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股市稳定盈利的核心,不在题材,不在短线,不在情绪,而在……

25-09-06 09:04 13644次浏览
Me射手座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股市十年磨一剑,复盘自己的亏损,都是做短线,炒题材,买亏损股。现在不做短线,不炒题材,实现了稳定盈利。看到股吧有很多朋友做短线亏损,炒题材爆亏,在这里分享一下思路,帮大家规避风险。
股市里能稳定盈利的核心不在资金,不在短线,不在情绪,而在于选股。那选股的核心又是什么。今天就这个话题开贴,记录自己的股市成长历程。
一,首先不炒题材,题材是大众情绪的载体,没有实质性业绩的增长,情绪退潮基本就是A杀,大部分人炒题材亏损在于高位退潮。从长城,科森,万通到国光,是不是都一样,所以做短线,炒题材可以远离。
二,股价的上涨是由业绩增长推动的,未来业绩增长越高,估值就高,上涨空间就大。比如工业富联先导智能阳光电源
三,资金是推动股价上涨的核心,只有大量机构资本买入股票,股价就不断上涨,前期反应就是前期放量大涨,后期缩量上涨。
股市就是一条修行之路,只有不断的取得正反馈,不断的盈利,才能证明这条路是对的。如果不能稳定盈利,大起大落,持续亏损,那这条路就是错的,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后续我会在这个帖子更新,对于行业,基本面,逻辑,业绩预告,研报的分析,让自己在稳定盈利之路走得更远。
打开淘股吧APP
22
评论(48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小懒猪0310

25-10-07 15:33

0
感谢回复。
Me射手座

25-10-07 14:43

0
牛市看动态市盈率,研报一般是计算的静态市盈率。
小懒猪0310

25-10-07 12:58

0
想请教一下,牛市给 25 倍 PE 是不是有点太保守了,当下都已经 40 多了
Me射手座

25-10-07 08:31

0
药明康德投资建议:公司依托“CRDMO一体化”全产业链平台的技术壁垒与全球化产能布局,深度绑定GLP-1等创新药浪潮驱动业绩高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46.27、511.65、597.66亿元,同比增长13.7%、14.7%、16.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63、151.96、183.79亿元,同比增长32.9%、21.0%、20.9%。市盈率分别24.2、20.0、16.5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新药研发不及预期风险,海外利率变化风险,地缘政治风险,行业投融资不及预期风险,国内外药企研发支出不及预期风险,产能过剩风险等。
Me射手座

25-10-07 08:30

0
今天开始上班了,分享一下研报。赛力斯投资建议:换代M7上市后,有望成为中大型SUV市场销冠,问界进一步立位高端SUV头部品牌。未来,随新车型的发布,公司销量、盈利能力有望稳步提升。同时,港股IPO加速国际化进程,公司海外市场拓展未来可期。我们预计2025-27E公司销量56万、82万、95万辆,同比+14%、+46%、+16%。根据公司近期销量及换代M7价格及竞争力表现,将公司2025-27E营收预测由1,822亿、2,407亿、2,647亿元上调至1,849亿、2,503亿、2,899亿元,同比+27%、+35%、+16%,归母净利预测由92亿、128亿、153亿元上调至95亿、134亿、165亿元,同比+60%、+40%、+23%。给予公司2026年25倍PE对应目标价204.57元,空间43%,维持“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新车型推进或销量不及预期、华为合作盈利能力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强度高于预期、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等、出口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等。
Me射手座

25-10-04 07:17

3
半导体设备龙头主要包括平台型龙头、细分领域龙头及测试设备厂商,国产替代与技术突破是核心驱动力
一、平台型龙头
1. 北方华创
- 国内稀缺的半导体设备平台型企业,覆盖刻蚀、PVD、CVD、炉管等多环节,技术覆盖成熟及先进制程[7][3]。
- 通过自主研发与并购整合,逐步实现设备品类扩展,受益于本土晶圆厂扩产[7][10]。

2. 中微公司
- 刻蚀机龙头,覆盖逻辑、存储等多领域应用,薄膜沉积设备规划超40种,预计2029年完成全品类开发[7]。
- 研发投入占比超30%,新品迭代加速,技术覆盖GAA等新工艺[7]。
二、细分领域龙头
1. 薄膜沉积设备
- 拓荆科技:PECVD/ALD设备国产化主力,产品应用于逻辑/存储芯片,覆盖12英寸产线[5][7]。
- 华海清科:国内唯一12英寸CMP设备供应商,技术壁垒极高,市占率持续提升[5][6]。

2. 涂胶显影设备
- 芯源微:打破日本TEL垄断,前道Track设备实现国产替代,向平台化延伸(电镀、立式炉管等)[5][6]。

3. 离子注入机
- 万业企业(凯世通):国内离子注入机领先企业,技术门槛高,已获重要订单[5]。
三、测试设备双雄
1. 长川科技
- 数字测试机与分选机龙头,受益于AI芯片测试需求,2025年Q3净利润同比增180%+,进入国际供应链[5][6][2]。
- 并购新加坡STI切入前道检测,技术覆盖SoC、存储测试[5][2]。

2. 华峰测控
- 模拟/数模混合测试机市占率国内第一,产品覆盖海力士、长江存储等主流厂商[5][6]。
四、其他关键企业
1. 晶盛机电:单晶硅设备龙头,布局减薄、键合等先进封装设备[6][3]。
2. 盛美上海:清洗设备差异化竞争,向平台化战略发展,覆盖前道至硅片制造[10]。
3. 屹唐股份:干法去胶/快速热处理设备龙头,通过收购MTI实现技术整合[9]。
五、行业逻辑与风险
- 核心逻辑:国产替代(晶圆厂采购动力强)、行业周期上行(本土产能扩张)、高壁垒支撑高估值[5][6]。
-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如先进制程设备)、客户集中度高(依赖头部晶圆厂)、全球需求波动影响资本开支[5][6]。
初见天际

25-10-01 09:33

0
兄,感谢,节日快乐
贺sir

25-09-30 17:50

0
师,每天那么多研报,你是怎么筛选的
Me射手座

25-09-30 17:45

0
先导智能可以看研报。
初见天际

25-09-30 14:24

0
兄好,先导最开始您是怎么估算的,怎么找不到了 泪...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