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AI智能眼镜

25-08-08 11:15 327次浏览
wutongsu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6.AI智能眼镜概念股梳理

亿通科技 :公司是全球首个接入ChatGPT AI眼镜芯片供货商,通过设立鲸鱼微电子进军芯片与传感器领域,开启向 AIOT、智能出行等领域基础设施提供商的转型之路。
硕贝德 :据公司官方信息及市场反馈,硕贝德是北美AR/VR品牌厂商的核心天线及散热器件供应商,并已批量出货相关产品。此外,公司还与国内外数家主流VR/AR厂商建立了产品合作关系,进一步巩固了其在AI眼镜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
明月镜片 :公司目前在天猫、京东 、小米有品旗舰店售卖的智能眼镜sasky具有语音助手功能,可以语音唤醒SIRI、小爱同学,并具有接打电话、导航、音乐休闲放松等功能。
博士眼镜 :作为眼镜零售行业的佼佼者,博士眼镜已与多家顶尖智能眼镜品牌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公司还积极布局智能眼镜“最后一公里”的验配业务。
万祥科技 :数电传控集成组件及微型锂离子电池可应用于智能眼镜
雷柏科技 :公司官网显示,智能穿戴产品有智能音频眼镜Z1 STYLE。
亚世光电 :公司专注于光电显示产业,深耕液晶显示器和电子纸显示模组两大主导产品。
亿道信息 :公司 2015 年成立子公司深圳市亿境虚拟现实技术有限公司专注 XR 领域,已推出多种相关产品。2023 年 11 月 15 日互动表明与 Rokid 合作研发多款 AR 空间计算产品,2 月 29 日互动称在虚拟现实领域曾与英伟达 探讨但暂无实质性研发项目。
丝路视觉 :AI智能眼镜出货量和渗透率还有待提升,为应用和内容的供应商。
宝明科技 :公司生产的LED背光源和Mini LED背光源产品已为AI眼镜供货。
长盈精密 :2023年已为北美虚拟现实品牌AI眼镜提供结构件,目前重要客户的AI/AR眼镜正在开发当中。
万祥科技:数电传控集成组件及微型锂离子电池可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等小微型智能终端,如智能眼镜等。
佰维存储 :为Meta最新款AI智能眼镜Ray-Ban Meta提供ROM+RAM存储器芯片。
环旭电子 :公司的SiP模组产品已经在客户的类似产品上使用。
中科创达 :开发了基于AR1的轻量化智能AR眼镜方案,打造端侧智能的能力。
佳禾智能 :目前将空间计算领域的核心技术专利应用于耳机、智能眼镜和增强现实(AR)设备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wutongsu

25-08-11 06:42

0
看华灿,24年营收是历史上最好一年,预计超40亿。25年的期待,底子是原材料(蓝宝石)+Miniled显示与照明芯片(江苏+浙江基地升级),新动能是Micro led芯片+显示模组(珠海全球第一条量产线)+Mled终端(与晶芯合资珠海项目)+氮化镓业务市场化全铺开(原募投基础+与晶通半导体合作项目)。
切入的行业赛道包括半导体材料与显示(氮化镓)+Ai眼镜(微显示模组)+Ai PC与电视机等家电(显示芯片)+新能源车HUD与车载屏等智能座舱(显示芯片)+影院、演艺等娱乐设备(显示与照明芯片)+基建、家用等各种节能照明需求(照明芯片)。
24年可说是华灿困境反转的转身年
wutongsu

25-08-09 10:10

0
全彩显示有望在2026年小批量出货,整体市场突破百万台出货;2027年会迎来大批量
彩色产品的突破将是市场爆发的关键转折点:一旦量产成熟,市场有望快速突破百万台量级,并在 2027 年跃升至千万台以上规模

$北大青鸟环宇( hk08095 )$ 《信報》方立琪: MicroLED勢成AR主流
繼續拆解上周留下的提示詞:MicroLED、亮度紀錄、世界唯一。
所謂MicroLED,是把LED陣列微小化,縮至原本的1%,且通過巨量轉移技術,把微米等級的RGB(紅綠藍)三色MicroLED搬移到基板上,形成各種尺寸的顯示器。
理想中的穿透式智慧眼鏡必須符合三大條件:首先,顯示光引擎尺寸大小在1立方厘米(cc)以下,減輕穿戴眼鏡的負擔;其次,為確保不受天氣或場地等外在環境影響,顯示器的入眼亮度要達4000尼特以上;最後是解析度最少為4000ppi,讓投影放大的畫面清晰。
JBD技術創世界紀錄
不管是PPI、亮度、對比度、光引擎尺寸,MicroLED皆表現優異,但因全彩化技術瓶頸,目前仍以單色顯示為主,主要是資訊提示、導航、翻譯,以及提詞器等基本的顯示資訊功能;這為Micro  OLED 方案留下生存空間,但中長期來看,MicroLED是絕佳的選擇。
全彩化技術瓶頸有不少,例如紅光的外部量子效率過低,加上微型顯示器尺寸太小,造成視場角(FOV)過小影響觀看視野,而目前在相關技術領先的正是北大青鳥(08095)旗下的JBD,JBD堅持AlGaInP(磷化鋁銦鎵)紅光技術路線,AlGaInP擁有最匹配紅光的禁帶寬度,是用於製作紅光LED最成熟的半導體材料。
據JBD指出,過去9年從創造這項技術開始就保持着微顯示亮度的世界紀錄,繼2023年的R、G、B全都突破100萬尼特大關後,2024年再刷新紀錄,綠光突破1000萬尼特,作為對比,手機的亮度通常是1000尼特以下,即JBD的綠光是其萬倍水平,紅光和藍光也分別達到150萬及200萬尼特的新高,這些都是最新的MicroLED亮度紀錄。
鑑於光波導(Waveguide)鏡片效率很低,約在1%以下,所以需要很強的光來通過光波導鏡片,才能顯示在顯示器上,業界人士認為,AR顯示亮度必須超過100萬,甚至1000萬尼特,由此可見,作為亮度紀錄保持者的JBD,是唯一透過MicroLED打入AR門檻的廠家。
有硬核科技博客直言,自2019年以來一直關注JBD的發展,認為JBD在MicroLED製造和演示系統的品質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而且是唯一一間向客戶出貨基於MicroLED的AR眼鏡產品的公司。換句話說,到目前為止,若AR眼鏡廠商想用上MicroLED,特別是全彩化技術,JBD近乎壟斷。
JBD現時的的「蜂鳥」(Hummingbird)系列已支援30度FOV,今年上市的的「走鵑」(Roadrunner)逐步擴大至45度FOV,明年上市的「鳳凰」(Phoenix)更支持56度FOV,鳳凰系列將基於JBD去年發布的單片全彩技術平台,它是全球首個透過垂直堆疊實現小於5微米像素的彩色MicroLED技術平台。
回說上周笑稱JBD能否為北大青鳥帶來30倍回報的問題,筆者不熟創投圈生態,但既然Pre-B輪估值已屆獨角獸10億美元的水平,IPO時或上市後估值達50億美元應不致癡人說夢,畢竟,創投項目有這麼大的流動性風險,期待「倍倍」聲的回報並非不合理。
北大青鳥資產豐厚
據網上資料,JBD擬聘請精通美國紅籌股上市規則的專才,若其技術保持獨當一面而MicroLED登上大雅之堂,50億美元以上的估值或許成真,假設北大青鳥持有的股權被攤薄至10%上下,這就是38.9億元的價值,對比約7億元的的賬面值,有逾30億元的增值,對比約1.5億元的投資成本,就是近25倍的回報。
當然,這有機會屬太樂觀,打個五折,未來JBD的股權值19.5億元,加上約29.5億元的青鳥消防(002960.SZ),淨資產達49億元,由於曾出現套現青鳥消防回饋股東的動作和JBD具一定潛力,資產折讓「打三折」不算進取,這就是14.7億元,比北大青鳥現市值高四成。
JBD的技術發展有不低的風險,對青鳥消防股權給多少折讓亦是市場說了算,但數就是這樣計:若以最新每股0.71元買北大青鳥,等於大概以三五折持有青鳥消防,並免費獲得JBD期權,該期權賬面內在值是0.46元,未來有機會歸零或升至1.29至2.57元,有幸達到中位數1.93元,即以0.71元的「蔗渣」價錢,得到兩隻逾1.9元的「燒鵝髀」。
wutongsu

25-08-09 09:55

0
MicroLED+光波导方案无疑是技术栈最高、也是最被认可的“终极方案”。李宏伟介绍,“这方面是雷鸟从一开始就选择了正确的方向,我们做了长时间的积累和突破。”最新发布的雷鸟X3 Pro AR眼镜搭载全球最小可量产全彩萤火光引擎,以及与应用材料联合研发的纳米光刻蚀RayNeo光波导,可以实现43英寸全彩3D空中透明屏显示效果。
此外,运用语音、手势、眼动的人机交互技术大幅提升产品控制的效率,空间定位系统( SLAM 算法)帮助实现实时翻译并直接显示在眼前的全新体验。大模型落地则赋予AI眼镜真正的“大脑”。雷鸟创新通过与阿里通义大模型实现互相独家的合作,打造了第一个完全基于眼镜出发的大模型。

生态构建,AI眼镜“去手机化”
早期智能眼镜的困境在于太像“穿戴式的手机配件”。当AI眼镜想要成为数字世界的新接口时,构建适配的生态体系是“去手机化”标签的重要一步。
李宏伟介绍,雷鸟创新在应用生态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除了一方应用外,雷鸟还与阿里通义打造了眼镜定制版的可视化大模型,与支付宝合作开发眼镜支付功能,与高德地图打造空间导航与本地服务,与微信小程序共建AR版小程序等等。面向用户与开发者,雷鸟还开放了零代码开发环境的AI智能体开发平台“RayNeo AI Studio”、AI+AR开发者平台,借助更多用户与开发者的能力,加速AR眼镜生态构建。
相信2025-2027年会有非常大的增长。

雷军认为“AI眼镜是面向下一个时代的个人智能设备,也是随身AI的入口。”
所以为什么是眼镜呢?到目前为止,我们能够与AI进行交互的窗口有很多:手机、电脑、智能音箱,甚至OpenAI已经开始设想“AI首饰”了。但眼镜却显得格外被重视。
眼镜占据了头部信息生态位,贴近人体的眼睛、嘴巴、耳朵等主要交互器官,轻量化的设计又使其具备全场景使用和全天候佩戴的特性。李宏伟则传达了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
“电脑和手机等产品,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是分离的”,他表示,“比如手机导航指示你目的地就在前方大楼,但当你面对三栋未标识的大楼时,你无法确定哪一栋楼才是目的地。其次是AI的应用,眼镜是AI最好的载体,因为它能看你所看,听你所听,并把这些数据和信息传输给AI系统,通过多模态大模型进行处理,与你进行自然的交互。眼镜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虚实融合,创造一个不一样的、升级的、更加丰富的场景生态。”
下一代的“智能手机”

随着技术进步,特别是光学和电池等技术的突破,这些问题都逐步改善。”
业界普遍认为,未来3至5年,AI眼镜有望迎来消费拐点,逐步走进更多消费者的生活。李宏伟坚定地表示,AR眼镜就是下一代的“智能手机”,像手机替代电脑一样,占据用户越来越多的时间。“它是下一代计算平台,未来上会达到一年十几亿台的销量。”
正如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所说:“未来已来,只是尚未均匀分布。”AI眼镜正从银幕走入现实,即便我们还未亲身体验,也无法改变正身处一场关于人类未来交互方式的巨大变革中。技术的终极价值不在于颠覆,而是找到人与世界连接的最佳方式。或许在不远的未来,戴上眼镜,我们都可以尝试换一种方式看星星。
wutongsu

25-08-09 09:31

0
追赶Meta,国产厂商AI眼镜战略卡位光显】
如果说当下最火热的智能数码单品,AI眼镜肯定榜上有名。
2月底,Meta公布了一款名为Aria Gen 2的AR智能眼镜,这是一款不会对消费者销售的AR智能眼镜,主要面向学术及商业研究实验室提供,预计2026年初开始测试。
更早前的大洋彼岸,2月中旬,Rokid创始人祝铭明戴着一副“AR+AI”眼镜站在演讲台上。他没有低头看讲稿,也没有使用传统的提词器,而是借助Rokid Glasses提供的AR提词功能,完成了一场“脱稿”演讲。
这场演讲在各大社交媒体上迅速发酵,让AI眼镜实现了更大程度的破圈,AI眼镜融入演讲、办公等日常场景。
广义AI眼镜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无摄像头智能眼镜到带摄像头智能眼镜,向带显示屏智能眼镜(AR眼镜)演变。
事实上,AR眼镜并不是新鲜事物,但由于重量、续航、显示效果等因素桎梏,长期出货量并不高,集邦咨询预估去年全球出货量仅为70万台,面向的场景更多在娱乐影音环节。
鉴于国内显示供应链完整性和AI技术成熟,兼顾从上游显示技术到下游软件生态的全链条布局,AR眼镜有从娱乐影音向生产力工具转变,这也将激发更大的需求。
在产业链的竞逐过程当中,具备近眼显示功能与否将是AI眼镜竞争的关键,人对外界的感知七成以上来自于视觉,“视觉+听觉”更符合用户惯,当然这也将明显推高单机成本。
对标赶超
AI眼镜是小型化可穿戴设备的理想载体,具备佩戴性和接受度高等特点,容易带来颠覆性、沉浸式体验,因而被资本和厂商寄予厚望。
Meta是AI眼镜的先行者,根据Wellsenn XR数据,去年全球AI眼镜销量234万台,其中RayBan Meta独占224万台。
Meta并非一开始就all in AI,而是打造一款兼具科技感和时尚感的眼镜,再逐步加入其他功能,并在性能、舒适度和价格三者间寻找平衡。
外界总结RayBan Meta更像是一个兼顾“大牌眼镜+蓝牙耳机+摄影+语音助手”的多重体验设备,能够满足物体识别、实时翻译、导航、健康监测等应用。
RayBan爆火后,成功引发了行业赶超和对标热潮。各行各业的厂商涌入赛道,除了雷鸟、星纪魅族、Rokid等专业级AR玩家,不乏影目、闪极等创业公司,乃至百度、字节、腾讯、小米等大厂也有相关的计划。
“目前我们的AI眼镜已达到量产出货的阶段,但是还没有进行量产,具体时间需要以下游客户需求为准。因为我们是服务于品牌客户,相当于OEM,暂未设立自有品牌。”亿道信息(001314.SZ)在接受投资者提问时表示。
集邦科技资深研究副总经理邱宇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于国外,国产AI眼镜进展更快。对于传统大厂,可能在新品推出的包袱会比较沉重。
传统大厂要求零部件达到一定的成熟度才可以推广,其次,如果产品推广在市场上发售不及预期,对于品牌价值影响会很大。“我认为美系品牌在接下来AR眼镜的推广上,会遇到更多的束缚。”
除此之外,参照Meta与雷朋的联名合作,Rokid、雷鸟等品牌延续同样的市场思路,相继与暴龙、博士、宝岛等传统眼镜厂商进行绑定。
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行业人士处获悉,AI眼镜厂商倾向于与眼镜平台(如博士眼镜)合作,利用他们的销售渠道进行销售。
“传统渠道销售AI眼镜是一个精明的策略。这是因为已经拥有普通眼镜用户,只需引导他们接受更高级的功能,便能实现AI眼镜销售。”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尽管AI眼镜前景明朗,但目前能够比肩Meta的AI眼镜还是屈指可数,闪极科技的AI拍拍镜和雷鸟创新的V3发布后,并未迎来预期的火爆销售。
由于种种原因,闪极的眼镜未能够按期交付,厂商曾两次对外发布《致歉函》延长交付期限。而已交付的产品也收获了诸多差评,包括拍照效果差、蓝牙功能不完善、音质差、手机连接问题等,这也让品牌声望骤降。
直到2月中旬,祝铭明的破圈演讲让业界看到了希望,尽管Rokid Glasses得等到今年二季度才公开发售,但Rokid Glasses已经比较全面展示了Rokid在产品与技术能力上的优势。
2月22日,蓝思科技(300433.SZ)通过官微宣布,与Rokid在眼镜整机组装等链条实现覆盖。为实现在战略层面的协同,双方已在资本层面开展合作。合作范围包括但不限于股权投资、合作基金等。
与过去智能手机发展类似,供应链整合往往是推动行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一步,此次合作将突破AI眼镜的量产难题,加速Rokid Glasses的规模化交付。
光显卡位
目前,大部分AI眼镜还仅停留语音交互阶段,尽管在算力、重量乃至续航等还有改进地方,但无摄像头的智能眼镜和带摄像头智能眼镜已经渐入成熟。
Rokid Glasses脱颖而出证明,AI眼镜不应该只是在眼镜上加一个AI助手,而是实现AI和AR的结合体,能够直接在镜片上显示信息。
人对外界的感知七成以上来自于视觉,“视觉+听觉”的交互体验,更符合人类天生的认知惯,缺少一环都会造成体验上的障碍和缺失。
邱宇彬表示,当下显示在AI眼镜里之所以不是标配,首先是成本的问题。随着规模扩大,成本就会下降,搭载门槛会越来越低。显示逐渐会在AI眼镜成为标配,下一代的AI眼镜具备显示功能的比例,应该会显著提升。
国信证券研报显示,AR眼镜产品中光学显示单元是最核心的部分,占整机成本43%,一定程度上决定AR产品未来能否量产和进行大规模推广的速度。
“眼镜有别于传统的显示设备,在交互、算法、传感器,需要克服空间的桎梏。结合功耗、散热、整机硬件的集成,这些都是厂商需要完成的地方。”集邦科技分析师万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在AI眼镜的显示方案中,主流方案有DLP、LCOS、Micro OLED 和Micro LED。其中,DLP和LCOS都是采用外部光源,Micro OLED和Micro LED则依赖自发光,Micro OLED和Micro LED被认为是未来AR眼镜微显示方案的主流趋势。
邱宇彬表示,短期内,LCOS技术仍保持着其良好的市场定位。LCOS技术路线虽然分辨率很高,但是在分辨率和光机体积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市场份额保持在20%左右。
这种从投影仪过渡而来的技术相对成熟,展望未来三到五年,邱宇彬表示,我认为传统投影仪技术在AR眼镜上的应用将不再受欢迎。主要的制约因素在光机设计,过去的设计并非针对轻量化设备。随着人们越来越惯于在普通眼镜上集成AR功能,对体积的敏感度将日益提高。在这种趋势下,LCOS和DLP技术因市场需求的变化,在市场上可能逐渐失去吸引力。
公开信息显示,舜宇光学(02382.HK)在XR业务方面布局已久,公司展示的产品有LCOS光机、Pancake光机、Micro LED光机和光波导显示模块。
除此之外,韦尔股份(603501.SH)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通过在全局曝光技术的领先优势,赋能终端设备实现眼球追踪、同步定位和制图等功能,公司图像传感器产品在小尺寸及低功耗方面的优势高度适配AR、VR包括AI眼镜等终端客户需求。相关信息显示,韦尔股份具备开发单芯片硅基液晶(LCOS)面板产品的能力。
相比之下,Micro OLED和Micro LED作为市场短期和长期的主要技术,预计未来面板厂商将会在这些领域进行投资。
与传统LCD相比,Micro OLED具有高清晰度、高对比度、轻薄等特点,非常适合应用于AR眼镜的显示方案。但是Micro 0LED的有机材料不能通过高电压,因此亮度有限。
与Micro OLED相比,Micro LED用无机材料替代了易氧化的有机材料,因此拥有更高的亮度与更长的使用寿命。由于目前Micro LED量产技术尚未成熟,因此成本较高。Micro LED代表厂商包括三星、京东方、LG等,雷鸟Air3采用的便是Micro LED的技术。$华灿光电(sz300323)$卓翼科技(sz002369)$歌尔股份(sz002241)$
wutongsu

25-08-09 09:30

0
(一)为什么AI眼镜可能成?
想要让大模型(AI Agent)发挥最大的作用并服务好我们(人类),前提条件是大模型所获得的信息和人所获得的信息必须做到同步(同频),即:大模型看到的是人所看到的,大模型所听到的是人所听到的(视觉和听觉获取信息超过人所获取信息总量的95%,且主要是以视觉为主84+%)。所以,摄像头的位置非常关键,视角得与人一致。从人类角度来讲,位于眼镜左上角和右上角的摄像头视角可能跟人类的视角是一样的,那么信息的传递路径就变成:信息输入给大模型→大模型对信息处理→大模型输出反馈给人类。另外一个方面,由于眼镜在人群中的高普及率,以及使用时的全天时性,意味着用户无需频繁拿出手机扫描物体或查看信息,而是可以直接通过佩戴的眼镜完成许多任务。这一特性使得AI眼镜,非常自然地成为接入C端应用场景的最佳选择之一,因为它们可以无缝地融入用户的日常生活中,提供更直接的人机交互体验。目前最后遗留的问题,仅是起量取决于上游各家品牌方推出产品的产品力。假如产品力真的不错,AI眼镜起量会很快。从实际情况看,Meta Ray ban在海外的销售情况已经证明AI眼镜在终端的销售情况是不错的,本周闪极5万副销售一空也可以证明购买力。
(二)为什么AI眼镜需要显示?
人类从显示的文字、图片或者视频等丰富的多媒体展示方式获取信息的效率要高于单一的声音。回顾历史,人类消费电子经历了从收音机收听,再到后面逐步进入黑白电视机,再到彩色显示电视机的时代(手机显示类似)。毫无疑问,AI眼镜的发展方向,也已经能够看到了,也是从无显示—单绿色显示—彩色显示。随着技术的逐步发展与成熟,彩色显示的AI+AR才是智能眼镜的发展方向。
之所以AI眼镜需要显示是基于:(1)视觉信息传递效率需要:人类通过视觉获取信息的效率远高于听觉,人类84%的信息是通过视觉来获取的。因此,显示功能可以显著提高智能眼镜的信息传递效率。(2)交互体验需要:智能眼镜通过集成显示和语音功能,实现了多模态交互,提升了用户体验。用户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同时接收信息,使交互更加自然和高效。随着AI大模型的发展,智能眼镜需要显示功能来更好地展示和处理大模型提供的复杂信息。(3)应用场景需要:显示功能使得AI眼镜在运动、户外、工作学等多个领域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下面的几个场景:


一个重要的场景是翻译&文字显示。语言翻译也是 AI眼镜的重要场景,可以显示文字信息,从而让交流获取的准确性有所提升,特别是面向特定的商务群体、出国游客、留学生或者听障人士,对这类人群来说,在语音识别之后,带显示的AI眼镜则可以更加准确的提高信息的理解准确度。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2024年出境游人数预计可达1.3亿人次。翻译机作为不少中国人出境游的必备装备,也受到追捧。据预测,预计到2025年,单就语言翻译器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9.3亿美元,同比增长率为12.2%。关于显示的重要性,这里面有篇文章可以做参考:你是否需要一款带显示的AI智能眼镜,感兴趣的后面可以再去看看。
从行业判断来看,如果没有显示,Ai眼镜的天花板就那样了,市场容量不大,要成为真正消费级别的Ai眼镜,显示能力必须上。
(三)为什么AI眼镜显示需华灿这类公司的方案?
由于眼镜是一个人的一个重要外部特征之一,所以其大小轻便与否、好看与否也会成为影响市场接受度的重要因素(这也是笨重的vr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所以一个带显示的 AI眼镜如何实现一个完美的显示功能,这项使命就落到了Micro LED身上,因为Micro LED看上去和这个需求太适配了(下图是23年和24年采用MicroLED微显示屏的眼镜产品):


首先,亮度极高。Micro LED 芯片可以发出非常强烈的光线,使得显示设备在各种环境下都能保持清晰可见的亮度。无论是在明亮的户外还是昏暗的室内,用户都能享受到优质的视觉体验(眼镜是经常在室外用的)。
其次,能耗低。由于 Micro LED 芯片的发光效率非常高,因此在显示相同亮度的画面时,所需的能耗远远低于传统显示技术。这对于移动设备来说尤为重要,可以延长设备的续航时间(眼镜的电力维持会是痛点,所以能耗低也同样重要)。
再次,寿命长。Micro LED 芯片具有极高的稳定性和耐用性,其寿命远远超过传统显示技术。这意味着用户可以长时间使用 Micro LED 显示设备,而不必担心屏幕老化或损坏(这个就是相比oled有机材料的天然优势,不会烧屏,且对视力更为友好)。
最后,体积小、重量轻。Micro LED 芯片非常微小,可以实现轻薄的设计。这使得 Micro LED 显示设备在便携性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在AI眼镜中能为用户带来更加舒适的佩戴体验。
目前整个A股股票市场中,在Micro LED 路线上全力往前赶的屈指可数(不能光听公司说什么,还要看做了什么),这里面$华灿光电(sz300323)$ 毫无疑问是最头部最稀缺的,因为11月6日,华灿Micro LED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基地项目已在珠海正式投产。项目是全球首个实现规模化量产的Micro LED生产线,也是全球首条6英寸Micro LED生产线,同时也是同行业第一个实现产线自动化的Micro LED芯片制造工厂,在MPD(Micro LED像素组件)封装、巨量转移、色彩转换等方面具有显著技术优势,主要面向超大和超小尺寸的高清显示场景:一个已经在跑的业务方向就是向AR/VR眼镜品牌商/代工厂、HUD生产商、智能手表品牌商/代工厂等终端应用品牌提供小尺寸显示屏。公司在12月19日回答中信证券调研时对这一点再次做了确认:

目前华灿已成功实现用于AR的0.39英寸Micro LED微显示屏样品开发,正在开发0.12英寸的Micro LED微显示屏,0.12英寸的其直径为3.75毫米,这个尺寸基本是目前行业内最高水准的,一些样品展示如下图所示:


(四)最后期待
周五晚新闻联播报道了总理来到浙江考察,总理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主动拥抱科技变革浪潮,大力开展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加强算力等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取得更多原创性引领性成果。随后便报道了总理在展馆现场佩戴体验了AI眼镜产品。产品来自 Rokid的 Rokid AR Lite 和 Rokid Glasses,其中Rokid Glasses是今年11月最新发布的带Micro LED 显示的最新产品,是基于衍射光波导成像技术的一体式AI+AR眼镜,具有拍摄、AI识别、AI翻译、语音提示等功能。行业估计1月份的美国2025ces展,会有更多的更具产品力和想象力的AI眼镜产品发布,更不用说,根据行业明确的消息统计,2025年小米、三星、亚马逊、谷歌、苹果、华为、Meta等都在蠢蠢欲动中。

Meta2025年会发布一款消费级的具备单目显示功能的AI眼镜:

当一块业务成为热点时,总是会一窝蜂地来,又一窝蜂地去,但是对于Micro LED-AI眼镜显示芯片,如果你确实了解了它,为自己的认知+市场产业印证在做投资时,你会从容一些,那些“来来往往”反而不那么重要了。最后期待的是,华灿接住这个势,能通过京东方平台,多和市场玩家一起互动(目前在和创业公司、消费电子企业以及互联网公司在合作中),在Micro LED-AI眼镜显示芯片这块,在2025年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wutongsu

25-08-09 09:29

0
成熟形态(23 - 26 年):产品进一步发展,为带单色屏 + 摄像眼镜。此阶段多模态 AI 高可用性得以高度体现,实现了 OWS 耳机与眼镜形态的整合,AI 翻译可视化以及通知提示屏幕等功能。市场规模可能有所扩大,价格段涵盖数千元级和数千元 - 万级。
终极形态(28 年之后):彩色屏+ 摄像眼镜,概念机Meta Orino,将真正开启 XR 新纪元,配合6Dof,手势识别等先进技术,在体验上接近visionpro水平,应用生态上延续Meta quest多年的积累,有一统江湖局势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