二呢 ,效果不好,马后炮那时已是游资行情的未期,我还迷迷糊糊的,强票次日也不强了,因为量化崛起了,高潮的次日成了机构量化出货的节点了,你一抬头就被砸下来,然后量化跟游资一样也是做核心,因此打压下来,它再去拉,就成了轮动行情。量化钱多,到处打压,到处在水下或深水拉,轮动的点就很多,量化可以平铺,但对于众多散户来说就成了打地鼠,量化平铺后可以深水接然后等消息面节点来了再拉,散户不行,撑不起时间成本,不然你一个票买进去不涨等上一周试试。
三,24年的容量行情也是因为市场成交量上来了,当然所有行情都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就是打头阵的资金的消息渠道领先市场好几个月,差不多有半年的样子吧,打头阵的资金不包括游资,游资只是反应快,它的消息渠道跟散户没什么二样,你想去年924前市场成交量也一直是四五千亿左右(可能更少,我记不清了),但年初二三月份就出来了低空三傻这种行情,当时一二百亿的容量能上板或说涨不停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我想92科比,陈小群这些游资开始也是措手不及或说不敢上,低空三傻的出现表示容量行情要来了,虽说当时市场成交量并不足以撑起容量票,但既然低空三傻开了这么个头,而且赚钱效应不错,大家就要找对策,抱团呀,于是在924前一起去抱团
大众交通 ,
深圳华强 这些,现在新入市的一些老师想学打板战法,你要想想,当时游资会什么去搞大众交通华强这些,不就是打板行情比退学炒股颠峰期难度上了好几倍嘛,注册制开始后股票数量急剧上升,你在几十个,十几个票中找一二个能晋级的这个难度,不多扯这些,我也没经历过,多是从历史故事中了解的,主要是说为什么24年会产生容量行情,然后一直延展到25年。
四,继续从大的方面扯一扯打板行情下滑,容量行情上升的本质原因,先说量化,量化钱多,小池子它施展不开,因此它肯定要打击注册制前的打板行情,让大家跟它一样玩大池子,你要说那游资钱也多,为什么以前玩打板呢?哈哈,以前游资还没钱,科比陈小群这些不都是先从打板中赚到钱的嘛,也就是以前大家都没钱,票也少,管理层对股市爱理不理导致股价市值增长缓慢,于是大家把击股传花聚集在打板上---市场没有宽度我们就玩高度,跟所有的新东西一样,开始拼得就是头铁胆子大,说得难听点,我们这些傻比中的一部分人如果回到那个时代就能赚到天量的钱或说成为游资(当然前提是你要能守住,不然一个小目标再退回去然后湮灭于江湖,这样的人很多啊,比如以前有个乔帮主,当然他是以低吸成名,但道理一样的,也就是你我这样的傻比活在那个打板的时代也能取得乔帮主那样的成就,但最终结果是把一个小目标亏回去然后消失于江湖,当然我不是说乔帮主已经亏回去了,我不了解他,只是用他来举例能说得比较好懂)因此就出现了打板的历史高潮期,这样出现了游资,然后游资越来越有钱,在去年10月17号--10月30日人生能有几回博的行情中达到了历史沸点,这时量化经过反复改良---一天喂图5万张,初步掌握了游资手法,开始放大手脚干,这样游资,量化,机构都有钱了,哪谁还玩打板这个小池子,你如果说容量就不能玩打板,理论上当然是可以,游资,量化,机构也想这么干,但当前成交量不足以支撑是不是?但不玩打板可以玩涨不停嘛,你看易中天富联胜宏
兆易创新 中芯国际 寒王这些。这种形势下,你他马的还天天叫着我要学打板,谁能教我打板..... 无语了。打板在以前的某个阶段就如我们一日三餐的大米面粉,是主食,现在它不是了,现在它可以看作某一个菜,适当吃吃才是正解。
五,再说机构,你说机构有钱啊,为什么注册制之前机构不玩大池子呢 ,不砸游资的打板行情呢?原因很简单,那时的机构也是个新事物,比如基金这二个字,在当时就是高大上,神秘+贵族,大家都不懂,林园这类傻比窜红后,大伙无脑把钱扔给基金,说白了,机构哪用炒股,它躺着都能赚钱,下一年送进来的钱让它把上一年的基民的红利派发后,剩下的钱都不知怎么花,就这样一年又一年,直到大家手里钱增速不如以前了,往基金里投的钱少了,这样基金也就开始有亏损的事出现了,这样机构也得靠炒股开始赚钱了,于是它加入量化,游资开始搞大池子。这里顺便扯下老庄做庄这些,注册制前股票少,比如2010--2015年这段时间吧,就是养家老师炒股那时(用这个时间是因为搬出炒股养家来,时空上大家会觉得有个清晰感,对我来说也是),大家没得选,选来选去就那几个,更重要的是当时抖音炒股还没有,然后炒股的人群年龄也比较大,获取信息比较慢,当时好像还没有抖音,一个利好可能要一周,二周,或一个月才能传开来,那时股民还看报纸获取信息,好像智能手机还没普及,有些人也不看报纸,靠人传人,于是庄家没得办法,只能慢慢搞,等消息慢慢传开来渐渐积累人气,其间有意或被逼得没办法做一些拉升洗盘动作(你不搞这些东西引不起注意力,积累不了人气,倒不一定是为了洗盘),但现在是抖音炒股时代了,年轻人比重越来越大,一个利好出来了,几秒钟大伙就一拥而上,你还洗个几巴的盘,你在洗盘做庄,另一个利好都又来了,大伙马上一拥而去,把你晾着喝西北风去吧,然后下一个热点又来了,因此,做庄洗盘这些东西现在就是傻比的代名词了。我去年开始短线时,网上看到一个做庄的过程故事,当宝贝天天看一遍呢,哈哈。
六,上午10.26分,我日,我现在越来越能吹了,起床上还在担心搜索枯肠怕是一天写不出东西,刚才想搞一搞这些来帮自已理一理宏观方面的东西,股市炒作的前因后果,就停不住手,整出了这么多玩意,一天的内容都完成了。
七:下午16.11分,复到了年初二月份的DS那一波,感觉从那时到现在最核心的东西中有一点没变,就是买在分歧,是不是说得有点老掉牙了? 但这类貌似最基本最简单的东西面临实盘时就成了进退二难的选择,是人都怕踏空都怕错过一个亿,更重要的是不是你买在分歧就是赢了,你买在分歧或许还有再分歧,是不是就亏了?一亏的话是不是就会怀疑这个准则?再一看不分歧的票都继续涨上去了,就更把持不住了。
八,晚上18.20分,先发贴了,最后提一下心理层面的,比如有个贴子说要求不高,每个月5个点,我想说的是这要求也不低呀,再比如新韭菜一个月或几个月几十点的,比如三四十点,七八十点,这种要么你是股神,要么是傻比,如果是傻比那以后就会退回去,如是股神那就是千万分之一的概率,期待值越低越好,这样操作时心态才会达到最佳点。
九,老师们名言每天来一遍:(1):.....一个时间段内资金偏好什么,什么方向赚钱效应好,资金就会争先恐后模仿,这大概是短线的真谛....---炒股大杨 (2)一个方向刚开始涨停价去买都是低的,一个方向已结束跌停价去都是高的--某股神(3)如果既不看好大盘,又没有强热点,就多休息 ---养家老师(4)贪婪,恐惧,侥幸,你踩中任何一个都会被市场教育得服服贴贴---梅山岛主 (5)为什么市场每天20%的人赚钱而只有2%的人能最终赚钱,因为认知差,先知先觉得拿先手,掌握主动权,卖给后知后觉的--某股神 (6)不期望不预测,让盘面告诉自已股市走到了何处,当一名
机器人 对市场走势作出反应。(7)做超短交易近五年,越来越觉得超短交易有一个秘密,别光想着赚钱,要先学会怎么不亏钱。每一步操作的出发点都不是能赚多少,而是安不安全;当你真正把安全当做第一原则,反而更容易赚到钱,而且是稳定的赚。如果眼里只有利润,我敢说你很难走得远;每一个环节都尽量往安全这边靠,原本偏向利润的规则改掉,已经偏向安全的优化到更安全。所有模棱两可犹豫不决的全部删掉----滋养心灵老师。
想到哪写到哪,没什么条理,老师们将就着看看,祝大家在赌场中控制好回撤,把握住节奏,先人一步,都能要到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