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会无期815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一整晚,抽了两包烟,一直在反思今年的症结在哪里。看着自己的交割单,对比账户收益与去年的表现,两种思维不断碰撞,擦出了不同的体会。最终,我认为问题的核心在于仓位——仓位,还是仓位。
回顾今年以来的交割单,全年资金周转率仅14%,本月甚至不到1%,大部分时间都保持低仓位运作。低仓位的好处在于回撤可控,但也意味着收益的局限性。这不禁让我直面那个灵魂问题:来到这个市场是为了什么?
人的本质其实是赌徒,这不仅体现在金融市场,也贯穿于现实生活——这是由最原始的赌性所驱动。不赌的人,其实是在赌自己输;而总是满仓梭哈的人,则是对自我判断的高度认可。两者皆是极端。反映在市场中,前者资金积累缓慢,停滞不前;后者则因贪婪而承受剧烈波动,这是急功近利的必然结果。想要在这个市场中长期生存,就必须摒弃这两种极端。
小资金在原始积累阶段,更应注重进攻。刻意控制仓位、刻意分散标的,本质上是在内心为自己留一条退路。但从今年的表现来看,这种做法并不理想。问题就出在“刻意”二字——正如爱情,它应是发自内心、随性自然的,一旦刻意,便不再纯粹。
对比去年和今年,我发现我更适合集中持有一支股票。持有多支反而会影响情绪,引发连锁反应。仓位比例小,并不代表关注度低,但刻意为之的结果,从账户表现来看,确实得不偿失。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走向另一个极端。真正的核心,始终在于理解力。理解力足够深,操作手法——低吸、追涨、打板——都无所谓,仓位控制也无所谓,因为本质上是概率问题。理解力到位,自然会多赚少亏。
小资金,永远要考虑进攻。跟随市场主流,才是唯一出路。刻意分仓,既耗费精力,又稀释收益,这是今年账户反馈给我的深刻教训。小的进步靠知识的积累,大的突破靠认知的升级与维度的跃迁。今年兜兜转转,收益始终难以突破,正是因为未能触及核心本质。
今年,我做到了低频,却未能做到低频重仓。仅两字之差,结果却天壤之别。过于刻意关注仓位与胜率,却忽略了交易盈利的本质——从账户表现来看,高赔率远比高胜率更重要。今年单笔最高收益为20%,却因仓位过低,对整体净值贡献有限,导致盈利曲线始终未能实现跨越。
---
新的开始
新的一个月,迎接蜕变的自己。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交易如人生,不在规避风险,而在驾驭风险;
不在跟随众人,而在超越昨天的自己。
愿下一个月,眼中不只有仓位,更有格局;
手中不只有系统,更有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