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要做到这一点,唯有反复实践,唯有一而再再而三地实践,重复再重复。
刚学到一点皮毛,就认为“我学了一年知识,接下来要学更高境界的东西”,于是开始阅读晦涩难懂的哲学书籍,积累大量知识,也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然而,这些知识决不属于自己。仅仅“知道”,拥有单纯的“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信念,将“知识”提升到“见识”的水平;不,即便有“见识”还不够,还必须不畏任何艰难阻碍,勇于执行,将“见识”提升到“胆识”的境界。“胆识”是指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要做到这一点,唯有反复实践。
不坚忍不拔地学,也不实践。
换言之,只让自己的理解停留在知识层面,这样的话,即使在大A待的时间再长,经营的盈利也不会有所长进。“圣贤之道,听了念了却不做,毫无价值。”无论学了多少,因为是过于简单的道理,将它变成自己的东西并认真实践的人反而很少。也就是说,对于股票,不是一个能不能掌握的问题。祈愿做一个优秀的人,随时反思反省,无论如何非掌握不可,并为此持续不断地努力,这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即使如此,还是要认真思考,努力去遵守,随时随地翻阅经典,不断自我反省,肯这样做的人和不这样做的人,其人生和工作的结果迥然不同。就是说,通过每天的自我诫勉,“自我”的比率削减,“真我”的比例增长,这就是所谓的“提高心性”。把这件事当作家常便饭,反复进行。所谓坦诚之心,就是承认自己有不足,从而发奋努力的谦虚态度。有能力的人、性情急躁的人、自我意识强烈的人,往往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即使听了,也会反驳。
但是,真正能够取得进步的人,是怀着坦诚之心、经常听取别人的意见、经常自我反省、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所谓“坦诚之心”,即承认自身不足并努力改进的谦虚态度。而这正是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