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固态电池

25-08-17 08:22 255次浏览
wutongsu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第一代电池:半固态,正极三元高镍,负极碳硅负极,电解质中液体含量5—10%,氧化物电解质为主,添加了聚合物形成复合电解质(IPC),工艺上:纳米固态电解质涂覆以及固态电解质层成型——所谓的隔膜。能量密度目前360wh/kg,最高420wh/kg

第二代电池:准固态,正极三元高镍,镍锰,负极含锂的复合负极,电解质中液体含量小于5%,基于第一代氧化物与聚合物的复合IPC电解质中添加卤化物及硫化物。工艺上隔膜,类隔膜完全消失。能量密度400-500wh/kg
第三代电池:全固态,正极无锂缺锂材料,负极金属锂或含锂合金,固态电解质沿用IPC电解质体系。能量密度超过500wh/kg。

从上述电池企业的正负极选择看,具备更高电压平台富锰材料,与更具高比能潜能锂金属负极、硅基负极受到固态电池企业青睐,其中锂金属负极应用显著提速。
无论正负极还是固态电解质材料界面稳定性是从半固态走向全固态的核心,通常还需要优化材料组成、结构和界面设计等方式来实现。此外,半固态过渡至全固态电池还需要逐步解决技术、工艺和成本等问题

据起点锂电微信,日产汽车:计划于 2025 年 3 月开始生产全固态电池,预计 2028 年实现量产。电芯能量密度可达 700Wh/kg 以上,循环寿命超 10000 次,快充性能最高超 10C。广汽:2024 年 4 月推出能量密度达到 400Wh/kg 以上的全固态电池。已经完成了 30Ah 大容量全固态电芯研发,预计 2026 年运用到昊铂车型上。
据 NE 时代新能源微信,智己汽车(与清陶能源合作):预计2024 年量产装车,续航提升同时成本下降 10%-30%。搭载清陶能源电池的智己 L6 续航能力可达到 1000km。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达 360Wh/kg 至420Wh/kg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wutongsu

25-08-17 09:39

0
负极材料
璞泰来 603659
璞泰来在固态电池领域有广泛布局:涉及硅碳负极、锂金属负极、固态电解质、复合集流体和半固态复合膜,公司在锂金属负极材料研发中,通过构建新型三维骨架结构来解决相关问题,在固态电解质和隔离膜方面,璞泰来完成了固态电解质 LATP 和 LLZO 的中试。
正极材料
容百科技68005司在固态电解质领域以硫化物电解质开发为主
同步布局氧化物卤化物等多种技术路线其中硫化物电解质材料粒度及离子电导率等性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为满足电池头部客户要求公司硫化物电解质中试线正在加速推进中目前已完成电解质连续式生产的产线设计部分量产设备完成带料验证预计于2025年年底竣工

固态电解质
厦钨新能68778:硫化锂气相法标杆,NL正极引领者

,璞泰来(603659)
wutongsu

25-08-17 08:32

0
2025年硅碳负极创新方向
1. 结构设计创新
多孔碳骨架+CVD沉积——在多孔碳孔隙内沉积纳米硅(5-10nm),利用孔隙缓冲膨胀。
案例:杉杉科技球形硅碳产品耐压性提升3-5倍,表面褶皱结构增强电解液浸润;贝特瑞第六代硅碳产品通过此技术将膨胀率压缩至<20%,循环寿命突破1000次大关,首效>90%。
核壳/梯度包覆结构
案例:华东理工大学的“硅核+碳纳米纤维壳”结构,3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77%→86%,逼近石墨水平(95%)。
2. 工艺优化
气相沉积(CVD)主流化:
璞泰来通过单炉产能提升(20kg→100kg)和国产设备降本,成本压缩至22万元/吨。例如:贝特瑞(5000吨/年)、璞泰来(2025年投产1.2万吨)。
预锂化技术:
氟化锂-草酸锂复合SEI膜技术将首次库伦效率从75%提升至88%,逼近石墨水平(95%),并降低界面阻抗50%

未来格局:石墨与硅碳的共生时代
尽局管硅碳负极优势显著,专家预测未来将形成“石墨保基本盘,硅碳攻高端” 的互补格局:
石墨负极:凭借1.6万元/吨的成本优势和6000次循环寿命,仍主导中低端市场
硅碳负极:以10倍能量密度、快充性能提升30%、低温适应性增强15-20% 三大优势,锁定高端市场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明确指出:“当前全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要聚焦以硫化物电解质为主体,匹配高镍三元正极和硅碳负极的技术路线。”据预测,到2027年全球硅碳负极材料市场规模将达600亿元,2030年需求量将达到16.23万吨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