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尤其是成长股投资,看的是“边际变化”和“预期兑现”。
源杰已经成功证明了其技术商业化的能力,市场正在为“已实现的增长”和“高度确定的未来”定价。
长光仍在证明自己的过程中,市场还在等待它交出那份“光通信业务爆发的财报”。它的高研发投入,可以看作是为购买这份“未来爆发”的期权所支付的保费。
关于“技术真实性”与“商业化能力”的思考
请您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并持续寻找答案:
1. 关于“技术真实性”的证据:
长光的EML芯片,是否真的打入了主流光模块厂商的供应链? 不仅仅是“送样”,而是出现在旭创、海信、光迅等巨头的正式产品清单和采购计划中。
它的VCSEL芯片,有没有拿下
消费电子 或车载领域有分量的“设计定点”(Win a Design)? 比如,是否为某款即将量产的车型或手机型号供货?
2. 关于“商业化能力”的证据:
在下一次财报或投资者交流中,重点关注:光通信芯片业务的收入,是否开始了“非线性增长”? 即从缓慢增长变爆发增长...
市场交易逻辑对比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框架来看待
长光华芯 和
源杰科技 :
1. 源杰科技:市场在交易“现实的景气度”
它有什么? 明确的下游需求(AI
数据中心)、已经批量出货的高端产品(EML)、清晰可见的业绩增长。
市场逻辑: 它的业绩正在兑现,所以给它更高的估值。市场为“已经看到的利润”和“高度确定的增长”付费。
2. 长光华芯:市场在交易“不确定性的折价”
它有什么? 一个强大的基本盘(高功率,但增长平稳),和一个充满潜力但尚未被财报证明的“未来”(光通信/传感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