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再给大家聊市场聊股票,咱们聊聊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愿我的粉丝家人们都能成为一个无比强大的人!结尾有彩蛋!看一个人厉不厉害,不在于他说了多少,而在于他是否“简单”。
越顶级的人,越简单。越底层的人,越复杂。
就像芒格一生只做一类投资,几十年只看懂几个机会,每次都ALL IN;连刘强东都说:创业这十年,我每天想的就是怎么把快递送得更快。
真正的高手,看起来不像在拼命,却每一拳都打在关键点上。
这世上不缺努力,缺的是精准。高手的第一个特征:不贪多,只聚焦。
很多人失败,并不是不够努力,而是想要的太对。想上岸、想搞钱、想变强,什么都想碰,最后什么都做不透。
看起来每天都在干,实际上没有一个动作真正有用。而高手的第一步就是砍:砍掉一切多余的选项,只盯一个方向干穿它。
你去看所有顶级高手,没有一个是全面发展的,反而是全员偏科。
高手不是草率,而是经过大量训练后,已经把大脑简化成了一种自动识别关键点的模式。
决策路径越短,出手就越快,效率也越高。这不是鲁莽,是精准。
高手的世界是线性的——目标、路径、行动、反馈,全都干净利落。
普通人的世界是网状的——目标模糊,路径混乱,行动分散,反馈错位。就像越复杂的系统,越容易崩。
反应到交易上大多数人都在追求暴富,可是又没有暴富的能力,所以什么都想要,生怕今天不把仓位打满明天就错过赚钱的机会,结果往往都是相反今天把仓位干满第二天却普遍都是亏钱,当第二天出现机会的时候已经没了子弹。
因为人性面对这满世界的不确定,人本能地会慌,会想抓点什么稳稳心神。我见过太多人也有很多老粉总算是喜欢下午和我聊天,他们都有一个普遍特征,就是尾盘还想再买点什么。满脑子都是既要又要还想要,股市里还有一句话叫一招吃遍天下鲜。
相信大家都曾有过这样的疑问:真的是我太笨?为什么我这么努力每天复盘到深夜,为什么还是不如别人,为什么还是做不到稳定盈利?
其实这世上根本没有什么天赋异禀,所谓的天才,不过是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到极致的人。古往今来,真正的高手都在偷偷做着同一件事:把重复当饭吃。重复是最快的成长捷径,当你形成了肌肉记忆,重复积累的东西就会发生质变。当你把同一个动作重复1000次,大脑就会自动生成高速通道。反应到交易上当一个节点来临你就更容易变得稳准狠。
就比如说我的竞价模式,为什么如此稳准狠!从首板
西宁特钢 ,到一进二的福日。其他还有太多太多,到目前为止也就失败了两个创业板而已。为什么我能在短暂的竞价10分钟时间精选出目标,并且往往都会有所收获。关键就在于专注,长期以往的训练让我形成了肌肉记忆,有些一看就知道没戏有些一看今天十有八九能成,碰到好的节点和题材风口那就是坐上火箭的速度。
今天老师给大家点拨一番,如何形成这个肌肉记忆和判断能力,把未来每天所有能走出持续性或者连板的个股,把每个首板和二板的竞价形态,量能形态,竞价成交量包括匹配单,个股K线形态,筹码形态都截图下来,然后对当下题材热点度,情绪周期去做一个统计写一篇概述,最后得出概率结论,建立一个文档,每一个股单独建立文件夹做好自己的总结。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就是教我们在股市这个充满说不准的世界里,如何更聪明地猜,更靠谱地看,更理性地选。 它不承诺给你一个确定无疑的答案因为那不可能,但它能告诉你答案的靠谱程度,帮你量化风险,让你在迷茫时多一份清醒的判断依据,在决策时少一点盲目的赌博心态。它不是消灭不确定性的魔法棒,而是照亮未知地带的手电筒,是帮你在风浪里稳住小船的那根“定海神针”。明白了这些,下次再遇到说不准的事,你心里是不是能更踏实点,脑子更清楚点。这一步为师坚持了差不多有一年,能领悟多少最后还是需要看自己的理解能力,天赋高也许你总结个半年也有可能大成了,但是重复不是机械劳动,而是有目的的刻意练。就像打游戏要反复刷副本才能升级,人生也要通过重复来打怪升级。
最后分享一句我很喜欢的话:所谓开挂人生,不过是把简单招式练到极致。从今天开始,选定一件事,用重复的力量让它成为你的超能力!追求进步的同时也需要心灵的修炼,这对炒股尤为重要,很多顶尖的高手其实都喜欢研究佛法,其实很多交易者技术已经有所成最后还是失败最大根本就是心态,执念太深。所以我们除了对技术的精进同时也需要对心灵来一次深层次的洗涤让我们看清世界的真相,然后放下那些让我们痛苦的执着。
人最大的痛苦,往往就来自对这些“相”的死死抓住不放,也就是“执着”。这种种执着,金刚经统称为“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我书桌旁始终放着一本《金刚经》,其实它没有复杂的理论,核心就是教我们看清世界的真相,然后放下那些让我们痛苦的执着。
要想自在,就得学会“离相”和“破执”,就是别被这些表面的样子和概念框住,尤其是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正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听起来有点玄,其实道理很简单。
无所住就是心不要粘着在任何东西上。比如,过去开心的事,别老想着不放;担心未来的事,也别一直揪着心;就是眼前正在发生的事,感受它,但别让心被它死死拴住,像被胶水粘住一样。
生其心呢,就是心该动还得动,该想事想事,该做事做事,保持清醒明白的状态,活在当下。就像一面干净的镜子,有东西照过来,镜子就清清楚楚地映出来;东西拿走了,镜子还是干干净净的,不会留下什么痕迹。
修行就是要让我们的心练到这种境界:经历事情,但心不粘着;该干嘛干嘛,但做完就放下。这样,才能在纷纷扰扰的生活里,保持内心的那份平静和自由。
看清缘起性空、放下执着、心不粘着,并且把这些智慧分享给别人,今天给大家讲的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因为我也希望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获得觉悟和解脱。
今天给大家发一篇研究报告,其实老师这边有很多新鲜的投顾机构和研究员的报告,当下都是信息差的时代,你们绝大部分人能看到的都是早在投资圈流传烂大街的报告了,以后我会时不时的分享一些觉得行业潜力不错的给大家,希望你们不要只是一味的追求代码,而是通过学自行研究自己去挖掘潜力股,结尾最后附带彩蛋!卫星互联网重磅更新:中国低轨卫星发射节奏加速,行业预期出现重大拐点!
国网星座:7月27日至8月4日,卫星互联网低轨05-07组卫星接连成功发射,其中06组是国网星座首次从海南商发发射,07组是国网星座首次由长征十二号发射。今年国网星座已经发射6次,其中4次在6-8月,发射节奏明显加速,随着发射场地和运载火箭的匹配性得到验证,预计下半年和明年国网星座发射密度将进一步提高。
千帆星座:7月21日,垣信卫星发布火箭发射服务招标公告,拟采购一箭10星/一箭18星两种搭载规格的火箭发射服务,共计7次发射服务、发射卫星94颗,招标金额13.36亿元。相比2月的第一次招标(因供应商报名数量不足三家而宣告失败),此次新增一箭10星载荷标准,意味着运力满足2.8吨的民商火箭也有望参与千帆星座组网建设,看好后续投标结果落地的催化。
吉利星座:预计在北京时间2025年8月9日0时许,“捷龙三号”遥六运载火箭将执行发射任务,计划将吉利星座04组卫星送入高度600千米、倾角50度的近地轨道(LEO)。本次任务吉利星座04组包含11颗卫星。吉利星座建设分三期实施,一期规划72颗卫星,实现全球实时数据通信,提供中低速
卫星通信 服务,支持全球2亿以上用户;二期规划264颗手机直连卫星,支持存量手机直连卫星通信,提供全球商业服务;三期规划5676颗通信卫星,提供全球商用低轨宽带通信服务。
民商火箭:星河动力的智神星一号、蓝箭航天的朱雀三号、天兵科技的天龙三号等可回收火箭计划在下半年首飞,国内火箭回收技术有望迎来突破,发射成本的下降将进一步释放低轨卫星部署需求。民营火箭首飞仍是当前产业链重点。天兵科技的天龙三号、蓝箭航天的朱雀三号、星河动力的智神星一号、中科宇航的力箭二号均计划于 2025 年首飞。上海垣信公告的13.36 亿火箭发射任务,也预示民营火箭是推动千帆星座和未来GW星座建设的重要抓手。
发展意义:1)卫星互联网是卫星通信发展的高级阶段:卫星通信经历了早期专线、专网时代,当前正处于以个人宽带接入为主的卫星互联网时代。2)卫星频轨资源竞争激烈,国际遵循“先登先占”原则。L、S、C、Ku、Ka等卫星通信频段资源的使用和申报已趋于饱和,Q、V等更高频段资源正逐步成为各国申报储备最新目标。3)卫星互联网建设天地一体泛在连接,属于我国“
新基 建”中的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意义深远。
市场判断:年内主题行情轮动加快,市场对于“边际变化”、“事件催化的持续性”、“筹码结构”、“宏大叙事”的追求远高于短期的业绩兑现的确定性。机构当下的审美,短期有从0到1的超跌底部新变化,中期有行业公司基本面情绪面的持续催化,远期有从1到100的市场空间想象力。卫星下半年密集发射期,政 策面消息面催化不断,行业进入预期反转阶段,结合8月
军工行情,标的位置普遍还在相对底部,值得重点关注。
商业航天:
1)整体股价处于低位=>筹码结构较好;
2)下半年“密集发射”、“火箭回收技术突破”、“科创板第五套纳入商业航天带来密集上市预期”、“政 策呵护”=>事件密集催化;3)商业航天事关国家安全,国网、千帆等规划清晰且确定性高,与美国赛跑抢占轨道及频段资源。
4)体制内纷纷下海创业,一级市场融资火爆,进一步验证产业拐点临近。
密集催化:
1)下周一早上垣信卫星运载火箭13亿招标订单开标;
2)华为卫星载荷上天;
3)密集发射组网新闻;
4)一代增强星大单招标;
5)二代试验星发射;
6)商业航天审批转入绿色通道;
7)中国版Starlink启动在即;
8)Mate80新机首次直联低轨卫星。
观点:8月好戏刚刚开始,当前来看,卫星互联网处于基建早期阶段,看好卫星和火箭为核心受益环节,率先出现预期拐点;长期来看,地面应用端(占全球卫星产业总产值90%,其中地面端50%、服务端40%)潜力最大,关注卫星运营服务以及地面终端应用环节的发散机会。
卫星制造:备高可靠性要求(卫星故障损失达数千万人民币)和长周期验证壁垒(研发+在轨验证需3-4年),业绩确定性高。
西测测试 、
陕西华达 、
上海港湾 、
臻镭科技 、上海瀚迅、铖昌科技。
运载火箭:短期两年内消耗型火箭因发射需求迫切最受益,关注动力系统(如
航天动力 的发动机、金属结构件,单件价值量千万以上)及结构件供应商;长期看两年后可回收火箭聚焦大运力载荷任务,消耗型火箭仍将承担补星及灵活发射需求。航天动力、
国机精工 、
铂力特 、
超捷股份 、
高华科技 、
斯瑞新材 。
风险与挑战:
技术迭代风险:可回收火箭研制周期较长,2028-2030年或成熟,短期依赖消耗型火箭;卫星及火箭发射存在技术故障风险(如Starship爆炸),国内体制保障下安全系数较高但仍需时间验证。
竞争与政 策不确定性:国际竞争激烈(如美国发射审批效率提升),国内跨部门协作及标准统一(如
5G NTN协议)尚需推进。
产业链成熟度:部分环节(如可回收火箭、手机直连芯片)仍处研发阶段,业绩兑现存在时间差,需关注招标进度及订单落地。
火箭一半以上的成本在发动机,发动机价值几千万上亿,财联社介绍铂力特
3D打印发动机核心零部件,定制了火箭20多项零部件,和机构交流也说三季度订单不错,可能是火箭里面业绩增长比较快速验证的公司,目前位置还低可以重点观察。
$铂力特(sh688333)$
打开APP领取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