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的四分之三过去了,只剩了最后的三个月。虽然总结时时在进行之中,阶段性的思考更有必要性。
回顾前期,最大的收获或变化不是又研究出了什么特色的模式或战法,之前的五年多时间已经研究得够多了,而是对于交易的深度理解有了质的突破,交易的最后也是最大的一关或瓶颈是人性,却不是技术。
求财入世,悟道而出
为什么一个来求发大财的交易者最后走上了修行的路?
为什么有人在冷冰冰的K线图中看见地是道,而不是术?
交易看似是一路求术和用术,实则是一个孤独灵魂与世界博弈的心路历程。
1、我思故我在交易是什么样子,取决于你用什么视角去看,即看山是山。受制于各种主客观因素,我们无法真正看懂整个交易市场的所有活动或波动。市场没有所谓的一成不变的本质,我们看到的价格波动也只是被自己主观意识过滤过的现象。
我们只能构建属于自己的市场交易理论框架和操作体系,而不是盲目地寻找永恒的交易真理,它不可得,也未必存在。王阳明曾说:心外无物,心即理也,意思是市场本无规律,规律即在你心中。你怎么思考市场,市场就如何回应你。
所以,真正的交易之路不是寻找绝对真理,而是建立适合自己的真理。
2、多则祸,少则得复杂的眼睛看到复杂的市场,简单的视角看到简单的市场。多数交易者容易陷入信息焦虑,试图融合能收集到的所有消息面、技术面、基本面以及宏观分析等,力图能从中找到可交易的真正机会,并且看到或听到的各类信息都被人讲得头头是道,有一种不得不信的感觉。
然而反观自己,客观上越想面面倶到反而越混乱,追求完美和理想化的交易让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死胡同,想象中的全能型或全天候交易系统只存在于理论或是理想的状态中。作为普通的交易者过于执着于最高最难的交易标准或目标,可想而知,结果成真的概率会低到什么程度,基本上约等于零。
最好的办法是切入一个点或一条线,深入理解,分析透彻,知道它的优点,也明白它的缺陷在哪里,练到熟能生巧,像卖油翁那样,看到就能知道,知道就能做到,实现真正的知行合一的交易状态。在此之外的任何涨跌,均不在关注之列,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专注更易达到精通的境界,精通之后才能实现期待的结果或正反馈。
稳定的交易系统就是要放弃完美的“结果”,体现“做减法”的智慧。
3、道在日常言行中交易之外的你已经决定了交易之中的你,因为交易不只是研术之法,更是一种心性修炼。交易者不能只是K线的技术专家,更是内心的的修行者。如果在生活中自己表现得非常浮躁、贪婪或不自律,交易时你也会有同样的心态和行为,比如追涨杀跌,过于贪婪或恐惧。真正的修行不在于高谈阔论,纸上谈兵,而在日常的琐事中渐进,每日的点滴积累。
交易之中修的不是交易本身,而是自己。
4、信仰才有力量知道没有力量,这也是为什么总是在临盘时犹豫不决的主要原因之一。知道与信仰之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不是下个决心,知道在一夜间就变成了信仰、它需要自己继续丰富与提高认知的维度,夯实与加固它的基础,当理解到核心本质,无盲区、无重大缺漏和薄弱点时,知道已经在不经意中渐变到了信仰的级别。
此时,交易者不是再只是技术的积累者,而是信仰的践行者。
当自己的交易系统打磨到贯通和精进的一定水平后,在实践中像信仰那样毫不怀疑、坚定不移地相信和执行。
市场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如果没有信仰作自己的锚点,我们的操作就会随波逐流,以为在应变,跟随的是表象,失去地是自我和交易本质。
交易者不是学者,也不是智者,而最终是行者。
没有行,一切都是虚妄和空谈。
交易的终点是哲学,交易者的成熟是心性的提高与稳固。对照自己,能够更加深刻理解与切身体会到以上几点,特别是前期在做的大幅度精简工作,所剩只占原来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且仍在继续当中。而精简的重点不在于减本身,认知的升维才是核心,当认知有了质的突破和转变后,交易的减法自然而然就已经实现了,因为看透了本质,原来的以为机会便不再纠结、犹豫,果断舍弃,也不会有任何情绪上的兴奋或恐惧,只做最适合自己、最能看得懂、最符合客观现实的机会。
以上周至今为例,通过数据统计,符合最新交易系统的机会共有十几次,基本是原来的平均统计量的三分或四分之一。
在这些机会中,A类(平均收益率在20%+)的机会约有三次,B类(收益率约为10%+)的机会有近十次。当然A与B的定义不仅仅是由于收益率的差异性。
如果能专注地做好这些机会,甚至做好其中的一半左右,实际的利润已经相当可观了,实盘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幸存者偏差的失败交易,但失败的代价明显下降到可承受范围内,甚至没有亏损,而从中得到的是对于盘面和优选机会的更深刻地理解力,持续下去,什么这个哥、哪个大佬,就有了可以与他们齐平的可能性。
大道至简,才是自己走上成功之路的真正开始。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对于老子的这句话,我在很长时间里听到多次,但一直没有理解,近期又反复地研究、琢磨和休会,发现它完全适用于交易市场。
反者道之动揭示地是宇宙的运行规律,万事万物发展到极端,都会走向它的反面,不是单向推进,而是循环往复,反转互化。古人常讲的盛极必衰,衰极必盛,盈则亏,亏则盈。
它还给了我们更多地启示:
1、以反求正想快速成功,必须先慢下来;想要强大,必须先示弱;想得到的多,就必须主动舍弃掉一些;想达到登峰,就必须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2、物极必反当某一方的力量或状态达到顶峰时,衰退甚至崩溃可能随时到来。我们要学会提前预判事物运行的趋势,在转势节点时主动止盈或止损。
以前期我做过的
华软科技 为例
我在25/09/23日上车,9/25日的开盘前卖出,净赚了二个板。事后回看,出在了最高点,后面就是A杀。
而我的一位朋友在同样的时点上车,但没有及时止盈,9/29日的早盘才出来,由20%的大肉变成了二粒芝麻,绝大部分利润都回撤了。
原因之一就是没有理解反者道之动的涵义,并能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融汇贯通。他的事后表述是当9/26日竞价低开时没有意识到风险,主观认为是主力的一个常规早盘洗筹动作,总之是无感的,开盘后快速下跌时不知所措,可能又在侥幸地想着会不会有一个V踩回升,然后转身向上,当看到马上跌停时再操作已经来不及了,大单封住跌停板,排板出的可能性也没有了。
三板放量后连续二个一字板,就是强到极致的状态,后面的衰或弱随时到来,因为主力的收益基本达到了可以随时出货的窗口期,主动止盈是我们的最佳应对策略。
但正解不是在9/25日的板上出来,而是在9/26日的早盘,竞价低开时在开盘前先出一半,开盘后分时向下全出。
因为我们不是主力,必须以市场上出现的强弱信号作为交易的主要依据,9/25日竞价一字板,虽然连续加速,但也还没有达到极致点,后面理论上还有各种向上的上涨路线。
最好的例子是
协和电子 ,后面又上涨了三个板,再涨一个板的例子则更多。所以,在不明主力意图和实力时,并不会在25日的板上主动止盈,而是当26日竞价不及预期时,在这个时点上已经显弱,所以先止盈一半仓位,但也为了避免主力刻意在早盘进行洗筹后的继续拉升而全部卖飞,所以,留一半到开盘后,如果分时继续向下则意味着主力已经决意出货了,因此马上全出,如果低开后向上急上,则持仓观察,若快速涨停,还可以再加仓,此时日内所做地是低卖高买,但这是真正的客观跟随,不存在卖飞之说。
当26日的低开以及开盘后急跌时显得不知所措,因为并没有真正理解市场运行规律,也不明白主力行为,心存主观侥幸心理,当分时快速跌停时,确实让这位朋友感觉有点蒙圈了。
弱者道之用讲的是道的作用机理。它不是强调人应该佛系,不争不抢,做一个柔和的人。而是指新生之物虽然微弱,却蕴含着成长与扩展的潜能。道的作用不是从强盛的顶点开始,而是从“弱”的状态发端,以微小起步,由内而外扩展,由潜伏到显现。
以
协鑫能科 为例,25/05/29日首板后断板,后续几个交易日不温不火,交替地小阴和小阳线,走势非常普通,根本不会进入到关注的视线圈,而在25/06/13日突然起一字板,连续五个快速板。
这是“突然”吗?
对于主力而言,是它们按步就班的走势与结果,没有什么突然之说,都是预期内的既定上涨路线。
这个过程符合弱者道之用的作用原理,自25/05/29日起的十个交易日是主力在点火后的吸筹过程,势起于弱态,在弱中逐渐蓄势,当主力的筹码收集到位,即进入到加速拉升的第二阶段,最强的表现就是直接一字板,根本不再给看不懂的其它资金上车的机会,25/06/19日大高开后开盘即跳水,全是快节奏的做法,完全不同于第一阶段的势微的状态。多数人在第一阶段看不懂,在第二阶段不敢上(也是因为看不懂),当最后看到开盘跳水大阴线时,只能给自己找个理由:中间买了未必拿得住,这样的机会不做也罢,或者不认为是自己的机会,心里面就坦然了。
然则,有这样的想法和做法就是没有深刻领会弱者道之用的道理,只要看得懂在初期主力蓄势的动作和轨迹,就能预判主力后续的大概率行为,且基本可推知上涨的基本高度。
因此,懂人性和交易之理,这才是我们要重点关注和交易的机会。
再举前面提到的华软科技,有人在25/09/29日早盘低吸,思路或上车依据可能是把华软科技当成了龙头,9/26日为龙头的首阴日,次日应有修复的强烈预期,低吸一方面成本低,另一方面有很高的盈亏比,所以值得博弈。
这个操作是不是符合弱者道之用,连续二个大跌符不符合弱到极致的状态,后面就有可能衰极转盛,迎来所谓的报复性修复,比如近期的
山子高科 。大跌之后二连板。
总结出来的规律或前人语录不能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乱用,一用就错就成了真正可预判的规律。
大跌之后又低开肯定是弱上加弱,但有没有修复预期,要看盘面上的转势信号出现了没有,而不是只此一念地买在了所谓的低点,如果没有主力或新进资金过来承接,低点之后还有更低点。如果看到或收集了类似山子高科这样的连续大跌之后的强修复实例,并不是你以此上车类华软科技的理由,华软科技在9/29日的早盘仍是弱,没有看到有资金承接的强势变化,只是没有直接按跌停而已。
这还是严重地着相中的状态,机械地使用学到的零碎的只言片语或所谓的规律。结果只能是为自己的认知买单。
那么,弱者道之用如何正确地理解与应用?
我再举一个例子,不需要别人,我自己就可以随手从脑库中调出一个
25/04/29日的
茂业商业 ,之前也是二个(准)一字板,在此日盘中跌停后,下午“突然”撬板后地天板,且次日早盘还有一个板的溢价。
把它和华软科技相比有没有不同吗?分析华软科技的理由能不能也用在茂业商业的身上?
我们在事后的思考与分析一定要突破马后炮思维,不要为结果找理由,而是拨开表象,洞察到其中最底层的逻辑与本质。
这也不能用茂业跌十个点就已经跌到极致,而华软跌了二十个点还只是下跌中继这看似矛盾的结果来解释。
我们需要有多维度的认知能力,才能从主力留下的多个蛛丝马迹中判断出主力的状态和拉升目标,因为是公开帖,只能简要讲,茂业商业在25/04/29日的盘中跌停时,主力并没有完全出货,且大概率会出现撬板后的强修复行为,可能不一定当天都是地天板,收大阳线是超大概率,所以,此时的交易如果做到和主力同频同思维的状态下,甚至可以不用等到下午的撬板时,而是直接在地板上拿到所要上的仓位。
这就是弱者道之用在交易实战中的灵活运用,不以跌幅作为判断交易标准,也不完全以承接到什么状态时才能上车。
体会与举措1、继续精简近阶段的实际表现已经逐渐体现了精简的效果,但感觉还有再精简的空间或余地。方法仍不是为了减而减,而是在继续深化对交易理解之后,远离群体性共识后的必然结果。
我个人需要从二方面着手
一是用好最强确定性和体现最字原则作为精简的利器,把以前的以为机会其实似强非强,似弱又非弱的标的全部从头脑中清除,不再进入关注范畴。
二是把一些可以成为机会,也确实是机会,但不是自己最擅长或者把握不好的机会也要果断地进行清理,只是清理的办法较第一个柔和些,不是从头脑中彻底清除,而是停止交易,只观不做,可以放在观察池中进行观摩、研究和总结。
以
卧龙电驱 自25/08/14日的首板起至25/09/18日的高点止,涨幅翻倍,它在当时成为
机器人 题材中最强的容量趋势票,如果早期上车,一路格局,收益相当可观。
虽然途中趋势一直没有破位,但不是我的交易风格,根本不可能持有到九月中旬,而其中符合我的交易机会约有二至三次,都是速战速决。
因此,至少在后续的较长一段时间内,趋势票一定可做,必做,但不会走格局或做T的路线与风格,对于它最终涨得很好,不必后悔或马上改变自己的交易风格与手法。
我只需在自己特别擅长的领域安心专注做好,也完全做到稳定、持续盈利的结果。
做到继续精简的另一项利器是持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在实战和错漏中进行总结或验证,提高和巩固认知,做到真正的信仰级交易状态,看到即关注,符合预期即上车,无条件执行预案,没有任何主观情绪或临盘杂念。
9/22日至今最强的机会票只有
蓝丰生化 ,没有之一。虽然正逢外出旅游,但不是不做或做不了此票的主要理由,好票的上车时点不止一个,甚至二至四个,错一错二不能错三,三次机会都上不了车,就不是在外还是在内可以解释的了。
只要有确定性的预案,开盘只需要一分钟,就能解决买与卖的实际问题,且如果中途按预案上车,至今还没有给下车的机会,可收获的收益率远超华软科技。
原因就是没有完全达到信仰级交易的程度,只一眼就必关注,只一瞬间就必操作。
一周做一个华软科技,另一周买到了蓝丰生化,在强大的收益和确定性对比下,其它的一些套利机会自然就会继续进行没有违和感的精简,只选最确定性的套利机会,能少不多,能稳不急。
精简的过程和目标必须充分体现出精、准和狠。
2、修心养性做好交易的一项必修课就是心性的修炼,求财入世,但最终修的是心性,戒除人性五毒和主观自我,做到不争、不妒、不骄、不贪、不慌,以平和与谦卑的姿态面对市场和每笔交易。
另外,个人的情况是已经过了主要外求的阶段,早已进入到内修的最后完善与优化的阶段,为了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和影响,不再主动地看其他博主的一些技术性观点相关的帖子或视频,因为这一过程也持续了很久,确实有许多老师的水平很高,实战能力也很强,但各有所长,已经自成一派,内在机理是相通的,具体的方法有所区别实属正常,所以,再去花太多的时间用在外求上面,得不偿失,甚至有可能再度扰乱自己本已构建好的系统。
最后,不再刻意去浏览自己知道的一些正在进阶中博主的帖子或评论观点,一本不认识,素昧平生,只是你知道,双方并无更我多的交集或缘分,看这些更无益处。如果他们的交易出现了重大错误,你知道但你没有责任和义务去提醒或指导别人,修者自渡,不要过多地于预别人的因果,况且,你好意讲了或指点了,别人多数也不相信。自己也还在修行当中,当务之急是把自己精进到期待的程度,还有一个原因是不符合道不轻传,术不贱卖的道理。
3、践行为上在交易的不同阶段有最合理的应对思路和策略,如果把交易划分为二大阶段,第一阶段的唯一任务是学xi和构建交易系统,不能有盈利的想法,因为根本不可能,所以,不要定错位,许多人大亏都是在此阶段中由于既不了解自己,也没弄懂市场,学了一丁半点,就以为可以马上富满天下,结果是大亏连连,苦不堪言。
至于实盘交易不是不可以,是非常可以,但一定要有计划,且明确目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实盘验证自己的学xi成果,并从中进行总结和分析,提高自己的认知。这一过程会持续很长时间,以年为单位,少则三五年,多则近十年,只有少数人能坚持下来。主要原因有二点,一是他们不知道如何总结,总结也不到位,无法真正完善自己的交易系统,都是一些散乱还夹杂很多不正确的认知点;二是仓位配置不合理,既然是学xi与提高,实盘的仓位就必须是自己能接受的最轻仓位,不能伤筋动骨,几次大亏,大伤元气。
而有一部分人一直有潜意识的赌博情结,亏了就加仓,以为是机会就重仓,结果是亏了再亏,小亏加大亏,亏亏不断,因为他们不知道在第一阶段最大的忌讳之一就是上仓位。
而在第一阶段末期或进入到第二阶段的初期,主要的标志性变化是自己的交易系统已经基本接近于完善的程度,心态和仓位的处理也都驾轻就熟,理解力和执行力都趋于较高维度下的稳定状态,实盘的结果基本上实现了可持续性的稳定盈利,只是在机会的把握上还没有完全做到潜意识的条件反射状态,需要人为的控制与管理,有些好机会也会偶有错漏,在一些认知点或技术点上还有一些有待提高或完善的细节。
此过渡阶段需要以实战为主,在践行中验证,并从中寻找可优化和完善的地方,进行查缺补漏,持续动态地完善交易系统。
在实战过程中,根据自己对机会的理解与把握程度,结合实际的交易结果,开始逐步上仓位,直到达到正常的交易仓位为止。
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与巩固,基本上就正式进入到了第二阶段中了。
我对现在的自己越来越有信心,相信在今年的第四季度,一定会至少更上一层楼,早日实现阶段性的大转变。
当然,仍然不忘初心,持续进步,日就月将,将交易之路扎实稳健地走好走远。
继续为自己加油!
你行,你一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