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我不是药神(2025-9-24)

25-09-24 14:46 3101次浏览
挑灯看经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不支持接动态链接]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相关事项已经在公司2025年9月8日召开的第六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根据预案,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含)人民币12.53亿元。其中拟将募集资金8.83亿元(含本数)用于创新药物研发项目,具体包括BDB-001 注射液(ANCA相关性血管炎和中重度化脓性汗腺炎适应症)、STSA-1002 注射液(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适应症)、STSP-0902 注射液(用于治疗少弱精子症)和STSP-0902 滴眼液(用于治疗神经营养性角膜炎)的产品管线研发;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总投资3.7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3.7亿元

打开淘股吧APP
5
评论(707)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挑灯看经

25-09-25 00:31

0
挑灯看经

25-09-25 00:31

0
挑灯看经

25-09-25 00:27

0
  
挑灯看经

25-09-25 00:25

0
不仅如此,立讯精密还面临随时被“砍单”的巨大风险。

2022年,同在“果链”的歌尔股份遭遇苹果砍单,直接导致其当年净利润缩水25亿元,2023年更是遭遇史上首次营收下滑。

而与Open AI的合作,不仅可以为立讯精密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还能使其客户多元化,降低单一客户依赖风险

不仅如此,Open AI这一创新举动也为国内AI公司提供了新的思路。

目前,国内DeepSeek等AI公司相对保守,主要通过与硬件厂商合作的方式,将自身的AI能力作为一种“补充”,赋能到其他的硬件形态中。

若Open AI能够跑通软硬一体化,研发出新的可穿戴设备,无疑将为行业树立新的标杆,也会倒逼国内AI企业加快从单纯的技术输出向软硬结合的生态构建转型。

届时,立讯精密凭借其精密制造能力,有望成为国内众多AI企业进军硬件市场的首选伙伴。

这意味着立讯精密将从“代工厂”、“模块+整机装配商”的身份,向“AI硬件制造商”转变,使其在未来的智能硬件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结语



立讯精密与Open AI的联手,是一次历史性的握手,它不仅是两家公司的一次商业合作,更是AI技术与制造业的一次深刻融合。

对立讯精密而言,此次合作是其主动求变、破除“苹果依赖症”的勇敢尝试。

如果成功,立讯精密不仅能获得新的营收增长点,更将重塑其在产业中的角色和地位,真正从一个“代工巨头”蜕变为“智造领军者”。

Open AI的这一步棋,可能引发一场关于下一代人机交互方式的全球性竞赛。

无论结果如何,立讯精密已然站在了这场变革的潮头。这场由AI引发的硬件革命,已经拉开序幕




 
  
 

挑灯看经

25-09-25 00:21

0
然而,这种繁荣之下也隐藏着巨大的隐忧。

立讯精密的第一大客户销售额占比极高,2024年这一比例高达70.74%,远高于其他“果链”企业。

业界普遍认为,这一客户是苹果

尽管苹果为立讯精密带来了稳定的订单和丰厚的利润,但一旦苹果的产品策略调整或供应链布局发生变化,立讯精密的业绩增长或将受阻

 


深度依赖大客户的代价是利润被牢牢地攥在手里。

毕竟,代工模式在保证规模的同时,也面临着“利润比纸薄”的现实挑战。

我们将“果链”三巨头的毛利率进行横向对比,可以更直观地看到这一行业的普遍困境。

2020年以来,三家公司的毛利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与苹果绑定最深的立讯精密在2025年上半年的毛利率仅为11.61%,是三家中最低的

 
挑灯看经

25-09-25 00:17

0
代工突围

摆脱“果链”依赖

 
 


Open AI与立讯精密的合作,表面上是新产品的横空出世,但对立讯精密而言,这更是其摆脱单一客户依赖的重要一步。

 
 

立讯精密提供从核心零部件、模组到系统组装的一体化智造解决方案,产品主要涵盖消费电子、汽车、通信、工业及医疗等领域。
其中,消费电子业务是立讯精密营收的基本盘,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占据了立讯精密接近80%的收入

 
 

当然,提到立讯精密在消费电子上的成就,就不得不提与苹果的深度绑定。

自2011年首次与苹果合作以来,立讯精密逐步渗透苹果产业链,产品从连接线延伸到Air Pods、Apple Watch、iPhone等核心产品,成为苹果在中国最核心的供应商之一

 
 

凭借与苹果的深度合作,立讯精密的业绩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2020-2024年,立讯精密的营收从925.01亿元增长到2687.95亿元;净利润从72.25亿元增长到133.66亿元。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业绩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营收达到1245.03亿元,同比增长20.18%;净利润为66.44亿元,同比增长23.13%。

 
  
挑灯看经

25-09-25 00:08

0
在席卷软件领域后,Open AI不再满足于“云端工具”,而是将目光投向硬件市场,试图通过打造实体智能设备,让AI技术更直接地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场景。

苹果作为消费电子领域的标杆,凭借其强大的硬件生态和用户粘性占据着重要市场地位。

2025年以来,Open AI在硬件布局上动作频频,试图在苹果深耕多年的消费电子腹地开辟新的战场。


一方面,Open AI从苹果大规模挖角硬件人才。

比如今年5月,Open AI宣布以65亿美元的全股票交易收购前苹果首席设计官创立的AI硬件初创公司。

2025年至今,Open AI已经从苹果挖来20余名硬件人才,全部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

另一方面,在供应链上,Open AI也选择了“抄苹果作业”。

立讯精密作为苹果供应链中的核心合作伙伴,凭借与苹果十几年的合作,在精密制造、品质管控以及全球供应链整合方面积累了深厚的经验,这与Open AI打造消费级智能设备的需求高度契合。

那么,这次合作又能为立讯精密带来什么?





挑灯看经

25-09-25 00:05

0
巍卓铭诚 2025-09-24 20:20


强强联手!

2025年9月,一则报道震惊了全球科技行业:Chat GPT母公司Open AI与立讯精密,正在计划联手打造一款全新的消费级智能设备。

如果合作顺利达成,这将是Open AI首次尝试AI硬件,而立讯精密将成为OpenAI在硬件领域的第一个中国合作商。

一个是全球AI技术的领军者,一个是精密制造龙头,它们究竟是如何走到一起的?

AI巨头

攻入苹果腹地

Open AI作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军企业,在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等核心技术上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其产品Chat GPT更是重新定义了人机交互的方式。

自2023年Chat GPT横空出世以来,其网站流量数据便呈现爆发式增长,成为史上用户增长最快的消费级应用之一。

截至2025年4月,Chat GPT平均每周活跃用户数量高达8亿人次,全球超过十分之一的人口都在使用Chat GPT

挑灯看经

25-09-25 00:01

1
 换个角度思考:


1-消费电子也是消费

2-消费电子是消费在科技领域的延展




这才是真正的有创造力的思考



这才是真正的顶级思维


这才是全中国唯一的创新

  
  
  
 
挑灯看经

25-09-24 23:55

0
 在立讯,我是桃谷的战神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