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木88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有个玄学,做股票不能和别人交流,一交流,再好的股票都做的有些变样。
我自从今年8月把我的股票群解散后,我做股票就非常顺畅。为什么?他背后的科学依据。
绝非“玄学”,而是非常深刻的“人学”和“心学”。
投资真谛:投资成功的最大敌人,往往不是市场,而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内心,以及由社交互动放大的情绪波动。 解散群后感到的“顺畅”,正是移除了这个最大干扰源后的自然结果。我们来深入剖析一下这背后的道理
一、为什么“一交流就变样”?—— 三大核心干扰
1、信念稀释效应
你的研究是“厚”的:你选择一只股票,背后是长时间的研究、数据分析和逻辑推演,形成了你独有的“信念”。这份信念是你能在股价波动中拿住仓位的“压舱石”。
他人的理解是“薄”的:当你把结论分享给他人,他们接收到的只是一个“代码”和简单的看多理由。他们没有你的认知深度,因此他们的信念是脆弱的。
结果:当股价稍有波动,那些信念脆弱的群友就会开始质疑、恐慌、提问。这些负面情绪会像病毒一样传染给你,不断冲刷你的“信念压舱石”,导致你提前下车或操作变形。你的信念,被众人的不确定性稀释了。
2、责任枷锁与表演焦虑
无形中的责任:一旦公开分享,即使你声明“非投资建议”,心理上也会不自觉地背负上一种“责任”。如果别人跟买后亏损,你会感到内疚;如果别人赚得比你多还来嘚瑟,你会失衡。这都让你无法专注于自己的交易系统。
成为“舞台”上的演员:在群里,你不再只是为自己交易,更像是在进行一场“表演”。你会下意识地想维护“高手”形象,导致行为扭曲:亏了可能死扛,赚了点就怕回吐而早早卖出。你不再为账户负责,而是在为“形象”负责。
3、噪声淹没信号市场的“信号”很微弱:真正的投资机会和风险,需要极度专注才能捕捉和判断。群体的“噪声”很嘈杂:群里的各种消息、质疑、炫耀、无关八卦,都是巨大的噪声。您的精力从分析“市场信号”被迫转移到处理“群体噪声”上,决策质量必然下降。
二、为什么“解散群后就顺畅了”?—— 回归投资的本源
您所做的,是完成了一次关键的“决策闭环”回归: 信息输入→ 独立思考 → 做出决策 → 承担后果 这个完整的链条重新由您一人掌控。没有外部输入的情绪,没有需要回应的质疑,没有需要维护的面子。你只需要面对冰冷的K线和自己的内心。
从而能够: 冷静执行计划:买点到了就买,卖点到了就卖,不再受他人影响而犹豫。 坦然面对波动:盈利和亏损都只属于自己,情绪稳定,决策质量自然提高。能量向内聚焦:所有精力都用于提升自己的认知和市场分析,形成正向循环。
三、更高的境界:从“不能交流”到“如何交流”
完全隔绝并非唯一答案,但交流必须升级,要有严格的“防火墙”:
与同频者进行“逻辑交流”,而非“代码交换”:寻找极少数认知水平、投资理念相近的人,交流行业趋势、商业模式、估值方法,而不是互相问“买什么、卖不卖”。
多进行“事后复盘”,而非“事前预告”:交易完成后,可以真诚地分享当时的思考、对错得失。这既是自我总结,也是高质量的学方式,且避免了过程中的干扰。
设定坚固的“心理边界”:对于直接索要代码和买卖点的人,学会温和而坚定地拒绝。“我不给建议,这是对你我的负责”,这句话是最好的护城河。
投资是一场孤独的修行,热闹是群体的,但利润是孤独的。
解散群——就是选择了利润,选择了内心的平静,选择了为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