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4年10月8号借网贷炒股至2025年5月10号卑躬屈膝借到钱还清所以网贷,这期间,股票亏275638.39元,外加这7个多月的网贷利息26850.33元,共计损失302488.72元。为什么要算这么清楚,只是要给过去的自己建个傻缺博物馆,每个展品贴二维码扫开都是祖安问候:“此处分叉走位荣获0-21战绩,是个菜狗,请勿模仿。”
在借网贷炒股之前,始终都是小打小闹,本金微小,买得股票也没怎么放在心上,也正是因为常年都是亏损状态,所以我始终相信,炒股这件事,只有专业人才能做,而且也未必都能做好,更何况不专业的人。直至2024年国庆节前夕,也是我第一次体会过了股市的疯狂,九月底降准降息政策,A股像突然开了外挂一样,9月26、27我买的股票连续两个涨停板就像突然绽放的昙花,照亮了久久套牢的“囚室”,没有一丝犹豫果断卖出,脑海里一直回荡着那句名言(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当我还在为自己的理智得意洋洋时,后来周末两天的消息发酵,30号股市再次疯了一样的上涨,我卖飞错过了一个涨停,这时我犹豫和懊悔了。随之而来的是国庆小长假铺天盖地的牛市来了的小新闻疯狂刷屏,可笑的是这时候我却该死的忘记了那句名言,妄逆天改命,深陷漩涡之中,意淫之中让我忘却了曾经08年的金融危机、15年的杠杆泡沫的惨痛悲剧,我终究还是撕碎风险告知书,把网贷变成筹码推入这个合法赌场的投注口。
2024年10月8号借了20w网贷,上午开盘后全部买入,随后股市高开走低,我还是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还觉得这正是加仓的好时候,又撸了10w的网贷下午开盘买入,我买的股票也如愿以偿的V字反弹,但我不知道的是,明天面对的将是什么样的腥风血雨。9号这天,股市低开低走,截至收盘手中持股几乎全部跌停,第二天继续跌,第三天继续跌,第四天反弹一丢丢,第五天继续跌,第六天反弹又一些,第七天继续跌...无比的煎熬,K线就像有什么阻力一样,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犹豫了几天之后,决定卖出所有股票,选择短线炒股,去买那些涨停、连板的热门股,幸运的是牛市并没有结束,11、12月行情让我顺利回本并赚了5W(现在回头看,那时就是炒绩差、小盘股,只要是这些公司,就是在捡钱,也或许是新手保护期,买入的股票始终都能涨停。最终就是应验那句话:挣得不是自己认知内的金钱,必然的结果就是加倍奉还)。
我完全不知道自己就是个黑铁玩家,全凭队友带飞在牛市副本里捡装备,本该死回泉水去却赖在野区不走,通宵刷着攻略视频假装自己在进步,每天沉浸在论坛、股票软件中无法自拔刷个不停,学打板、低吸、半路,没有什么自己的交易模式,各种都能尝试,也很专心研究心法、K线,我只想说如果当初上学有当时那么废寝忘食,今天985、211也能进了吧哈哈哈。当时的我没有一点觉得背着30W网贷,每个月都以贷养贷的做法有多离谱、多愚蠢。
过程不多叙述了,之后一直处于亏损之中,直至2025年4月18号那天,网贷打算还了再借之时,结果还进去的网贷额度不再发放,以贷养贷的模式失效了,给了我当头一棒,我被迫清醒,一个人坐在河边抽了一整包的香烟。之后把股市还剩的5W取出还了临期的网贷,一切都结束了,这场梦该醒了,要去现实之中面对了,股票这一途,彻底走到了死路。
想想这半年的股市之途给我带来什么?是那戒了许久又复吸的香烟;是那以贷养贷滚雪球般越来越多的债务和利息;是那为了有时间盯盘把工作排到其他时间加班加点地完成工作所带来的对身体的透支;是那股市波动及收盘后看着那亏损的界面给心理上带来的巨大压力;是那征信上一页一页增加的页码;是那对亲朋好友的漠视没有了社交。这不就是赌徒吗?百害无一利!一开始就错了,我误把股市当成了赌场。
愚昧、无知、贪婪,终究要为自己行为买单。还是选择回来留个脚印,希望也能警示那些打算或正在选择这条路的新人,或者有我一样傻傻的借钱炒股的选手,那是千万千万千万不可取的行为。不是说选择这条路一定是错的,也有人中龙凤,能够虎口夺食,那也是万中无一、凤毛麟角的,可以选,但是一定要资金量非常小的去尝试,三年、五年、十年,十倍、百倍、千倍,再说你悟道了或许大家会赞许。或许我也没有资格说这些,因为我自己现在就是个失败者,也就是睡不着觉,闲来无事给自己愚蠢的行为留点痕迹。
最后推荐一本很不错的小说《万物枯荣》雷立刚著,主人公得到的和失去的,或对或错,终究已成定局(不剧透)。引用其中的一段话:“我那时完全不可能知道,股市如同一个巨大的迷宫,多数人最终都将丢失自己最初进入时的初衷;我那时更不可能知道,股市更像一个巨大的绞肉机,会绞杀多数人的心愿和盼望;我那时尤其不可能知道,股市尤其仿佛一个冷血的收割机,会像收割麦子与韭菜那样,周期性地收割新成熟的颗粒。18年后我回望自己股市之路的起点,我似乎可以看到一个张开的血盆的大口,无声地摆在我的面前,在沉默地等待着新的猎物坠落:又如同一个幽暗的深渊,在默默地凝视着我,让我想起一句触目惊心的话---当你看着深渊时,深渊也在看着你!”