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1、PCB产业链景气度验证与核心观点
·产业链景气度验证过程:PCB上下游整体值得关注,盘面上多股涨停,其紧密性被产业多张涨价函验证。7月中旬、8月中旬AI铜箔涨价,近期CCL等铜板企业发布涨价函,整体景气度持续验证,盘面情绪好。
$宏和科技(sh603256)$·AI趋势与投资逻辑:今年以来,投资人参与电子、电新大周期,发现价格高度敏感品种弹性更大。AI从去年方向不稳定发展到今年深入生活各领域,中国AI KPI未大幅提升,提升后将拉动上游材料、设备需求,需打开产业空间想象力,团队持续挖掘受益于产业链且业绩有反映的标的。
·会议核心问题与结论:会议核心问题是当前是否为二浪起点,答案是肯定的。后续由郑小路解读CCL/PCB情况,赵明解读上游PCB材料情况。
2、CCL与PCB需求及涨价逻辑分析
·CCL需求与订单表现:CCL行业需求跟踪显示,相关报告发布时间明确:2025年4月发布建筑建设版报告,2024年底至2025年初发布
生益科技 报告。企业基本面方面,建涛和生益科技当前AI产品占比有限,但整体基本面结实。订单状态上,从2025年年初开始,行业订单呈现满产满销状态,自5月起部分订单出现爆单现象,基础需求强度与2024年预期一致。
·CCL涨价驱动因素:CCL涨价存在多重驱动因素。当前验证方面,建涛在铜价未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已发出涨价函,验证了当前加工率和订单基础盘良好的状态。未来催化方面,铜价上涨为市场一致预期,若铜价上涨触发,CCL必然涨价;且建涛当前铜价未涨时已发函,后续铜价上涨或进一步推动其涨价。供给端逻辑上,台企聚焦马8及以上产品,忽略马7及以下需求,转产马7/8产品会导致产能损失(1平米FR4产能转产马7/8产品仅能生产0.6 0.7平米),上游需求挤压叠加铜价上涨、基础需求向上的状态下,中低端产品短期内或季度内或涨价一倍。
·建涛集成板推荐逻辑:建涛在涨价周期中具有显著优势。利润弹性方面,其在涨价行情中能同时赚取上游利润和下游CCL中低端利润,利润弹性最大。成长性方面,公司不仅布局高端马7/8产品,还向中端客户送样,并开展上游玻纤布、铜箔、树脂的研发及客户测试,若高端产品做成,或带动玻纤布、铜箔、树脂等材料协同发展,提升ROE水平并推动估值上行。估值空间方面,当前估值较为便宜,目标市值至少600亿港币(未包含估值上行逻辑),若市场认可估值上行逻辑,市值或再翻倍。
·PCB与CCL板块展望:PCB与CCL板块后续表现值得看好,AI仍为主线逻辑。当前板块估值无泡沫,8 9月为二季度业绩披露及三季度业绩预期的时间节点,业绩期临近。PCB板块业绩环比或继续超预期,若超预期将上调2026年业绩预期,进一步打开估值空间,板块后续或有超预期表现。
3、电子布与铜箔板块动态及标的推荐
·电子布订单与业绩预期:电子布板块当前处于二浪或二波起点。Q部与大客户及上下游供应商的订单正逐步落地,先体现在订单层面,今年四季度可见少量出货,2026年上半年有望进一步落实到发货或业绩层面。从发货量看,一代布一季度月发货量约120万米,二季度提升至160万米,三季度七八月环比增长20%-30%;二代布原月发货量4 5万米,9月环比有望继续增长。CTE作为高端布种起量最快,其下游应用包括
消费电子 (如iPhone 17)、AI服务器及倒装芯片,前两者需求明确,推动CTE在三四季度量环比快速增长。
·铜箔涨价与景气度验证:铜箔方面,三井近期财报显示其上调全年业绩预期,收入调高4%,净利润调高8 10%,其中HVOP(超低轮廓铜箔)量预期上调约25%,印证行业高景气度。三井涨价源于其将产能向高景气的三四代铜箔转移,减少低代次生产(如将RTF往12代转)。日系企业涨价是国内企业跟进的前提,例如7月中旬RTF涨价后,国内铜冠有望跟随。若铜冠2026年产能达1.3 1.4万吨,按涨价1.5万元/吨测算,业绩可增厚约2亿元。
·电子布与铜箔标的推荐:重点推荐
中材科技 与铜冠。中材科技电子布订单已落地,一代布、二代布及CTE量增趋势明确;铜冠受益涨价弹性,且四代铜验证进展顺利,日系企业已完成认证,中国台湾和大陆供应商验证预计8月底出结果,或成后续重要催化剂。当前电子布边际变化(7月审厂、8月订单落地)已发生,后续业绩有望上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