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信念语录

25-08-08 11:29 148次浏览
木在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准备把养家老师在 股吧的和清华的演讲都贴过来 
为了自己看 
越来越觉得养家老师的心法才是股市成功的捷径
我快要撑不住了  需要一个信念  需要一个可以为之粉身碎骨的目标
昨天大哥建议我学学经济学   他不知道  我已经在股市赔的负债累累了  以后多学多分析 希望可以走出来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1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木在

25-08-12 09:02

0
做短线的关键
短线的关键呢,在我看来就是一定要有大局观。大局观是政策面、资金面、技术面、基本面的综合,相辅相成的。
炒股票一定要有价值观,时刻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审视这个市场。选择机会大于风险的股票来进行操作,而不是拘泥于止盈止损这样的一些交易逻辑。就是因为很多人会提到:我这个股票是多少钱买的,如果我赚了多少,我就要卖出;如果跌到多少,就一定要出局。决定我们买卖的永远一定是风险与机会的比较。
一个股票比如说你是在10块钱买的,那你应该是看到15到20块。我们通常是要有30%以上的获利,然后再预测介入。虽然在这个实际过程当中,可能也许我们只赚3个点,5个点就走了,但是如果一个标的你在买入的时候,你只看三个点五个点的话,那么意味着这个标的其实你并没有那么看好。那么这样的操作,在我看来,可能我就选择不操作了。我一般选择的标的,都是我要能够去看到30%以上的空间,甚至翻倍的空间,然后我再去进行操作。
然后对于一些纯粹的按照技术分析来进行的操作,我认为虽然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但是仍处于一种见招拆招的阶段,如果你能看到更大的局,应该追求未出招已应招的境界。纯技术有其局限性,同一张K线图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其背后所参与的投资者的心理状态也大不相同。同样的技术形态后期的走势却可能完全不同,这可能也是长久困扰很多技术派选手的问题,但是如果能够把局看得更大一些,也许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单个个股走势本身有不确定性,把整个板块一起看,就更容易理解了,看懂其后的题材支撑和板块走势。早年我研究技术分析时,也总是为此类问题所困惑。对于刚步入市场的短线爱好者先泼些冷水,纯K线技术的打板统计胜率约在45%左右,简单所谓的追龙头模式,胜率也大抵如此,大致等于澳门赌场。
持续性也是很重要的,可能一个板块,如果说虽然今天发动的时候强度也很高,协同性也很好,各方面都表现的非常不错,但是如果第二天马上让第一天发动进攻的大部分人都亏钱的话,那这样持续性不太好的话,可能后面这个板块它不是一个太好操作的板块。对我们来说,最好操作的板块应该是同时要剧本这四个特性,还要有好的持续性,能让这些做出攻击行为的投资者能够在后面能够不断的赚钱。有了这样一个持续性的保障,这样的大盘对我们来说才是比较容易操作的。
木在

25-08-12 09:01

0
短线的交易逻辑:
短线的交易逻辑,我觉得这一点是比较重要的。因为我们很多人在交易的过程当中,经常会迷失掉。因为我们会发现好像:这个股票为什么会上涨,好像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或者是那样的原因,因为刚好碰巧碰到了这样一个比如说某一个技术指标,比如说或者某一个事情。我觉得重要的是要搞清楚市场在什么样的一个阶段,然后选用一个该用的方法。
在一个强势的阶段,通常我们选择做最牛的股票的方法,有可能的话呢,这样的标的也可以多拿几天。在强势阶段为什么做最牛的股票,这个数学模型是这样的,因为在一个强势市场里面,实际上是不断的有增量资金进来的。打个比方讲,市场进入了一个快速的增量资金阶段,比如说每天假设会有100亿的增量资金来到这个市场,那这些资金是怎么选择这些标的的呢,它们并不是我们三千多个标的完全平均分配,它一定是会有的股票分配的多,有的股票分配到的少。对我们来讲,既然如果是这么一个右增量资金的市场,我们尽可能的去找到增量资金获得最多的那个部分,去进行操作。那么获得更多的部分,那其实原理就是那部分的筹码它通常是更有人气的。那么更有人气的标的,它通常就是那些最牛的股票,让人不断赚钱的那些股票,那些股票是最具被人气的。如果你是在一个增量的市场阶段,那么你去参与这样的一些标的,也许你感觉上涨涨了很多了害怕,但是如果后面它还能够得到更多的增量资金的话,也许从数学的逻辑上来讲,它是性价比最优的一个方式。所以为什么在一个强势的阶段,我们尽量要做最牛的股票,其实我们从这个模型来说,也不是选择最牛的股票,选择在这个阶段能够获得更多增量资金的一个标的。应该逻辑上是这样的,通常增量资金来自于这些最牛的这些个股。直到这个牛股涨到了某一个高度以后,因为它是在太高了,里面的人都要选择卖出了,增量呢,它可能觉得这个标的虽然还是很有人气,但是这个已经涨了10倍了,那我们可能要找一个候选的,重新开始一个,启动一个新的。我们那个时候再来选,通常它仍然是一个人气标的,只是这个人气标的会不断的有一个替换的过程。
在一个弱势的阶段,我们通常的操作,一般来说,最好弱势阶段就是尽量减少操作。如果说我们弱势阶段也想把握一些机会的话,也不是不可以,通常我们这种阶段做的方法叫超跌反弹的方法。通常就是找一个所谓的情绪崩溃点,在大盘超跌之后,选一个超跌的板块里面超跌的个股,通常这种操作,往往第二天就是要走,也不要有太多的想法,即使套牢了,也要走,尽量也不要补仓。因为如果你买一个超跌反弹,是做一把非常短的赚钱,不管赚不赚钱,还是第二天尽量要走。
如果是在一个平衡的格局,会产生一种情况,有时候这个热点追上去它可能效果不一定好,也不一定下跌,但是你如果追涨的话呢,它可能持续性不太好,那么追涨的效果也不一定好,这倒挺像现在这段时间的,你手上持有的标的可能也不一定亏钱,但是你去打板的话,可能持续性不好的话,你可能要亏钱了。在这样的一种阶段呢,可能比较适合去埋伏。可以根据你对政策的一些判断,一些事件发生的时间点,去进行一些推理,然后进行一些所谓的埋伏的操作。当然如果有可能产生突破的时候,更适合这样的一个过程。比如说像现在是一种偏向于震荡的行情,我们的操作通常不会选择很大手笔的去操作,是一种试错的心态。如果市场真的产生了突破,板块也产生了突破的时候,那我们再加大仓位进入一个顺势而为的操作。通常来讲都是越强越好,但是因为市场的进展,就会产生很多强度的强势带有突击性,所以我们现在就要给多的来重新审视这个问题。在当年的时候,我们这个方法的辨别的成功率是非常高,但是在现在市场进化的角度下来看,可能他还是一个依据,但我们需要考虑的更加的远一点。
木在

25-08-12 09:00

0
时间架构:
因为我自己大部分的交易,可能相对来说,是一种偏短线的交易模式。但是我觉得我们短线的交易有时候还是要依附于中长期的时间架构。特别是随着最近几年,这个市场其实很聪明,我的一些心法理论被更多的受众群体学以后,这个市场得到了不断的进化。在这样的基础上,如果你还想要获得超额收益的话,你就需要看更长的周期。
我打个比方,以前我们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可以赚钱了。只要这一天我们觉得大盘大概率没有问题,然后有一个最强的板块,它有很多股票可以涨停,我们大概也知道,这个板块收盘以后会是大家讨论最多的一个板块。那么很简单,你只要在当天把筹码都推进去,都去买这个板块,大概率第二天你是会赚钱的。但是演变到今天的话,发现不是这样的,因为这个市场不断地进化了,所以也许本来这一天不该有这个板块发动的,但是因为更多的人知道了这样的秘密,因为大家觉得我只要用这样的方法,就一定可以赚钱了,这个板块才发动了。基本上这个方法在五年以前是屡试不爽的,很多早期的涨停板敢死队就只是通过这样简单的方法,他们今天买明天卖,就可以获得很多的财富。但是到今天的话,这样一个简单的模型,相对来说就会不那么有效了。因为这个市场经历了不断的进化以后,基本上大家整体都达到了这样的程度,所以别人看两天的时候,那你可能需要看到三天五天甚至更长的周期,如果你能把那个周期看的更清楚的话,那么再来做当天的话,可能你才能获得更高的成功率。
中长线交易以短周期的累积为应变。我们的操作理念虽然很多时候一开始是短期的,但是有些标的到后面我们觉得愿意拿的更长,因为我们看到了更长的一个时间架构,一些标的我们觉得它是会成为一个阶段的主流。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变成了一种短线交易的累积。打个比方:大概在2012年的时候,我跟市场上最顶尖的那些游资一起讨论的时候,他们绝大部分人还是今天买明天卖的方式,因为他们会觉得,我今天买了以后,我通过当天的走势大概是能推断出来,但是明天是不确定的。所以对他们来说,大部分的操作放在一天的周期来进行的。但是后来发现,第二天卖掉了这个股票以后,发现可能这个过程也没有结束,然后还是要买,可能发现手上的那个标的是最佳的标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没有必要第二天把这个头寸了结掉,可以持有一段,然后获得更高的收益。
同时关注不同周期品种的价格演变,并且发现规律。我们发现整个资本市场的股票,根据它价格的演变,分为不同的周期。一些同样周期的品种,会表现出一些差不多的规律,不同周期的有不同周期的规律。我们根据周期的不同,找到这样一些规律,来进行操作。打个比方:比如说这一波行情,大家通常能够感受到的是在2月份中旬,就是过完年以后,开始发动的。但是其实有一批标的是领先一个周期的,这就是以茅台、格力为代表的一些品种,它们基本上是在1月份就开始发动了这样的行情。对我来说,可能我判断这个市场什么时候见顶的话,我会用茅台格力这些作为一个领先的标的来分析,它们大概领先了一个多月的周期。如果这些标的没有见顶的话,那么这个行情很可能并没有简单的结束。当然它只是不同周期,并不能代表你能够创新高,茅台能创新高,其他的一定能创新高,只是表示他的周期没有结束。但是不排除它的周期是一路上涨,其他的周期可能是以一种震荡的方式来引发它的上涨周期。上涨周期是上涨周期,并不一定代表价格一定会上涨。同样的,下跌的周期,有的股票它下跌的周期表现的是非常的强的。这只是带来了一个比对周期的推理。
木在

25-08-12 09:00

0
成交增量
这是说,在市场上涨的过程当中,我们希望市场表现的是有一个增量。这样的话,实际上是一部分资金落袋为安以后,他害怕踏空他会不断的买进来,这个就是所谓的存量资金,它是不断的进入、退出来,然后看到市场上涨以后害怕踏空又进去,进去以后可能又有点担心,又退出来,场内的资金可能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但是在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实际上他大多数是赚钱的。如果是一个赚钱的过程的话,那么通常他会增加一个叫“羡慕嫉妒恨”的成员。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我记得那年我在学校的时候,我是九七年的时候去开户的,我跟另外一个同学一起开户的。当时我们遇到了五幺九行情,因为我们赚钱了嘛,我们两个人不断的讨论股票。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寝室里边的同学说,“你们两个不好好学,天天炒股票,你们这样会影响学的”。到后来,因为我们会有一个赚钱效应嘛,我们会不断的赚钱,接下来会有其他的同学加入到我们的行列,最后我们整个寝室所有人都去开户了。这是一个没有办法的一个过程,因为你是在一个群体当中,如果你们是一个寝室,你所在的一个群体有人开始赚钱了,那么其他的同学他就会有一种“羡慕嫉妒恨”的状态,他们就很容易加入到这样一个行列里面来。那么这样的过程就会表现是市场的成交量的上升,伴随着这个上涨的过程。
英雄的力量
在这个市场很多的股票上涨,可能一开始我们也搞不清楚它为什么会上涨。比如说这一轮比较典型的就是“东方通信”。在我看来,“东方通信”就是一个典型的精神领袖。为什么这波行情,就是过年以后有这样的一波很强大的赚钱效应,从游资的角度,很大程度上因为有东方通信这样的标的,我们把他视作一个英雄。这样的一个标的,市场在下跌的时候它涨到五倍七倍,往十倍的方向上去,在这样一种强烈的赚钱效应下,在这样一种英雄力量的感召下,很多的人就会觉得这个地方,为什么我不能涨这么多,你东方通信你是炒什么,你是炒5G吗,你是炒你国企的因素吗,融资融券的因素吗,我们也有很多其他类似这样的标的,我觉得你东方通信可以涨这么多,我为什么不可以涨这么多?那么在这样的基础上,逐步引发了这样大家看到的这样一波行情。多巴胺效应上瘾嘛,因为我觉得这个也是一种人性吧,因为你在股市不断的操作赚钱,它会产生多巴胺这种效应。其实一样这个是基因的原因,因为人如果获得了一种快乐,如果你获得的这种快乐是短暂的,不是持续的,这个时候基因就会想办法,让你用一种上瘾的方式,去做更多的这样一个行为。我们可以根据多巴胺的效应,对我们来说,这个市场上面我们知道,每个人有不同的模式嘛,就比如说像我们这样一群人,很多的做股票我们叫做打板,就是在涨停板上买股票。那么这个打板的人,如果这段时间,发现他打板经常赚钱,这时候他会获得这种快乐。有一些所谓的我们叫做股性好的股票,就是这个标的打板了以后,他老是让你赚钱。就像东方通信这样的,在之前的一段时间里,这样的话很多人就会上瘾,只要东方通信去涨,他就一定要打这个板,他的这种行为已经变成是一种上瘾的模式,一种惯性的模式。只要再继续赚钱,他就会继续的进行这样一个行为。通常我所选择的标的都是所谓股性好的,它是能让打板的人赚钱的一些标的。因为这些行为在后面通常还会有延续性。如果你在某一个地方找到了一个预期差,里面包含了类似这样的标的,那么你可以预感到,后面只要这个公司受到了信息刺激,或者受到了相关的资金推动以后,肯定那些曾经打过板的还会继续做出同样的行为,那么你就可以进行一个相对应的套利行为。
木在

25-08-12 08:59

0
赚钱效应:
害怕踏空的心理
一个多方循环当中,害怕踏空的心理会比落袋为安的心理更强。这也是为什么市场一旦开始上涨,速度会非常的快。因为很多人会有一种害怕踏空的心理,因为这样的一种心理在我看来,会比落袋为安的一种心理表现是会更加强的,所以也是因为有这样一种心理在,所以我们通常有机会去把握一些超预期的行情。因为市场上涨的时候往往会超过你的预期,很多人害怕踏空,他会不断的进入,一直到多方所有的筹码全部押到这个市场里来(没有逻辑的筹码),那么才会进入到顶部的一个过程。否则只要有害怕踏空的心理存在的话,那么可能这个多方主导的循环就不会结束。
木在

25-08-12 08:59

0
空方循环:
空方循环是什么?空方循环其实基本上是和多方循环对应的。它跟多方循环相比,是一个空方主导造成的,多方循环是由贪婪主导。为什么它的这种规律总是会这个样子的,因为这个是人自身的一种基因所决定的。这也是刚才讲到的为什么“色即是空”,因为我们做出的一些行为,很多你觉得是理性的,你觉得你做出的判断,是你自己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判断,但是实际上我们更多的判断,我觉得是基因帮你来做的。因为我们的一个模式,就是人的基因的求成模式。,你现在所有的行为,绝大部分行为都是符合这样的一个逻辑的。所以为什么一个男人看到一个美女,身材好的一个美女,她身材好不好,你不需要去定一个具体的什么数据去测量,看一眼,男的看一样就知道了,因为你的基因早就帮你做好计算了。同样的道理,为什么你会有贪婪的情绪,因为我们的基因里面需要我们去获得更多的财富,这样便于我们的基因可能得到更好的传播。那么在这个角度,你很多的行为都是基因在操控,不是你自己真正的一种思想。除非你是真正学过内观,学过禅定,用这样一种东西来思考的人,但是这样的人1%都不到。绝大部分人都逃不过这样的一个心理过程。
空方循环的时候,这是一个由恐惧主导的过程。这个就是同样的道理,因为它是一种求成模式决定的。因为我们人类面对各种事务的时候,总是会害怕,有的人可能是会恐高,觉得这个东西可能会威胁到我的生命。那么一样的道理,当你做投资的时候,如果你是把你自己大部分的财产放在这样的市场里面的时候,正常来讲你也会经历这样的情绪过程。包括我自己在过去的投资中,也同样是经历过,所以也是时刻告诉大家,我们一定要敬畏这个市场。因为如果你不敬畏这个市场,总有一天会被自己恐惧的心理所支配。因为这个过程基本上分为犹豫、抵抗、崩溃、解脱。一开始的时候,下跌的时候,你会怀疑,觉得是不是这个地方可能还会上涨,这个是没有问题的。内心是处于一种抵抗的状态。然后进入不断的下跌以后,开始逐步的有人崩溃了,那有的人可能直接在这个崩溃的过程当中选择割肉离场;有的人可能他选择不看这个账户,我不管这个套路,我坚定,我非要解套才能卖。那么慢慢的进入一种麻木的状态,当这种麻木的状态一直累积到某个阶段,他可能需要寻找一种解脱,因为那个地方是你一种求成的本性始终在提醒着你,所以你需要一种解脱,然后为了解脱,你需要把你手上持仓的股票卖掉,当你卖掉的时候,那个阶段可能差不多就是一个底部了,大多数人都无法避免。
木在

25-08-12 08:59

0
多方循环:
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可操作性和不可操作性。所谓的可操作性,就是当整个市场情绪的循环,进入多方循环的时候,这样一个部分我们称为是一个可操作性的。那么多方循环他的整个过程,基本上符合这样一个规律,也可以在当中再细化一点,但是大体上符合这样一个规律:
从一开始的酝酿,开始有一部分人开始赚钱了,赚钱了以后会吸引后面的人来加入。或者是他自己一开始赚钱了以后,他觉得他的仓位不够,他要加大仓位,他觉得这个市场已经可以做了,那么这是一个强化的过程。后面会演变到一种疯狂,就是大家会完全没有风险意识,感觉就是你如果再不来参与,钱就会被别人赚走了。经过这个疯狂的状态以后,可能会到达顶部,通常到达这个顶部以后,如果没有政策因素影响的话,纯自然的状态下,因为经历了这么一段赚钱的经历以后,大家都赚钱以后,即使回落以后,大家还是会抱有期待的,直到这种期待慢慢的消亡。那么这个也就是告诉我,为什么我不用害怕在大盘高位满仓。因为哪怕你在6000点满仓也没有关系,因为它会有一个期待和消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面只要能够捕捉到这样的情绪在的话,足够我们进行一个策略。当然你可能不一定是卖在最高点,你会还掉一点,但是当我们感知到这个市场已经进入到期待和消亡的阶段的时候,我们就离场就可以了。打个比方,现在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比方说现在这个市场走了这样一段行情,那么可能这个过程当中,很多人都会犹豫,这个市场还会不会再涨。那么如果是当中的强化的阶段,通常是这个样子,也许这段时间回调了一个多礼拜,很多人都在猜,是不是牛市已经结束了,或者是怎么样。那么如果你问一个问题,如果这个时候大盘再涨起来的话,是不是那些先退出来的人,他又会重新进去呢。还是说外面的人是不是还有更多的资金买进来呢。如果当市场还是有这样一种状态的话,那么很可能这个地方还没有结束。但是如果期待的状态是所有的人在这个地方,他们的心理状态已经演变成一种,只要在涨一点,反弹我就卖了,我不想再玩了。如果当大多数人初一这样的一个心理状态的时候,那你赶快卖掉,接下来就是要消亡的过程了。那么现在就变成:你要去判断,这个地方你是要进行了解的,那你就是要猜测,整个市场是不是到了这样了一个过程。是拉起来以后很多人还会再进来呢;还是说你要拉起来了,所有人都跟着  (今天在给老子解套,我一定卖掉)。
木在

25-08-12 08:58

0
接下来讲一讲,我们具体的整个市场资金是怎样的分配过程。它分为多方循环、空方循环、赚钱效应、时间架构、短线的交易逻辑,如何把握热点、做短线的方法、做短线的关键几个部分组成。
木在

25-08-12 08:58

0
刚才讲到的是 “万有引力”,它是不存在的,是虚幻的,是假的,因为它只是一个阶段的大众对市场的认知。同样的,爱因斯坦或者霍金的理论,也只是现在这个阶段稍微更高级别的认知,但是它永远不是真理。因为我们只能无限接近真理,你永远达不到真理。真正的真理是遥不可及的,因为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哲学家说过:我们先有的所有人类的认知,相对整个宇宙来说,太渺小了。我现在所讲的这些心法可能也只是领先这个市场十年,二十年,但是它也不是真理,真正的真理是达不到的。站在真理的角度来看现有的所有理论的时候,你突然发现“色即是空”,“凡有所相 皆为虚妄”,所有这些都是假的,全部都是虚幻,全部都是幻觉,只有变才是不变的。因为理论可以不断地进化,但是永远达不到真正的真理。
木在

25-08-12 08:58

0
那些公募基金,他们能看到的是一年或者三年,而巴菲特他能看到五年十年二十年,那么在这个角度上,巴菲特获得了超额收益。因为今天我们是面对A股市场,那么你要获得超额收益的话,你应该更多地对散户的情绪变化,去做研究和了解。那么在这个基础上,你才有更多的机会获得超额收益。变是不变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也是在前两年,市场行情不是太好的时候,然后我看一些哲学方面的书籍,对哲学方面做一些研究。偶然看到了“色即是空”。所谓的“凡有所相,皆为虚妄”。以前虽然我也知道这些话,但是在没有研究股票之前,我也不明白这些话表示的是什么意思。但是当我的理论顿悟了以后,我在看这句话的时候,我觉得在这个方面我明白了,所以我在这个方面来解释一下:什么叫“色即是空”,什么叫“凡有所相皆为虚妄”。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