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清华张强能不能带动固态电池

25-09-28 13:30 1453次浏览
铁杆老韭菜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清华大学的张强团队又一次在锂电池(固态/半固态)方向上取得重大进展

核心关注
1、电解质。含氟聚醚电解质取得重大进展。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高。
2、阳极(适配)。富锂锰基。
3、固态电池聚合物线路是不是又要领先?(3个线路:聚合物、硫化物、氧化物)
4、关注材料:氟化工、富锂锰基等。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5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铁杆老韭菜

25-10-16 12:47

0
固态电池新突破:新能源车续航有望翻倍

2025-10-16 10:43 星期四
央视新闻

①我国科学家成功攻克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的“卡脖子”难关,使固态电池性能实现跨越式升级,有望突破1000公里续航天花板;
②通过三大关键技术突破,解决了固固界面接触难题,提升了电池充放电效率和储电能力。
铁杆老韭菜

25-10-15 09:13

1
澄星股份——国内磷酸龙头;全固态电池关键原料五硫化二磷需由超纯黄磷+硫磺合成,1GW固态电池需450吨黄磷(135吨超纯黄磷),用量为硫化锂的150%;公司为国内黄磷产能第一(18万吨/年),首家生产电子级磷酸的上市公司
铁杆老韭菜

25-10-15 09:11

0
灵鸽科技: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试验线成功交付
铁杆老韭菜

25-10-13 15:18

0
宏源药业
公司固态硫化物电解质已完成公斤级实验,样品达到预期效果,处于工艺优化阶段,为固态电池材料提供技术储备
铁杆老韭菜

25-10-11 14:16

0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马里兰大学固态电池专家王春生教授评价道:“该研究解决了制约全固态电池商业化的关键瓶颈问题,为实现其实用化迈出了决定性一步。”
铁杆老韭菜

25-10-09 16:18

0
博苑股份封单不大
铁杆老韭菜

25-10-09 11:50

1
中科院固态电池新概念——碘化锂

事件:今日新华社发文,表示中科院物理所的研究团队通过在电解质中引入了碘离子。开发出一种阴离子调控技术,解决了全固态金属锂电池中电解质和锂电极之间难以紧密接触的难题,为其走向实用化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据统计这是十月份以来,新华社第二次发文介绍固态电池领域的学术最新进展。在各个行业的新兴技术中,新华社也只发了固态电池的研发突破,极具稀缺性。

除新华社外,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三大官媒均在十一期间发布固态电池技术突破的相关新闻,说明固态电池是国家高层关注的重中之重,也将是政策端持续支持和鼓励的重点。

为何硫化物电解质中需要掺碘?

固态电解质与金属锂电极的界面接触问题一直是制约其产业化的难题,两者间存在大量微小孔隙和裂缝,会缩短电池寿命,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通过在电解质中引入了碘离子,在电池工作时,碘离子移动至电极界面,形成一层富碘界面,界面吸引锂离子自动填充所有的缝隙和孔洞,让电极和电解质始终保持紧密贴合,改善固固界面问题,提升固态电池的稳定性。

投资建议 碘离子的引入主要是靠合成硫化物电解质的流程中加入碘化锂(目前碘化锂是主流)。

1、碘化锂供应商:博苑股份
公司是国内无机碘化物龙头,国内份额达到50%。公司目前切入固态赛道生产碘化锂,与送样多个头部下游厂家。公司的优势在于
1)技术能力领先,包括纯度/颗粒度国内最佳;
2)原料/资质壁垒,上游碘化氢等特种产品规模化生产国内仅有包括博苑在内的2家。

我们按照300GWh固态电池,单GWh需求70-80吨,吨净利20万,按博苑50%份额,对应20亿+利润潜力

2、氯碘复合电解质供应商:当升科技 公司开发氯碘复合硫化物,在降低材料硬度的同时实现高离子电导率。10月启动客户测试,目前核心客户包括b、c、中创、一汽、清陶等。公司同步攻坚硫化锂,采用碳热还原工艺可实现5N(99.999%)高纯度,预计2026年启动中试线建设。
铁杆老韭菜

25-10-09 11:01

0
海辰药业就是人气高
铁杆老韭菜

25-10-08 16:07

1
美股固态电池厂商再创新高,Solid Power、QuantumScape和Amprius Technologies较节前涨幅分别达81.6%、24.4%和20.4%
铁杆老韭菜

25-10-08 12:31

0
【全固态电池重要突破!我国科研人员解决全固态金属锂电池界面接触难题】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悉,由该所研究员黄学杰团队联合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等组成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阴离子调控技术,解决了全固态金属锂电池中电解质和锂电极之间难以紧密接触的难题,为其走向实用化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已于7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可持续发展》上。

全固态金属锂电池被视为下一代储能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固态电解质与金属锂电极的界面接触问题一直是制约其产业化的难题。传统做法依靠笨重的外部设备持续施压,但锂电极和电解质之间仍然存在大量微小孔隙和裂缝——这不仅会缩短电池寿命,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为破解这一困境,研究团队在电解质中引入了碘离子。在电池工作时,这些碘离子会在电场作用下移动至电极界面,形成一层富碘界面。这层界面能够主动吸引锂离子,自动填充所有的缝隙和孔洞,让电极和电解质始终保持紧密贴合。

经测试,基于该技术制备出的原型电池经历数百次循环充放电后,性能依然稳定,远超现有同类电池水平。据介绍,这种新设计不仅制造更简单、用料更省,还能让电池更耐用,未来有望为人形机器人、电动航空、电动汽车等领域带来更安全高效的能源解决方案。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固态电池专家王春生评价道:“该研究解决了制约全固态电池商业化的关键瓶颈问题,为实现其实用化迈出了决定性一步。”

(新华社)[10:26]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